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感导(感導)  拼音:gǎn dǎo
感化诱导。如:「感导学生努力向上。」
分類:感化诱导
《国语辞典》:去杀胜残(去杀胜残)  拼音:qù shā shèng cán
以德教感化残暴的人,使不再为恶,便可以省去刑杀。参见「胜残去杀」条。《梁书。卷二。武帝本纪中》:「思所以振民育德,去杀胜残,解网更张,置之仁寿。」
《国语辞典》:精神感召  拼音:jīng shén gǎn zhào
用伟大的人格、思想感化号召他人。如:「同学们受到校长的精神感召,大家一起参与社区劳动服务。」
《国语辞典》:直接保护(直接保护)  拼音:zhí jiē bǎo hù
更生保护的方式之一。对于受保护人施以教导、感化或技艺训练,其衰老、疾病或残废者,送由救济或医疗机构安置或治疗。
《国语辞典》:感训(感训)  拼音:gǎn xùn
感化教训。如:「司法史上,对于犯罪情事重大而经法院裁定者,曾有交付感训处分的措施。」
分类:感化教训
《国语辞典》:导德齐礼(导德齐礼)  拼音:dǎo dé qí lǐ
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道德感化百姓,礼乐教导民众,使民知廉耻而归服。为仁政的方式。《旧唐书。卷六三。裴矩传》:「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国语辞典》:春风夏雨(春风夏雨)  拼音:chūn fēng xià yǔ
春风和暖,夏雨滋润。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五。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比喻教育给人的感化和恩泽。
《漢語大詞典》:感诱(感誘)
感化诱导。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故教人家子弟,不敢萌一点欺心,其鄙下刻薄,亦为劝戒太息而感诱之,此平生之乐为者。”
分類:感化诱导
《國語辭典》:风行草偃(風行草偃)  拼音:fēng xíng cǎo yǎn
语本《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比喻在上位者以德化民。《三国志。卷五三。吴书。张纮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平定三郡,风行草偃,加以忠敬款诚,乃心王室。」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谢兵马使朱郑等官表〉:「遂使感激之士,希勇爵以捐驱,猖狂之徒,耹圣泽而悛性,风行草偃,其势必然。」也作「风行草靡」、「风行草从」、「草靡风行」、「草偃风行」、「草偃风从」。
《漢語大詞典》:梗顽不化(梗頑不化)
谓十分顽固,无法感化。《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目下 山东 有名緑林,可知道他们形状否;内中可有能劝化改行的,还有梗顽不化,本事十分利害的否?要一一请教。”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山西交城文水两县乡民暴动》:“ 孟 遂奔还县城,投函諮议局,声称烟民梗顽不化。”
分類:顽固感化
《國語辭典》:过化存神(過化存神)  拼音:guò huà cún shén
圣贤的德行感化众人,其所过之处或所居之地,均受其教化移俗,神妙莫测。《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宋。朱熹。注:「圣人过化存神之妙,未易窥测。」
《漢語大詞典》:泮林革音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郑玄 笺:“言鴞恒恶鸣,今来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序》:“自上化下,速於置邮,泮林革音,无復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