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战略(戰略)  拼音:zhàn lüè
1.作战的策略。唐。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诗一三首之六:「当时无战略,此地即边戍。」
2.比喻指导全局的策略。如:「他们依教练指示的战略上场比赛,果然缔造佳绩。」
《國語辭典》:战略物资(戰略物資)  拼音:zhàn lüè wù zī
与战争有关的重要物资。包括粮食、衣物、钢铁、燃料、稀有金属、通讯器材、车辆、船舰、航空器等。
《漢語大詞典》:战略导弹
用于攻击战略目标的导弹。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包括中程、远程、洲际导弹。主要攻击政治军事中心、军事或工业基地、交通枢纽以及核武器库等重要战略目标。
《漢語大詞典》:战争和战略问题
毛泽东1938年11月6日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结论的一部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2卷。从中国政治斗争的历史方面论述了党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上的方针。指出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强调“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
《国语辞典》:核子战略(核子战略)  拼音:hé zǐ zhàn lüè
具有核子武器的国家,因本国或同盟国的安全,而直接或间接运用核子武器的战略。
《国语辞典》:军事战略(军事战略)  拼音:jūn shì zhàn lüè
为建立武力,藉以创造与运用有利状况,以支持国家战略的艺术。使在争取军事目标时,能获得最大的成功与最有利的效果。
《国语辞典》:战略思想(战略思想)  拼音:zhàn lüè sī xiǎng
广义指战场外用兵的一般理论。狭义则是针对我军条件、未来之主要敌人与战场,可能产生之武器,如何建军、备战与战场外用兵的具体理论。
《国语辞典》:战略计画(战略计画)  拼音:zhàn lüè jì huà
一种基本的战争指导计画。通常根据敌对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社会、地理等因素,筹划军事力量以便妥善运用。依时间长短不同,可分为短程计画及远程计画。
《国语辞典》:战略轰炸(战略轰炸)  拼音:zhàn lüè hōng zhà
选择敌国领域中具有战争能力与潜力的重要目标,执行轰炸任务,称为「战略轰炸」。
《国语辞典》:大战略(大战略)  拼音:dà zhàn lüè
为建立同盟国的力量,藉以创造与运用有利状况的艺术,俾得在争取同盟国的目标时,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公算与有利的效果。
《漢語大詞典》:重城
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城市。 宋 苏轼 《荆州》诗之一:“欲问兴亡意,重城自古坚。”
(1).古代城市在外城中又建内城,故称。文选·左思〈吴都赋〉:“郛郭周匝,重城结隅。” 刘逵 注:“大城中有小城,周十二里。”
(2).泛指城市。 宋 柳永 《采莲令》词:“更回首、重城不见,寒江天外,隐隐两三烟树。” 清 黄遵宪 《不忍池晚游诗》:“蜃楼海气隐重城,浩浩风停远市声。”
(3).指宫城、都城。 唐 李白 《鼓吹入朝曲》:“搥鐘速严妆,伐鼓启重城。” 宋 王禹偁 《李氏园亭记》:“重城之中,双闕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其来旧矣。” 明 何景明 《入朝遇雨》诗:“柳拂重城锁,花笼复道迴。”
(4).指城墙。 唐 于邺 《扬州梦记》:“ 牧 供职之外,唯以宴游为事, 扬州 ,胜地也。每重城向夕,娼楼之上,常有絳纱灯万数,辉罗燿列空中。” 宋 王安石 《示元度》诗:“思君携手安能得,上尽重城更上楼。”
《國語辭典》:用法  拼音:yòng fǎ
使用的方法。如:「用法简单」。
《國語辭典》:龙韬(龍韜)  拼音:lóng tāo
原是六韬的篇名。后泛指兵书、兵法。唐。钱起〈送崔校书从军〉诗:「宁唯玉剑报知己,更有龙韬佐师律。」
《國語辭典》:军略(軍略)  拼音:jūn lüè
军事上的策略。如:「这位指挥官通晓军略,建议使用适合的战术,以达成战略目标。」《孽海花》第三二回:「这种内变,事生肘腋,无从预防,固不关于军略,也无所施其才能,只好委之于命了!」
《國語辭典》:战区(戰區)  拼音:zhàn qū
交战双方相互准备和执行敌对行为的区域。《新唐书。卷一三六。李光弼传》:「自颜杲卿死,郡为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