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朽戈钝甲(朽戈鈍甲)
喻装备极劣的军队。 明 张煌言 《答唐枚臣书》:“朽戈钝甲,与胡人相持者十有七年。”
分類:装备军队
《国语辞典》:抛戈弃甲(抛戈弃甲)  拼音:pāo gē qì jiǎ
在战场上打了败战。《隋唐演义》第五三回:「便传主将已没,情愿投降。部下听得,一齐抛戈弃甲跪倒。」也作「抛戈卸甲」。
分类:战场
《国语辞典》:抛戈卸甲(抛戈卸甲)  拼音:pāo gē xiè jiǎ
戈,古代的兵器。甲,古代军人身上所穿的战袍。抛戈卸甲指丢下武器,脱掉战袍,表示在战场上打了败战。《孤本元明杂剧。大战邳彤。头折》:「你则好抛戈卸甲走如飞,那里也军前得胜敲金镫。」也作「抛戈弃甲」。
《国语辞典》:弃甲抛戈(弃甲抛戈)  拼音:qì jiǎ pāo gē
抛弃铠甲及武器。指战败或投降逃走。《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
《国语辞典》:泣血枕戈  拼音:qì xuè zhèn gē
悲愤得眼睛流血,睡觉时还枕著武器。形容化悲愤为力量,刻苦自厉,立志复仇。《南齐书。卷三八。萧赤斧传》:「萧雍州勋业盖世,谋猷渊肃,既痛家祸,兼愤国难,泣血枕戈,誓雪怨酷。」《梁书。卷六。敬帝本纪》:「朕以荒幼,仍属艰难,泣血枕戈,志复仇逆。」
《国语辞典》:干戈载戢(干戈载戢)  拼音:gān gē zài jí
载戢,储藏存放。语本《诗经。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干戈载戢比喻战事停止平息,不再诉诸武力。《抱朴子。内篇。释滞》:「干戈载戢,繁弱既韬。」《旧五代史。卷一一八。世宗本纪五》:「即今南北才通,疆场甫定,是玉帛交驰之始,乃干戈载戢之初。」
《国语辞典》:擐甲操戈  拼音:huàn jiǎ cāo gē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屯田》:「一旦警急,擐甲操戈以当矢石。」也作「擐甲挥戈」。
《国语辞典》:擐甲持戈  拼音:huàn jiǎ chí gē
穿上铠甲,手拿武器。形容全副武装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回:「见宫中事变,擐甲持戈,立于阁下。」也作「擐甲挥戈」。
《国语辞典》:擐甲挥戈(擐甲挥戈)  拼音:huàn jiǎ huī gē
穿上铠甲,手挥武器。形容全副武装,与敌人战斗的样子。《魏书。卷七○。傅永传》:「擐甲挥戈,单骑先入,唯有军主蔡三虎副之,馀人无有及者。」也作「擐甲执兵」、「擐甲执锐」、「擐甲持戈」、「擐甲操戈」。
《国语辞典》:挥戈反日(挥戈反日)  拼音:huī gē fǎn rì
比喻英勇奋斗,力挽危局。参见「撝戈反日」条。如:「他自信能挥戈反日,力挽狂拦,谁知这已是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国语辞典》:操同室之戈  拼音:cāo tóng shì zhī gē
关系切近者彼此相互攻击、残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近日复社诸生,倡论攻击,大肆殴辱,岂非操同室之戈乎?」《老残游记》第九回:「若只是为攻讦起见,起初尚只攻佛攻老,后来朱陆异同,遂操同室之戈。」
《国语辞典》:投袂荷戈  拼音:tóu mèi hè gē
振起衣袖,扛起武器。比喻保卫国家。《梁书。卷五。元帝本纪》:「幕府据有上流,实惟分陕,投袂荷戈,志在毕命。」《周书。卷一五。于谨传》:「昔帝室倾危,人图问鼎。丞相志在匡救,投袂荷戈,故得国祚中兴,群生遂性。」也作「投袂援戈」。
《国语辞典》:投袂援戈  拼音:tóu mèi yuán gē
比喻保国卫民。《梁书。卷一。武帝本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投袂援戈,克弭多难。」也作「投袂援戈」。
《国语辞典》:止戈兴仁(止戈兴仁)  拼音:zhǐ gē xīng rén
停止战争,施行仁政。《三国志。卷四八。吴书。三嗣主传。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晋文王与皓书》曰:「将欲止戈兴仁,为百姓请命。」
《漢語大詞典》:总戈成林(總戈成林)
聚集兵器可以成林。形容兵力强盛。宋书·桂阳王休范传:“练甲照水,总戈成林,劋此纤隶,何患不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