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悬鹄(懸鵠)
挂着的箭靶。比喻指定的目标。语本周礼·天官·司裘:“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鵠。” 郭沫若 《羽书集·先乱后治的精神》:“大家都有一个相当高的悬鹄,对于现状颇难满足。”
《國語辭典》:特定  拼音:tè dìng
特别指定或划定。如:「他的继承人早已有特定人选,你们不必再为此事争吵了。」
《漢語大詞典》:催首
亦称“ 催头 ”。 封建社会中官府指定摧征钱粮的人。倘不能催促欠户如限缴清,催首要受追比,因此而家破人亡者,亦所在多有。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点催首,放富差贫;保解户,欺软怕硬。”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滚单落户》:“五户中以欠数最多者为催头。其单,甲长领给最多者。催头逢卯,执单赴比。比后又交与下手欠数多者为催头。”
《國語辭典》:迫降  拼音:pò jiàng
飞行中的飞机,因燃料不足、气流不稳定、机件故障或其他原因,难以续飞,须紧急著陆,称为「迫降」。
《漢語大詞典》:升音
比指定音符或乐音升高半度的音符或乐音。例如:升C是升音半度的C。
《漢語大詞典》:指付
将事情托付给指定的人。 唐 韩愈 《司徒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从舅氏学将兵数百人,悉识其材鄙怯勇,指付必堪其事。”
《漢語大詞典》:指供
审讯人员指定被告按主观性审判意图招供
证人指出案犯特征,提供有关证据。例如:指供是审判的一个重要环节。
《漢語大詞典》:场商(場商)
旧时盐商的一种。在指定盐场向盐户收盐转卖于政府(以备官运)或行商的中间商。随产区不同而有异名,如 长芦 称坨商, 两淮 称垣商, 两浙 称廒商。其起源为 明 代内商。
《漢語大詞典》:额溢(額溢)
额满。指定额之外。续古文辞类纂·朱仕琇〈太学生陈君墓志铭〉:“癸酉乡举中式,额溢为副。” 王楚芗 等注:“额溢,额满也。”
《漢語大詞典》:散商
(1).指鸦片战争前 广州 的 英国 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又称“港脚”。 清 魏源 《筹海篇》四:“西洋互市 广东 者十餘国,皆散商无公司,惟 英吉利 有之。” 清 魏源 《筹海篇》四:“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
(2). 清 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商户为首领,称为总商,类似牙行行首,其余则称散商。
《漢語大詞典》:予勾
亦作“ 予句 ”。 谓皇帝或其指定的大臣用硃笔在判处死刑者的名字上画勾以示批准。《清会典·内阁·大学士协群大学士职掌》:“朝审秋审之勾决者,得旨则予勾。”清史稿·刑法志三:“句到,刑部按期进呈黄册。至日,素服御殿,大学士三法司侍,上秉硃笔,或命大学士按单予句。”
《漢語大詞典》:梯度
一量(例如温度、压力或声强度)在指定方向每单位距离的数值变化。例如:温度梯度;电势梯度。
《国语辞典》:广缉文书(广缉文书)  拼音:guǎng qì wén shū
差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捕捉指定犯人的證明文件。《初刻拍案惊奇》卷二:「给了一张广缉文书在身,倘有不谐,当官告理。」也称为「广捕文书」。
《国语辞典》:广捕文书(广捕文书)  拼音:guǎng bǔ wén shū
差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方捕捉指定犯人的證件。《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贺知州吩咐,打开铁链,与他个广捕文书,只教他用心缉访。」也称为「广缉文书」。
《国语辞典》:海上巡逻(海上巡逻)  拼音:hǎi shàng xún luó
船舰在指定的海区内所进行的警戒活动。有维护海上治安、查缉走私漏税、防止偷渡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