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60,分111页显示  上一页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交手
手记
手制
经手
手行
巧手
先手
转手
转手
小垂手
手语
补天手
霹雳手
手掌
拊手
《國語辭典》:交手  拼音:jiāo shǒu
1.交战、打斗。《宋书。卷八七。殷琰传》:「贼至不击,复欲何待?且统军在后,政三二里间,比吾交手,何忧不至?」《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天下有这等大力的人,早是不曾与他交手,不然性命休矣!」
2.牵手。《楚辞。屈原。九歌。河伯》:「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南史。卷四六。李安人传》:「安人少时贫,有一人从门过,相之,曰:『君后当大富贵,与天子交手共戏。』」
3.拱手表示尊敬顺从。《汉书。卷六三。武五子传。燕刺王刘旦传》:「前高后时,伪立子弘为皇帝,诸侯交手事之八年。」《新唐书。卷八九。尉迟敬德传》:「大王即不听,请从此亡,不能交手蒙戮。」
4.交接职务。《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因是他交手的前任官,多有首尾的。持差人赍了赙仪奠帛,前往致吊。」
《國語辭典》:手记(手記)  拼音:shǒu jì
1.戒指。明。刘元卿《贤奕编。卷四。閒钞下》:「古者后妃群妾进御于君所,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者著右手,退者著左手,即今戒指,又云手记。」
2.亲笔所写的书信、笔记、日记等。《后汉书。卷一三。公孙述传》:「诏书手记,不可数得。」《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宇文公谅传》:「尝挟手记一册,识其编首曰:『昼有所为,暮则书之,其不可书,即不敢为,天地鬼神,实闻斯言。』」
《漢語大詞典》:手制(手製)
亲手制作。 宋 何薳 春渚纪闻·漆烟对胶:“余避地 嘉禾 ,復与 珪 连墙而居,日为余言胶法,并观其手製。虽得其大概,至微妙处,虽其子 宴 亦不能传也。” 清 徐喈凤 《会仙记》:“临别,手製葛衣葛裤为赠。”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记苏联版画展览会》:“作者之中,很有几个是由于作品的复制,姓名已为我们所熟识的,但现在才看到手制的原作,使我们更加觉得亲密。”
分類:亲手
《國語辭典》:经手(經手)  拼音:jīng shǒu
由其手中经过。指亲自经管、办理。《北齐书。卷五○。恩倖传。韩凤传》:「军国要密,无不经手。」《文明小史》第三五回:「说起这关,原是中国的关,不过请外国人经手管管。」
《漢語大詞典》:手行
(1).亲手施行。南史·垣崇祖传:“时 张超之 手行大逆,亦领军隶 柬 , 询之 规杀之。”
(2).以手据地而行。新唐书·刘闢传:“始, 闢 尝病,见问疾者必以手行入其口, 闢 即裂食之。”旧唐书·刘闢传作“皆以手据地,倒行入 闢 口”。
《國語辭典》:巧手  拼音:qiǎo shǒu
形容技艺精巧。《六韬。卷四。虎韬。军用》:「修治政具,砥砺兵器,巧手三百人。」
《國語辭典》:先手  拼音:xiān shǒu
1.下棋时先下的一方,为进攻者。《醒世恒言。卷九。陈多寿生死夫妻》:「到胜负已分,却分说那一著是先手,所以赢;那一著是后手,所以输。」
2.比喻抢先取得主动权,得到优势。宋。苏轼送周正孺知东川〉诗:「告归谢先手,求去悔不勇。」宋。洪迈《夷坚乙志。卷一九。贾成之》:「我落人先手,输了性命。」
《漢語大詞典》:转手(轉手)
门上可以转动的把手。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他慢慢地走到门旁,在门上摸上两摸,摸着转手,开了门。”
《國語辭典》:转手(轉手)  拼音:zhuǎn shǒu
1.转动手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直待转手关门,带眼看去,那小床帐钩上吊著一个紫檀的小木鱼。」
2.比喻轻易迅速。如:「转手之间,就办好妥了。」宋。苏轼 山村五绝诗五首之四:「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3.经手,多指转交或买卖。如:「这事情至关紧要,不可转手他人。」「那块土地才一转手,价格就翻了好几倍。」
