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68,分4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报答
报春
报应
探报
关报
报书
大报
报章
报上
报天
上报
报施
论报
报秋
邸报
《國語辭典》:报答(報答)  拼音:bào dá
1.酬谢恩惠。《后汉书。卷三六。郑范陈贾张列传。郑兴》:「今幸有度辽之众扬威北垂,虽勿报答,不敢为患。」《红楼梦》第七二回:「我的病好之后,把你立个长生牌位,我天天焚香礼拜,保佑你一生福寿双全。我若死了时,变驴变狗报答你。」
2.回答。《周书。卷三二。列传。卢柔》:「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
《漢語大詞典》:报春(報春)
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 杜甫 《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 陈师道 《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陶斯亮 《一封终于发出的信》五:“它仅仅是一朵小小的白花,是女儿向您志哀和报春的一朵小小的白花。”
《國語辭典》:报应(報應)  拼音:bào yìng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后专指做坏事的人必定会遭受恶运。《须赖经》:「一切诸法,报应有二,种善者生善道,种恶者随恶道。」《红楼梦》第一五回:「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
《漢語大詞典》:探报(探報)
(1).谍报;情报。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既而探报益急,寇已半渡 黄河 。” 清 黄辅辰 《戴经堂日钞·六月廿六日》:“ 宽夫 送来省城探报, 江西 自五月十七日闭城,至本月初三日,尚未解围。”
(2).探听报告。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漕项》:“印官宜諭地方探报,随到随兑。”
《國語辭典》:关报(關報)  拼音:guān bào
以文书通知。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下:「使四路帅臣,自任战守之计,有事于它路著,递相关报,随宜救应。」《水浒传》第六三回:「第二,作紧行文关报邻近府县,亦教早早调兵接应。」
《漢語大詞典》:报书(報書)
回信。 汉 陈琳 《饮马长城窟行》:“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言一何鄙!’”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癸未丙戌会元:“是年録文大半出 王 手笔,其父子最相知信,自谓此録冠絶前后,乃子必惊赏无疑,及报书至,更无他言,但云此録此卷行世之后,吾父勿復谈文可也。” 清 金农 《寄家书呈江上诸兄弟》诗:“燧易星迴远报书,乡愁和疟笑驱除。”
分類:回信
《漢語大詞典》:大报(大報)
(1).谓遍祭天神。《礼记·郊特牲》:“大报天而主日也。” 郑玄 注:“大,犹徧也。天之神,日为尊。” 南朝 宋 颜延之 《迎送神歌》:“告成大报,受釐元神。”《宋史·乐志七》:“大报于帝,盛德升闻。” 明 唐顺之 《冬至南郊》诗:“明王敦大报, 泰畤 礼神君。”
(2).指大型的报纸。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上月十七日, 上海 确似曾拘捕数十人,但我并不详知,此地的大报,也至今未曾登载。” 茅盾 《子夜》一:“底稿, 竹斋 在那里拟。五家大报一齐登!”
《國語辭典》:报章(報章)  拼音:bào zhāng
1.酬答的书信或诗文。南朝齐。谢朓〈酬德赋〉:「方含毫而报章,迫纷埃之东鹜。」
2.报纸的通称。如:「报章杂志」。《清史稿。卷二四。德宗本纪二》:「戊子,诏大索康有为、梁启超,毁所著书,阅其报章者并罪之。」
《韵府拾遗 漾韵》:报上(报上)
诗序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
分类:报上
《分类字锦》:报天(报天)
礼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大报天而主日也萧颖士至日圆丘祀昊天上帝赋岂但爱人而尊祖盖欲报天而主日
分类:
《國語辭典》:上报(上報)  拼音:shàng bào
1.报答主上的恩惠。三国蜀。李密〈陈情表〉:「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隋书。卷八○。列女列传。钟士雄母》:「今逢圣化,母子聚集,没身不能上报,焉得为逆哉!」
2.向上级报告。如:「这件事恐怕还得上报董事会裁夺。」
3.刊载在报纸上。《文明小史》第二六回:「那演说直闹了三次,每演说一次,就上报一次。」
《國語辭典》:报施(報施)  拼音:bào shī
报答施与。《书经。益稷》「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句下汉。孔安国。传:「非但人应之,又乃明受天之报施,天又重命用美。」《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漢語大詞典》:论报(論報)
(1).谓论罪得到批准。亦泛指定罪判刑。史记·酷吏列传:“奏行不过二三日,得可事。论报,至流血十餘里。”汉书·张汤传:“ 汤 掘熏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 颜师古 注:“论报,谓上论之而获报也。” 宋 秦观 《李常行状》:“ 齐 故多盗,公至,痛惩艾之,论报无虚日,盗犹不止。”
(2).谓报答恩情。新唐书·马周传:“窃自惟念无以论报,輒竭区区,惟陛下所择。” 宋 王令 《谢束丈》诗:“古来一饭皆论报,何日王孙遂有金。”
《分类字锦》:报秋(报秋)
韩翃 诗 露湿荷裳巳报秋。
分类:
《國語辭典》:邸报(邸報)  拼音:dǐ bào
始于汉代,各郡国驻京邸官员,传抄京都诏令、奏章、宫廷及政治新闻于诸侯的文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报纸。后世因称朝廷官报为「邸报」。宋。苏轼 小饮公瑾舟中诗:「坐观邸报谈迂叟,闲说滁山忆醉翁。」也称为「邸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