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操同室之戈  拼音:cāo tóng shì zhī gē
关系切近者彼此相互攻击、残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近日复社诸生,倡论攻击,大肆殴辱,岂非操同室之戈乎?」《老残游记》第九回:「若只是为攻讦起见,起初尚只攻佛攻老,后来朱陆异同,遂操同室之戈。」
《国语辞典》:投袂荷戈  拼音:tóu mèi hè gē
振起衣袖,扛起武器。比喻保卫国家。《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周书。卷一五。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祚中兴,群生遂性。」也作「投袂援戈」。
《国语辞典》:投袂援戈  拼音:tóu mèi yuán gē
比喻保国卫民。《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也作「投袂援戈」。
《国语辞典》:止戈兴仁(止戈兴仁)  拼音:zhǐ gē xīng rén
停止战争,施行仁政。《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晋文王与皓书》曰:「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漢語大詞典》:总戈成林(總戈成林)
聚集兵器可以成林。形容兵力强盛。宋书·桂阳王休范传:“练甲照水,总戈成林,劋此纤隶,何患不克。”
《国语辞典》:戈比  拼音:gē bǐ
俄国货币名称。俄语kopida的音译。相当于卢布的百分之一。
《国语辞典》:不念荷戈  拼音:bù niàn hè gē
形容将领只顾自己的安乐,不体恤士兵扛著兵器的辛劳和安危。《六部成语注解。兵部》:「不念荷戈:管兵之官只图自己安逸,不想念拿著兵器巡守的兵丁之劳苦。」
《国语辞典》:兵戈扰攘(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战争祸乱频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惊坏了再苏的。」
《国语辞典》:泰戈尔(泰戈尔)  拼音:tài gē ěr
Rabindranath Tagore
人名。(西元1861~1941)印度大诗人,出身加尔各答贵族之家,留学伦敦。曾创森林学校,以自由和仁爱为中心,提倡东方精神文明。西元一九一三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为东方文学家获奖之第一人。一九二四年曾来中国游历,著有《颂歌集》、《新月集》、《园丁集》、《漂鸟集》。
《骈字类编》:戈秘
周礼者工记车轸四尺谓之一等戈秘六尺有六寸既建而迤崇于轸四尺谓之二等
又庐人为庐器戈秘六尺有六寸
《國語辭典》:戈什哈  拼音:gē shí hā
清朝文武官员身边的护卫。译自满洲语。《文明小史》第四五回:「黄抚台急连骂:『糊涂蛋!你也帮著人家来怄我吗?』戈什哈不敢响,只得退在一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那些亲兵,叫他保总兵的总兵,副将的副将,却一般的放著官不去做,还跟著他做戈什哈。你道为甚么呢?」简称为「戈什」。
《骈字类编》:戈罗(戈罗)
明一统志戈罗山在河源县北一百三十里
《漢語大詞典》:戈兰高地
在叙利亚西南部同巴勒斯坦、约旦和黎巴嫩交界处。约旦河谷地东侧。面积约7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0米。有国际输油管自南向北纵贯高地。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
《分类字锦》:戈鋋雪照
卢纶 送李校书出赴东川幕诗 编简尘封阁,戈鋋雪照营。
分类:营垒
《分类字锦》:戈柲
考工记庐人为庐器戈柲六尺有六寸注柲犹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