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得得  拼音:dé dé
1.特地、专程。唐。贯休 陈情献蜀皇帝诗:「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
2.形容行走的样子。宋。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中秋多雨词:「今夜云开,须道姮娥得得来。」
3.拟声词。形容走路的声音或马蹄声等。如:「他骑著马,得得的跑了过来。」
《漢語大詞典》:累仍
屡次,频仍。汉书·王莽传中:“申以福应,吉瑞累仍。” 颜师古 注:“仍,频也。”宋书·何尚之传:“歷代虽远,资用弥便,但未铸久废,兼丧乱累仍,糜散湮灭,何可胜计。”
分類:屡次频仍
《國語辭典》:侨置(僑置)  拼音:qiáo zhì
将甲地的地名移用到乙地。六朝时南北分裂,多侨置诸州,以自誇大,如以会稽为东阳、京口为南徐等是。
《漢語大詞典》:荐叠(洊疊)
频仍,重复。 清 鲁一同 《荒年谣》序:“饥沴洊叠,疮痏日甚。”
分類:频仍重复
《漢語大詞典》:战火纷飞(戰火紛飛)
形容战斗频仍、激烈。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一章:“经过了这场灾祸的考验,好像当年跟着担架队闯了一趟战火纷飞的疆场回来。” 李国文 《月食》:“这种友谊来自战火纷飞的年代。”
《国语辞典》:炮火连天(炮火连天)  拼音:pào huǒ lián tiān
形容战事频仍激烈。如:「红十字会在炮火连天的国家中,扮演著紧急救难的角色。」也作「炮火连天」。
《国语辞典》:黑暗时代(黑暗时代)  拼音:hēi àn shí dài
1.泛指战祸频仍、社会紊乱动荡、文化低落的时期。
2.特指欧洲黑暗时代,尤指罗马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初期的这段历史,约当五世纪至十一世纪,传统认为,此时期的特色是罗马帝国瓦解、北方民族入侵、欧洲新国纷立、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文化衰微等等文明黯淡的状态,因而习以「黑暗时代」(Dark Ages)称之。当代史学界认为这个名词过于混淆、负面和武断,因为这段时期仍有许多文学、艺术、科学、思想上的重要作品,称之为「黑暗」并不公允,如今已多为「中世纪前期」之类的中性称法所取代。
《国语辞典》:战国时代(战国时代)  拼音:zhàn guó shí dài
1.(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统一止。参见「战国」条。
2.日本室町幕府后期战争频仍的时代(西元1467~1573)。始于应仁之乱后,至室町幕府灭亡。为日本史上政治社会、工商经济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
《国语辞典》:兵戈扰攘(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战争祸乱频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惊坏了再苏的。」
《國語辭典》:赤地千里  拼音:chì dì qiān lǐ
形容灾荒后广大土地寸草不生的荒凉景象。宋。朱熹〈辞免直秘阁状一〉:「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聊斋志异。卷四。水灾》:「康熙二十一年,山东旱,自春徂夏,赤地千里。」
《漢語大詞典》:荐迭
频仍,重复。
分類:频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