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手段  拼音:shǒu duàn
本领、方法、手法。《西游记》第一八回:「我们不是那不济的和尚,脓包的道士,其实有些手段,惯会拿妖。」《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东山正要誇逞自家手段,这一问,揉著痒处。」
《国语辞典》:大手段  拼音:dà shǒu duàn
1.大量挥霍钱财的人。《尚友堂本拍案惊奇》卷二四:「游耍的人,必竟有大手段在内,难道不布施些?」也作「大手笔」。
2.大的手段、行为。如:「新官上任三把火,总不免要有大手段来加以整饬一番。」也作「大手脚」。
《漢語大詞典》:体育手段
各种体育运动项目和锻炼方法的总称。按其性质可分为健身类、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和冒险类等。常用的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戏、武术、气功、舞蹈、野外活动,以及各种民间体育和国防体育项目。
《国语辞典》:强硬手段(强硬手段)  拼音:qiáng yìng shǒu duàn
强制压迫的方法。《文明小史》第五十六回:「我现在已经二十岁了,你还能够把强硬手段压制我吗?」
《国语辞典》:高压手段(高压手段)  拼音:gāo yā shǒu duàn
强制、残酷的迫害方法。如:「独裁者采取高压手段,企图消灭反对者的抗争。」
《国语辞典》:卑劣手段  拼音:bēi liè shǒu duàn
卑鄙恶劣的做事手腕和方法。如:「小人才会使出这种卑劣手段。」
《國語辭典》:不择手段(不擇手段)  拼音:bù zé shǒu duàn
为了达到目的,什么恶劣方法都会采用。如:「他这人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择手段的。」
《漢語大詞典》:生产手段(生産手段)
即生产资料。 毛泽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手工业者所以称为半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虽然自有简单的生产手段,且系一种自由职业,但他们也常常被迫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其经济地位略与农村中的贫农相当。”参见“ 生产资料 ”。
分類:生产资料
《漢語大詞典》:生产资料(生産資料)
社会生产力中物的要素的总和。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例如生产工具、土地、厂房、矿山、河流、森林、交通工具和各种原料等。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为了要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就必须……增加生产资料(土地、肥料、水利、牲畜、农具等)。”《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轻工业产品基本上是消费资料,重工业产品基本上是生产资料。”
《漢語大詞典》:耍手段
谓使用不正当的方法待人处事。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六:“今天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还在那儿耍手段呢?”
《國語辭典》:捷径(捷徑)  拼音:jié jìng
1.便捷的近路。《隋书。卷四六。杨尚希传》:「尚希出,谓左右曰:『蜀公哭不哀而视不安,将有他计,吾不去,将及于难。』遂夜中从捷径而去。」
2.比喻处事不循正轨而用快速的方法达到目的。《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学道三年任满,保题了他的优行。这一进京,倒是个功名的捷径。」
《國語辭典》:一手  拼音:yī shǒu
1.一只手。《红楼梦》第六三回:「湘云忙一手夺了,掷与宝钗。」
2.技艺。《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有个堂房侄女,今年十八岁,做得一手好针线。」
3.一人的力量。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4.手段。《水浒传》第三七回:「你在这里又弄这一手?船里甚么行货?有些油水么?」
5.不正当的关系。如:「他们两人平日在公司里,少有互动,没人会想到他俩私底下竟然有一手。」
《國語辭典》:矰缴(矰繳)  拼音:zēng zhuó
1.系有丝绳的射鸟工具。晋。陶渊明〈归鸟〉诗:「晨风清兴,好音时交。矰缴奚施,己卷安劳。」唐。崔涂 孤雁诗:「未必逢矰缴,孤飞自可疑。」
2.比喻设计害人的陷阱。《后汉书。卷七四下。袁绍传》:「加其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矰缴充蹊,坑阱塞路。」《旧唐书。卷六五。长孙无忌传》:「嗟忧患之易结,叹矰缴之难违。」
《國語辭典》:家具  拼音:jiā jù
家中所用的器具。如沙发、桌椅、橱匮等类。也作「家什」、「傢俱」。
《國語辭典》:一著  拼音:yī zhāo
1.计策、方法。《文明小史》第四九回:「说完端起茶碗,旁边喊了一声『送客』!劳航芥不曾预备他有这们一著,吃了一惊。」也作「一招」。
2.国术一个动作称为「一著」。
《國語辭典》:家数(家數)  拼音:jiā shù
1.宗派。《墨子。尚同》:「国之为家数也甚多。」
2.学术、技艺等的传承家法。《儿女英雄传》第六回:「打拳的这家武艺,却与厮杀械斗不同,有个家数,有个规矩,有个架式。」
3.礼数。《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闻小姐照旧时家数接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