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3,分111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携手
握手
手足
分手
袖手
挥手
执手
纤手
纤手
入手
拍手
手把
妙手
举手
手泽
《國語辭典》:携手(攜手)  拼音:xī shǒu
1.手拉手。比喻感情亲密。《诗经。邶风。北风》:「惠而好我,携手同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富翁便指点移船到庄边来,自家同丹客携手步行。」
2.比喻合作无间。《孙子。九地》:「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3.聚会。晋。赵至 与嵇茂齐书:「悠悠三千,路难涉矣。携手之期,邈无日矣。」
《國語辭典》:握手  拼音:wò shǒu
彼此伸手相互握住,是见面时的礼节,亦可表示亲近或信任。《后汉书。卷一二。彭宠传》:「宠谓至当,迎閤握手,交欢并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饶鸿生抢上前,和主人握手相见过了。」
《國語辭典》:手足  拼音:shǒu zú
1.手和脚。汉。王褒〈四子讲德论〉:「百姓征彸,无所措其手足。」《三国演义》第三○回:「袁绍收得乌巢败残军马归寨,见淳于琼耳鼻皆无,手足尽落。」
2.语本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手如足。」比喻同胞兄弟。《红楼梦》第六○回:「他们是手足,都是一样的主子,那里有你小看他的!」后亦泛指兄弟姊妹。如:「他们姊弟三人虽然各有自己的事业,但手足之间感情深厚,只要有困难,就互相帮助。」
3.党羽、爪牙。元。杨讷《西游记》第三折:「不争你一时气死,谁报你父母的冤仇,则就今日与你收拾盘缠,便索登程。只是一件,那厮在彼处十八年,广有手足。」
《國語辭典》:分手  拼音:fēn shǒu
1.别离、分开。南朝梁。江淹〈别赋〉:「造分手而衔涕,感寂漠而伤神。」《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拜辞了母亲,又拜了秦老两拜,母子洒泪分手。」
2.指结束恋情或断绝情分。如:「自从跟女友分手后,他就没再谈过恋爱。」
3.分头、各自。唐。王建〈霓裳辞〉一○首之四:「宣与书家分手写,中官走马赐功臣。」
4.分开、放手。指相持不下。《西游记》第一七回:「这个要把佛衣来庆寿,那个不得袈裟肯善归?这番苦战难分手,就是活佛临凡也解不得围。」
《國語辭典》:袖手  拼音:xiù shǒu
手藏在袖子里。比喻在一旁观看而不肯参与其事。清。邵瑞彭〈西河。征战地〉词:「袖手夕阳时世,共齐、梁四百僧房閒对。」
《國語辭典》:挥手(揮手)  拼音:huī shǒu
举手挥动:(1)以示告别。晋。刘琨〈扶风歌〉:「挥手长相谢,哽咽不能言。」(2)表示叫人走开。如:「挥手令去。」(3)表示见面招呼。如:「他向她挥手打了个招呼。」
《國語辭典》:执手(執手)  拼音:zhí shǒu
握手。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三国演义》第一一回:「陶谦劳军已毕,赵云辞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
《國語辭典》:纤手(縴手)  拼音:qiàn shǒu
称从中获取利益的中间人或介绍人。
《國語辭典》:纤手(纖手)  拼音:xiān shǒu
柔细的手。唐。杜牧 独柳诗:「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分類:女子柔细
《國語辭典》:入手  拼音:rù shǒu
1.著手、下手。元。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常有伤害赵盾之心,争奈不能入手?」《红楼梦》第七二回:「当时司棋回家时,二人眉来眼去,旧情不忘,只不能入手。」
2.到手。唐。白居易 闻杨十二新拜省郎遥以诗贺诗:「官职声名俱入手,近来诗客似君稀。」宋。杨万里〈和陆务观见和归馆之韵〉:「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國語辭典》:拍手  拼音:pāi shǒu
双手相拍击,鼓掌。《儒林外史》第一三回:「马二先生拍手笑道:『好主意。』」《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众人听了,一发鬨声拍手道妙。」也作「拍掌」。
《国语辞典》:手把  拼音:shǒu bǎ
机车、自行车或某些机器上供手握持、掌控的部分。如:「爸爸骑车时,总是两手稳稳地抓住手把,一点也不敢大意。」也称为「把手」。
《國語辭典》:妙手  拼音:miào shǒu
技能高妙的人。晋。蔡洪〈围棋赋〉:「命班尔之妙手,制朝阳之柔木,取坤象于四方。」
《国语辞典》:举手(举手)  拼音:jǔ shǒu
举起手臂。如:「举手表决」。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國語辭典》:手泽(手澤)  拼音:shǒu zé
语出《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耳。」指先人所遗留下来的器物或手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偌多东西,多是我爹爹手泽,敢是被那人拐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