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20,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别意
意绪
客意
意行
来意
意谓
意中
精意
新意
雨意
意态
加意
遗意
至意
意亦
《國語辭典》:别意(別意)  拼音:bié yì
1.他意。《书经。立政》:「自古商人,亦趋我周文王。」唐。孔颖达。正义:「上陈禹汤文武,此覆上文,惟言汤与文王者,言有详略,无别意也。」《红楼梦》第六九回:「且说凤姐在家,外面待尤二姐自不必说得,只是心中又怀别意。」
2.离情。唐。李咸用 送别诗:「别意说难尽,离杯深莫辞。」宋。严仁〈鹧鸪天。一曲危弦断客肠〉词:「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國語辭典》:意绪(意緒)  拼音:yì xù
思绪、心绪。南朝齐。王融 咏琵琶诗:「丝中传意绪,花里寄春情。」
《漢語大詞典》:客意
离乡在外之人的心怀、意愿。 唐 杜甫 《送舍弟频赴齐州》诗之二:“客意长东北, 齐州 安在哉。” 唐 温庭筠 《西游书怀》诗:“高秋辞故国,昨日梦 长安 。客意自如此,非关行路难。” 宋 苏轼 《十二月十四日夜微雪明日早往南谿小酌至晚》诗:“惟有暮鵶知客意,惊飞千片落寒条。”
《漢語大詞典》:意行
(1).谓心之所思。管子·内业:“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云气,意行似天。”
(2).犹信步。 唐 刘禹锡 《蛮子歌》:“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宋 范成大 《与正夫朋元游陈侍御园》诗:“沙际春风捲物华,意行聊復到君家。” 清 钱谦益 《登南岩抵破山即事》诗:“意行曳杖随所骋,遥林红叶纷相请。”
(3).思想行为。韩非子·说疑:“乱主则不然,不知其臣之意行,而任之以国。” 宋 陈师道 《次韵德麟督叔弼季默诗及破余酒戒》:“意行无人非,骏发不中休。”
《國語辭典》:来意(來意)  拼音:lái yì
来者的意图。《后汉书。卷八二。方术传下。公沙穆传》:「来意厚矣。夫富贵在天,得之有命,以货求位,吾不忍也。」《文明小史》第三八回:「问他来意,他说是暂时驻扎,就要走的。」
分類:来到意图
《國語辭典》:意谓(意謂)  拼音:yì wèi
以为。文选。李陵 答苏武书:「陵也不才,希当大任,意谓此时,功难堪矣。」
《漢語大詞典》:意中
(1).心里。 唐 白居易 《寄题周至厅前双松》诗:“有时昼掩关,双影对一身;尽日不寂寞,意中如三人。”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里面一个老婆婆,开出来看了一看,意中甚是惶惧。” 茅盾 《子夜》九:“我希望我在我们的假面跳舞中不会找错了我意中的伙伴。”
(2).意料之中。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怎的叫走了这条意外的岔路?我以为正是意中之事。”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这一件大发现,虽是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漢語大詞典》:精意
(1).专心一意;诚意。国语·周语上:“精意以享,禋也;慈保庶民,亲也。” 宋 范仲淹 《推委臣下论》:“圣帝明王,常精意於求贤。” 宋 陆游 《书愤》诗:“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
(2).精深的意旨。 唐 韦应物 《石鼓歌》:“一书遗此天地间,精意长存世冥寞。”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荀鹤》:“ 唐 之晚年,诗人无復 李 杜 豪放之格,然亦务以精意相高。” 清 方宗诚 《〈桐城文录〉序》:“然务为穷理尽性之学,真知文之精意,而未尝专用力,故简洁涵畜,不及 惜抱 。”
(3).犹精神。 宋 范仲淹 《睦州谢上表》:“喘息奔衝,精意牢落。” 清 刘大櫆 《再与左君书》:“ 尧 、 舜 、 禹 、 周 、 孔子 固在也,其精意流於上下,并日月,贯鬼神。”
《國語辭典》:新意  拼音:xīn yì
创新的意涵。晋。杜预 春秋左氏传序:「然亦有史所不书,即以为义者,此盖春秋新意。」
《漢語大詞典》:雨意
将要下雨的景象。例如:天低云暗,雨意浓密。
《國語辭典》:意态(意態)  拼音:yì tài
神情姿态。《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广川惠王刘越传》:「荣姬视瞻,意态不善,疑有私。」唐。杜甫〈天育骠骑歌〉:「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國語辭典》:加意  拼音:jiā yì
留心、注意。《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故帝有所辞答,尤加意焉。」《红楼梦》第九八回:「于是加意调养,渐渐的好起来。」
《漢語大詞典》:遗意(遺意)
(1).死者生前或临终时的意见、愿望。《后汉书·刘恺传》:“故 居巢侯 刘般 嗣子 愷 ,当袭 般 爵,而称父遗意,致国弟 宪 ,遁亡七年,所守弥篤。”三国志·魏志·东海定王霖传:“ 明帝 即位,以先帝遗意,爱宠 霖 异於诸国。”陈书·袁泌传:“其子述 泌 遗意,表请之,朝廷不许,赠金紫光禄大夫,謚曰 质 。”
(2).指前人的心愿、意见。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一·起居注:“ 江陵相 定议,以修撰、编、检、史官充日讲者,日轮一员,记注起居,兼録圣諭詔册等。今日之制,即本 江陵 遗意也。”
(3).前人或古代事物留下的意味、旨趣。 宋 梅尧臣 《省符上人》诗:“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 清 梁章钜 浪跡续谈·玉皇山:“《杭州府志》云: 龙山 者, 钱氏 郊天之所,释老之谈,或云 阿育王 ,或云 玉皇 ,皆祀天遗意也。” 郁达夫 《过去》:“所以这港市的建筑,还带着些当时的时代性,很有一点中古的遗意。”
《國語辭典》:至意  拼音:zhì yì
极深厚诚挚的情意。《淮南子。要略》:「诚喻至意,则有以倾侧偃仰世俗之间,而无伤乎谗贼螫毒者也。」《汉书。卷七二。鲍宣传》:「惟陛下少留神明,览五经之文,原圣人之至意,深思天地之戒。」
《漢語大詞典》:意亦
(1).表示测度。大概,也许。 汉 张衡 《西京赋》:“及帝图时,意亦有虑乎神祇,宜其可定以为天邑。”
(2).表示选择。还是。荀子·修身:“不识步道者,将以穷无穷,逐无极与?意亦有所止之与?”战国策·秦策二:“诚病乎?意亦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