《漢語大詞典》:小垂手
(1).舞名。又为乐府杂曲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大垂手 宋 郭茂倩 题解:“《乐府题解》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南朝 梁 吴均 《小垂手》诗:“舞女出西 秦 ,躡影舞阳春,且復小垂手,广袖拂红尘。” 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舞歌》:“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裙时云欲生。” 宋 唐庚 唐子西文录卷二:“古乐府大垂手、小垂手、独摇手,皆舞名也。”亦省称“ 小垂 ”。 元 马祖常 《次前韵》之四:“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参见“ 大垂手 ”。
(2).谓双手略向下垂。 宋 林光朝 《与叶丞相子昂》:“ 唐 以来宰相谓之礼絶百僚,无长幼皆拜伏於其前,相君平立小垂手而已。”
《漢語大詞典》:大垂手
古舞名。又为乐府杂曲歌辞名。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六·大垂手 宋 郭茂倩 题解:“《乐府解题》曰:‘《大垂手》《小垂手》,皆言舞而垂其手也。’ 隋 江总 《妇病行》曰‘夫壻府中趋,谁能大垂手’是也。又《独摇手》亦与此同。” 宋 强幼安 《唐子西文录记》:“ 张文昌 诗:‘上宫才人大垂手,愿君千年万年寿,朝出射麋暮饮酒。’古乐府《大垂手》《小垂手》《独摇手》,皆舞名也。”
《國語辭典》:手语(手語)  拼音:shǒu yǔ
1.以手势示意。唐。裴铏《昆崙奴》:「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耳。」《聊斋志异。卷三。夜叉国》:「徐再与手语,夜叉似微解。」
2.以手的姿势或动作示意的语言。用来教诲聋哑儿童,为聋哑与聋哑、或聋哑与谙手语的常人间沟通思想的工具。
《漢語大詞典》:补天手(補天手)
挽回世运的能人。 宋 陈师道 《奉陪内翰二友醴泉避暑》诗:“请公慎用补天手,入佐后皇和五石。” 宋 杨万里 《送林谦之司业为桂路提刑》诗:“先生补天手,万象焉能春。”《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先生尔时乘三九,收拾琴书离陇亩;先取 荆州 后取 川 ,大展经纶补天手。”参见“ 补天 ”。
《國語辭典》:补天(補天)  拼音:bǔ tiān
1.修补天空。古代神话传说女娲炼石补天。唐。李贺李凭箜篌引〉:「女娲鍊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红楼梦》第一回:「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
2.以人力弥补自然。比喻挽回世运。《旧唐书。卷二八。音乐志一》:「高祖缩地补天,重张区宇,反魂肉骨,再造生灵。」
《國語辭典》:霹雳手(霹靂手)  拼音:pī lì shǒu
唐裴琰于高宗永徽时为同州司户参军,刺史李崇义因其年少,瞧不起他,故意将积年旧案百件,交由裴琰尽速办理。裴琰在短时间内迅速办完,且判词允当,于是声名大噪,博得「霹雳手」之名。见《旧唐书。卷一○○。列传。裴漼》。后喻指才思敏捷,决断果敢的人。如:「张经理是公司有名的霹雳手,无论再棘手的案子,只要到了他手里,总能快速解决。」
《國語辭典》:手掌  拼音:shǒu zhǎng
1.腕关节到手指间的中心部分。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恨不得手掌里奇擎著解语花,尽今生翠鸾同跨。」《西游记》第七回:「你若有本事,一觔斗打出我这右手掌中,算你赢,再不用动刀兵苦争战,就请玉帝到西方居住,把天宫让你。」
2.比喻所掌握、控制的范围。如:「警方早已撒下天罗地网,想嫌犯再有三头六臂,也难逃警方缉凶的手掌。」
《國語辭典》:拊手  拼音:fǔ shǒu
拍手鼓掌。《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已而笑,拊手且歌。」《三国演义》第九七回:「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