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筑舍道傍(築舍道傍)
犹言筑室道谋。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胡三省 注:“《诗》曰: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参见“ 筑室道谋 ”。
分類:不成成事
《國語辭典》:筑室道谋(築室道謀)  拼音:zhú shì dào móu
欲构筑房舍,而向过路的人请教如何做。语出《诗经。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比喻人多口杂,难有定论,以致不能成事。《歧路灯》第五回:「这宗事,若教门生们议将起来,只成筑室道谋,不如二老师断以己见。」
《國語辭典》:专欲难成(專欲難成)  拼音:zhuān yù nán chéng
只考虑私人欲望,则难以成事。《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漢語大詞典》: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谓脱离实际的知识分子难以成事。《文明小史》第六回:“其时幕府里也有个把懂事的人,就劝 傅知府 説:‘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无论他们没有这会事,可以不必理他,就是实有其事,且派个人去查一查,看他们到底为何作此举动,再作道理。”
《国语辞典》:米已成炊  拼音:mǐ yǐ chéng chuī
米已经煮熟。比喻已成事实,无法改变。如:「这件事米已成炊,只好接受这个事实。」
《国语辞典》:无针不引线(无针不引线)  拼音:wú zhēn bù yǐn xiàn
没有居中促成的人则不能完成事情。如:「所谓『无针不引线』,这件事还要靠你多帮忙,才有成功的希望。」
《国语辞典》:单木不成林(单木不成林)  拼音:dān mù bù chéng lín
比喻独自一个人不能成事。王统照〈沉船〉:「单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困苦的日子在后头哩!」也作「独树不成林」。
《国语辞典》:狗子夹尾巴(狗子夹尾巴)  拼音:gǒu zi jiá wěi bā
比喻成事不足,败事有馀的人。如:「这个人什么事都办不好,真是狗子夹尾巴。」
《国语辞典》:天不著风儿晴不的(天不著风儿晴不的)  拼音:tiān bù zhuó fēng ér qíng bù de
(谚语)意指有一种人不说谎不能成事。常与「人不著谎儿成不的」并用。《金瓶梅》第七二回:「天不著风儿晴不的,人不著谎儿成不的。他不整撺瞒著,你家肯要他?」
《国语辞典》:光木头上钻眼(光木头上钻眼)  拼音:guāng mù tou shang zuān yǎn
在平整的木头上强打洞。比喻硬栽赃、强要造成事实。《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你一个尊年人,不想做些好事,只要在光木头上钻眼骗人!」
《国语辞典》:一举扬名(一举扬名)  拼音:yī jǔ yáng míng
一次成事就声名远播。如:「他在此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打破世界跳远记录,立刻一举扬名。」
《国语辞典》:独木不林(独木不林)  拼音:dú mù bù lín
比喻力量单薄,无法成事。《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也作「独木不成林」、「独树不成林」。
《國語辭典》:孤掌难鸣(孤掌難鳴)  拼音:gū zhǎng nán míng
一个巴掌拍不出声响。比喻孤立无助,不能成事。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三折:「虽然你心明圣,若不是云台上英雄并力,你独自个孤掌难鸣。」
《漢語大詞典》:高鸟尽良弓藏(高鳥盡良弓藏)
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文子·上德:“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晋书·刘牢之传:“鄙语有之:‘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殫,猎犬烹。’故 文种 诛於 句践 , 韩 白 戮於 秦 汉 。”
《漢語大詞典》:湖吃海喝
放肆地大吃大喝。例如:非湖吃海渴办不成事么;湖吃海喝加上软磨硬缠,竟使知他底细的曾饶彬等人架不住“杯筷盛情”
《漢語大詞典》:单丝不成线(單絲不成線,單絲不成綫)
亦作“ 单丝不成綫 ”。比喻力量单薄,不能成事。《水浒传》第四九回:“﹝ 乐和 ﹞为见 解珍 解寳 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只是单丝不成线,孤掌岂能鸣。”《说岳全传》第四八回:“ 牛皋 道:‘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你一个舞,终久不好看,待俺来与你对舞。’” 王统照 《沉船》:“‘单丝不成线’,困苦的日子在后头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