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拜斗
拜年
拜师
拜识
正拜
双拜
崇拜
四拜
儿拜
降拜
拜台
拜祷
相拜
加拜
拜州
《國語辭典》:拜斗  拼音:bài dǒu
拜北斗星的仪式。道家以阴历九月初一到初九日为拜北斗星的日期。
《國語辭典》:拜年  拼音:bài nián
新年行礼庆贺的礼俗。新年期间,亲友往来,彼此登门道贺,称为「拜年」。《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年纪老了,这天气冷,我不能亲自来替亲家拜年。」
《國語辭典》:拜师(拜師)  拼音:bài shī
1.拜人为师。《红楼梦》第四八回:「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也称为「拜老师」。
2.古时老师收录弟子时,弟子初见老师时所行的礼仪。
《漢語大詞典》:拜识(拜識)
(1).拜见认识。《元典章·台纲二·禁治察司等例》:“任所并巡按去处,并不得拜识亲眷,因而受人献贺财物,如违,以赃论。”《水浒传》第九四回:“只因无个门路,不获拜识尊颜。”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一场:“想不到江湖上有这样磊落光明的豪杰,那一定要去拜识。”
(2).结拜兄弟;要好朋友。 贺敬之 等《惯匪周子山》第一场:“我在民团上拜识可多哩。”
《漢語大詞典》:正拜
指正式拜官。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 忠宣 正拜后,尝留 晁美叔 同匕筯。”
分類:正式拜官
《骈字类编》:双拜(双拜)
黄滔贺清源仆射新命诗见三台下
《國語辭典》:崇拜  拼音:chóng bài
1.敬仰佩服。《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大家商议要想做几桩惊天动地的事业,好待后人铸个铜像,崇拜他们。」
2.尊崇拜授。如授爵位、上尊号等。《南齐书。卷一六。百官志》:「临轩崇拜、改号格制、莅官铨选。」
3.基督教徒聚集礼拜上帝称为「崇拜」。如:「主日崇拜」。
《國語辭典》:四拜  拼音:sì bài
1.加重的拜礼。《战国策。秦策一》:「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水浒传》第二三回:「哥哥不弃武二时,就此受武二四拜,拜为义兄。」
2.四度被任命。《新唐书。卷二二三。奸臣传下。崔胤传》:「四拜宰相,世谓『崔四入』。」
《國語辭典》:儿拜(兒拜)  拼音:ér bài
子女对父母所行的拜礼。汉。伶玄〈赵飞燕外传〉:「婕妤事后,常为儿拜。」
《漢語大詞典》:降拜
下堂拜宾。《礼记·丧大记》:“彻帷,男女奉尸夷于堂,降拜。” 孔颖达 疏:“降拜者,降,下也,既陈於堂则适子下堂拜賔也。”国语·晋语四:“明日宴, 秦伯 赋《采菽》, 子餘 使公子降拜。” 韦昭 注:“降,下堂也。”
《國語辭典》:拜台(拜臺)  拼音:bài tái
1.坟前用来摆设祭品的石台。
2.放在灵前作为祭祀时跪拜的板台。
《國語辭典》:拜祷(拜禱)  拼音:bài dǎo
跪拜祈祷。《西游记》第一二回:「满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无一人不拜祷道:『好菩萨!好菩萨!』」《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弟子虔诚拜祷,伏望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
分類:跪拜祈祷
《漢語大詞典》:相拜
互相行拜礼。仪礼·乡饮酒礼:“司正立于楹间以相拜,皆揖復席。”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礼终乐亦闋,相拜送於庭。”
分類:拜礼
《韵府拾遗 卦韵》:加拜
宋书江夏王义恭传臣等参议谓不应有加拜之礼
《分类字锦》:拜州
杨万里知常州谢表心乎爱君而直前慨然临事而妄发寻将母以告归乃拜州而得请
分类: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