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战胜
转战
战守
战尘
龙战
战地
血战
战鼓
战垒
无战
力战
战兢
战舰
白战
交战
《國語辭典》:战胜(戰勝)  拼音:zhàn shèng
在战争或竞赛中获得胜利。《史记。卷七○。张仪传》:「齐与鲁三战而鲁三胜,国以危亡随其后,虽有战胜之名,而有亡国之实。」
《國語辭典》:转战(轉戰)  拼音:zhuǎn zhàn
持续在不同地区作战。唐。王维〈老将行〉:「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國語辭典》:战守(戰守)  拼音:zhàn shǒu
攻守。汉。王符《潜夫论。救边》:「是故战守之策,不可不早定也。」《文选。陆机。辩亡论上》:「战守之道,抑有前符,险阻之利,俄然未改。」
分類:战守
《漢語大詞典》:战尘(戰塵)
战场上的尘埃。借指战争。 唐 司空图 《河湟有感》诗:“一自 萧关 起战尘, 河 湟 隔断异乡春。” 前蜀 韦庄 《清河县楼作》诗:“千里战尘连 上苑 , 九江 归路隔 东周 。” 刘白羽 《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在满布战尘的道路上,我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走过的吗?”
《國語辭典》:龙战(龍戰)  拼音:lóng zhàn
群雄割据相争。唐。胡曾 荥阳诗:「当时天下方龙战,谁为将军作诔文。」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三出:「或龙战二三载,意欲建少功业。」
《國語辭典》:战地(戰地)  拼音:zhàn dì
两军交战的地域。《孙子。虚实》:「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唐。杨凝 送客东归诗:「君向古营州,边风战地愁。」
《國語辭典》:血战(血戰)  拼音:xiě zhàn
1.伤亡很多的剧烈战争。唐。杜甫 送灵州李判官诗:「血战乾坤赤,氛迷日月黄。」《三国演义》第一回:「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
2.拚命作战。《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诸将血战,本为唐朝;今王自取之,误老奴矣!」
《國語辭典》:战鼓(戰鼓)  拼音:zhàn gǔ
战争时所击的鼓。作为鼓舞士气及发动攻击的信号。唐。李白〈猛虎行〉:「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颠倒。」
《漢語大詞典》:战垒(戰壘)
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清 查慎行 《渡漳河》诗:“天垂旷野名都壮,路入中原战垒多。” 林学衡 《春尽日出金陵》诗:“青山过雨晴逾好,战垒经春草自芊。”
《漢語大詞典》:无战(無戰)
谓不滥用武力。 唐 李峤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诗:“全军多胜策,无战在明时。” 唐 刘禹锡 《卧病闻常山旋师策勋宥过王泽大洽》诗:“无战陋 丹水 ,垂仁轻 槀街 。”
《國語辭典》:力战(力戰)  拼音:lì zhàn
奋力作战。《史记。卷一○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冯唐》:「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三国演义》第四一回:「赵云力战四将,曹军一齐拥至。」
《國語辭典》:战兢(戰兢)  拼音:zhàn jīng
戒慎恐惧的样子。《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纪》:「承事阴后,夙夜战兢。」《明史。卷一二三。方国珍传》:「子姓不戒,潜搆衅端,猥劳问罪之师,私心战兢,用是俾守者出迎。」
《國語辭典》:战战兢兢(戰戰兢兢)  拼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因畏惧而颤抖。形容戒惧谨慎的样子。《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蓦听的人言马嘶,威风也那猛势,諕的我战战兢兢,慌慌张张。」
《國語辭典》:战舰(戰艦)  拼音:zhàn jiàn
作战用的船舰。唐。白居易〈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战舰犹惊浪,戎车未息尘。」《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今操艨艟战舰,何止百千?」
《國語辭典》:白战(白戰)  拼音:bái zhàn
空手相搏。宋。苏轼〈聚星堂雪〉诗:「当时号令君听取,白战不许持寸铁。」清。徐珂《清稗类钞。盗贼类。王二李善以盗除盗》:「王闪过,迎之以刀。僧一跃,立数丈外,笑曰:『君岂不能白战乎?』王亦笑而掷刀直立。」
《國語辭典》:交战(交戰)  拼音:jiāo zhàn
1.双方相互争战。《薛仁贵征辽事略》:「敢与吾交战?若胜,我言二将所在。」《三国演义》第七回:「与蔡瑁交战,不到数合,蔡瑁败走。」
2.两种意念或感情互相冲突。唐。韩偓〈暴雨〉诗:「欲去更迟留,胸中久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