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冒进(冒進)
(1).才德不称而求仕进。陈书·徐陵传:“冒进求官,谊竞不已。” 唐 司空图 《月下留丹灶》诗序:“吾知挟邪佞以冒进者,亦当胆慄自废,岂俟图鼎然犀而后辨姧妖之诡态哉!” 宋 陈亮 《吏部侍郎章公德文行状》:“诸所进用,必考其实,使一时虚名求售者不得冒进。” 清 梅曾亮 《臣事论》:“贱者量其力,而无皇皇於冒进之意。”
(2).冒险行进。朱子语类卷七六:“凡有险阻,只认冒进而无难。”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他们竟敢单刀直入,沿着一条大路冒进。”
(3).超过具体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可能,工作开始得过早,进行得过快。 毛泽东 《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要典型试办,不能冒进。” 草明 《乘风破浪》第一章:“听说去年计划冒进,今年哪还能多?”
《漢語大詞典》:称身(稱身)
谓衡量自己的才德。晏子春秋·问上二十:“称身就位,计能受禄。” 张纯一 校注:“言衡量自身之才德所堪任者以就位。”
《國語辭典》:俊德  拼音:jùn dé
大德。《书经。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也作「峻德」。
《漢語大詞典》:妙质(妙質)
美的资质、才德。 汉 祢衡 《鹦鹉赋》:“体金精之妙质兮,合火德之明煇。” 晋 陆云 《与陆典书》:“唯大人挺自然之妙质,禀渊姿之弘毅。” 宋 王安石 《思王逢原》诗:“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 明 李东阳 《送石邦彦检讨序》:“虽有美才妙质,卒归於无所用之地。”
分類:资质才德
《漢語大詞典》:墙仞(牆仞)
论语·子张:“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意谓 孔子 之才德不可企及,后因以“墙仞”喻贤者之门。 唐 刘禹锡 《上中书李相公绛启》:“伏自不窥墙仞,九年于兹。” 宋 苏轼 《贺孙枢密启》:“某限以郡符,阻趋墙仞。”
《漢語大詞典》:俊人
风度高雅的人;才德超卓的人。南史·王规传:“ 王威明 风韵遒上,神峰标映,千里絶迹,百尺无枝,实俊人也。” 唐 刘禹锡 《唐故衡州刺史吕君集纪》:“五行秀气,得之居多者为俊人。” 清 方苞 《谢季方传》:“然先君子所交,皆 楚 越 遗老、乡邦俊人。” 柳亚子 《呈谢老觉哉一律》:“落落 湖 湘 几俊人?怜他 黄 宋 早成尘。”
《漢語大詞典》:俊贤(俊賢)
才德杰出的人。 三国 魏 阮籍 《奏记诣蒋公》:“羣英翘首,俊贤抗足。”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口号绝句》之九:“ 紫气关 临天地阔, 黄金臺 贮俊贤多。” 陈毅 《湖海诗社开征引》:“ 淮南 多俊贤,歷代挺材异。”
分類:才德杰出
《漢語大詞典》:大临(大臨)
聚哭告哀。左传·宣公十二年:“国人大临,守陴者皆哭。”晋书·张骏传:“﹝ 太寧 元年﹞寻承 元帝 崩问, 骏 大临三日。”隋书·周罗睺传:“ 陈主 被擒,上 江 犹不下, 晋 王 广 遣 陈主 手书命之, 罗睺 与诸将大临三日,放兵士散,然后迺降。”
古代 高阳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见左传·文公十八年
《漢語大詞典》:茂异(茂異)
才德出众。亦指才德出众的人。《汉书·公孙弘卜式等传赞》:“ 孝宣 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 唐 韩愈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元典章·吏部三·选取教官》:“所谓超出时辈者,即茂异之称。”
分類:才德出众
《漢語大詞典》:贤杰(賢傑)
亦作“ 贤桀 ”。 才德或才智杰出的人。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巍巍贤杰,二美钟兮;建兹宝墖,惟追崇兮。” 宋 范仲淹 《选任贤能论》:“王者得贤杰而天下治,失贤杰而天下乱。” 明 张溥 《〈农政全书〉序》:“公一子五孙,皆当代贤杰。” 清 龚自珍 《平均》:“肆有魁,贾有梟,商有贤桀,其心皆欲併十家、五家之财而有之,其智力虽不逮,其号既然矣。” 章炳麟 《訄书·平等难》:“然则以投鉤定赏罚,以三载考绩易总统,是特当轴处中者之所以避怨讟,顾贤桀安取乎!”
《漢語大詞典》:寡薄
厚度小,太薄。
分類:厚度
《漢語大詞典》:中主
(1).中等才德的君主。吕氏春秋·应同:“中主犹且为之,况於贤主乎?”后汉书·爰延传:“帝游 上林苑 ,从容问 延 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 汉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黄门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清史稿·礼志三:“子孙但能守成,即为中主。” 梁启超 《立宪法议》:“专制之国,遇令辟则治,遇中主则衰,遇暴君则乱。”
(2).中心,主宰。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说目:“冥冥混沌,道为中主。”
(3). 南唐 立国,凡历三世, 宋 马令 《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 ,又称“中主”。如 宋 黄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 李澋 之词,即标为“ 李中主 ”。
《漢語大詞典》:右贤(右賢)
(1).犹先贤。有才德的前辈。 南朝 梁 江淹 《让太傅扬州牧表》:“臣才慙右贤,功愧上烈。”
(2).尚贤,尊崇贤能。 唐 李翰 《河中鹳鹊楼集序》:“ 河南 尹 赵公 受帝新命,宣风 三晋 ,右贤好事,游人若归。”
(3). 汉 时 匈奴 贵族有左贤王、右贤王之号,右贤王亦省称为“右贤”。 唐 王维 《送韦评事》诗:“欲逐将军取右贤,沙场走马向 居延 。”
《漢語大詞典》:大美
(1).谓大功德,大功业。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陆德明 释文:“大美,谓覆载之美也。”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云:“利及万物不言所利。”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若乃不忘经国之大美,流千载之英声。”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盖古之圣贤以芻蕘之谈而成大美者多矣,岂俟某引而质之。”
(2).指才德、品质上的优异。吕氏春秋·举难:“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汉书·陈汤传:“论大功者不録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瑕。”
《漢語大詞典》:仲熊
相传为 高辛氏 八个有才德的人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 有才子八人: 伯奋 、 仲堪 、 叔献 、 季仲 、 伯虎 、 仲熊 、 叔豹 、 季貍 ,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汉 焦赣 《易林·坤之姤》:“ 舜 举八元八愷,有 伯虎 、 仲熊 。” 汉 焦赣 《易林·泰之随》:“ 伯虎 、 仲熊 ,德义渊閎,使布五穀,阴阳顺叙。”参见“ 八元 ”。
《國語辭典》:八元  拼音:bā yuán
上古高辛氏有干才八人,善于治国,世称为「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唐。孔颖达。正义:「元,善也,言其善于事也。」
分類: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