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8,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六情
写情
友情
破裂
恋家
阴惨
情语
冲淡
情极
情志
共鸣
涨溢
心理
情累
写神
《國語辭典》:六情  拼音:liù qíng
人的六种情感。指喜、怒、哀、乐、好、恶。《文选。陆机。文赋》:「及其六情底滞,志往神留。」
《國語辭典》:六根  拼音:liù gēn
能接触外境与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种感官功能。《西游记》第一七回:「万事不思全寡欲,六根清净体坚牢。」
《漢語大詞典》:写情(寫情)
抒发感情。 汉 王逸 《九思·伤时》:“忧紆兮鬱鬱,恶所兮写情。” 宋 欧阳修 《和圣俞聚蚊》:“抱琴不暇抚,挥麈无由停。散帙復归卧,咏言聊写情。”
分類:抒发感情
《國語辭典》:友情  拼音:yǒu qíng
朋友间的情谊、交情。如:「他经朋友协助度过难关,更深深了解友情的可贵。」
《國語辭典》:破裂  拼音:pò liè
1.分裂开、出现裂痕。如:「玻璃破裂。」宋。文天祥〈正气歌〉:「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2.双方发生争执,使原本的融洽消失。如:「感情破裂」。
《国语辞典》:恋家(恋家)  拼音:liàn jiā
太过依赖家庭或对家庭的感情太过深重。表示离不开家。《西游记》第二○回:「这个恋家鬼!你离了家几日,就生报怨!」
《漢語大詞典》:阴惨(陰慘)
(1).语本文选·张衡〈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薛综 注:“阳谓春夏,阴谓秋冬。”后因以“阴惨”指人悲伤的感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阳舒阴惨,生民大情,忧合欢离,品物恒性。”
(2).指秋冬节序。 唐 白居易 《岁晚旅望》诗:“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参见“ 阴阳惨舒 ”。
(3).暗淡凄惨。 茅盾 《子夜》七:“电灯的黄光落到她那个穿了深蓝色绸旗袍的颀长身体上,也显得阴惨沉闷。”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一:“而更重要的是--我的这些邻居们莫不各自守着一份阴惨奇异的生活。” 许杰 《旅途小记》:“只因我有那大串的人生旅行,我才在今天晚上,和这一间阴惨颓败的古屋,交叉相遇。”
(4).阴森貎。《初刻拍案惊奇》卷九:“只见树木阴惨,境界荒凉。”
《漢語大詞典》:阴阳惨舒(陰陽慘舒)
古以秋冬为阴,春夏为阳。意为秋冬忧戚,春夏舒快。指四时的变化。语本 汉 张衡 《西京赋》:“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 唐 刘禹锡 《答饶州元使君书》:“视阴阳惨舒之节,取震虩泽濡之象。知天而不泥於神怪,知人而不遗於委琐。”
《國語辭典》:情语(情語)  拼音:qíng yǔ
表达情意的语言或文字。元。燕公楠〈摸鱼儿。又浮生平头六十〉词:「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
《國語辭典》:冲淡(沖淡)  拼音:chōng dàn
1.谦虚淡泊。《晋书。卷九一。儒林传。杜夷传》:「夷清虚冲淡,与俗异轨。」《儒林外史》第三六回:「他襟怀冲淡,上而伯夷、柳下惠,下而陶靖节一流人物。」也作「冲澹」。
2.把事情的严重性刻意淡化。
《漢語大詞典》:情极(情極)
(1).感情深极。 宋 邓肃 《生查子》词:“执手两潸然,情极都无语。” 清 袁枚 新齐谐·赵氏再婚成怨偶:“ 袁子 曰:‘情极而缘生,缘满而情又絶,异哉!’”
(2).情急,心急。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张千 得病身死,单单剩得 李万 ,只得到尼姑庵来拜求 闻氏 道:‘小的情极,不得不説了。’”二刻拍案惊奇卷八:“ 沈将仕 情极了道:‘好哥哥,带挈我带挈。’”
《國語辭典》:情志  拼音:qíng zhì
情感心志。《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隋书。卷七十六。文学传。序》:「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
《國語辭典》:共鸣(共鳴)  拼音:gòng míng
1.发音体因受到与本身振动频率相同的音波影响,产生自然发音的现象。如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放在一起,敲击其中一个使它发出声音,另外一个音叉也会跟著发出声音。
2.共同的情绪反应。如:「他这种处理方式很难引起共鸣。」
《漢語大詞典》:涨溢(漲溢)
水流上涨泛滥。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赵昱斩蛟》:“时 嘉陵 涨溢,水势汹然。”金史·马讽传:“境有河曰 八尺口 ,每秋潦涨溢害民田, 讽 视地高下,疏决之,其患遂息。”
喻人的感情激动。 郭沫若 《落叶·第一信》:“想到这里,心里便涨溢起来,好像要破的一样。”
《國語辭典》:心理  拼音:xīn lǐ
1.个体心智活动的总称。亦用以泛指人的思想、情感等内心活动。
2.心和理。是宋儒心性论中的重点。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中。答顾东桥书》:「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
《漢語大詞典》:情累
感情上的牵累。《易·夬》“君子夬夬” 三国 魏 王弼 注:“君子处之,必能弃夫情累,决之不疑,故曰夬夬也。”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序:“若乃繫情累於外物,留曲念於闺房,亦贤俊之所宜废乎。” 唐 司空图 《答孙郃书》:“古之山林者,必能简于情累,而后可久。”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傅书》:“闻有殤子之衅,想能以理自释情累也。”
《漢語大詞典》:写神(寫神)
(1).抒发思想感情。《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纵碧鸡之雄辩” 李善 注引 汉 冯衍 《与邓禹书》:“ 衍 以为写神输意,则 聊城 之説,碧鸡之辩,不足难也。”文选·马融〈长笛赋〉:“是故可以通灵感物,写神喻意。” 李善 注:“言可以通於神灵,感致万物,舒写精神,晓喻志意也。”
(2).画像。画像要求逼真传神,故云。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人中:“ 钱塘 陈鑑如 ,以写神见推一时。尝持 赵文敏公 真像来呈,公援笔改其所未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