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腾腾(騰騰)  拼音:téng téng
1.气体盛大上升的样子。如:「山中雾气腾腾,景物忽隐忽现。」
2.动作迟缓的样子。如:「就要来不及了,你还慢腾腾的收拾行李。」
3.旺盛的样子。如:「杀气腾腾」。
4.悠閒懒散的样子。唐。李中〈秋日途中〉诗:「信步腾腾野岸边,离家都为利名牵。」
5.拟声词。形容击鼓的声音。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立部伎〉:「戢戢攒枪霜雪耀,腾腾击鼓风雷磨。」
《國語辭典》:俛首  拼音:fǔ shǒu
低头。《文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文选。潘岳。秋兴赋》:「悟时岁之遒尽兮,慨俛首而自省。」
《漢語大詞典》:可掬
可以用手捧住。形容情状明显。 唐 韩愈 《春雪》诗:“徧阶怜可掬,满树戯成摇。” 明 无名氏 《玉环记·范张别皋》:“哥哥,你为何愁容可掬?”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尔日猝为 春涧 所中,窘迫之状可掬。” 茅盾 《子夜》七:“一种过惯了吃租放债生活的乡下财主的神气满面可掬。”
《漢語大詞典》:俗态(俗態)
(1).世俗的情状。 唐 王勃 《涧底寒松赋》:“见时华之屡变,知俗态之多浮。” 唐 杜甫 《石笋行》:“惜哉俗态好蒙蔽,亦如小臣媚至尊。”
(2).庸俗的情态。 宋 秦观 《自警》诗:“从兹俗态两相忘,笑指青山归路僻。”镜花缘第二回:“我们虽不必学人间暖阁围炉那些俗态,何妨清吟联句,遣此长宵?”
(3).世俗人的气质。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以汝前生好道,以得到 兜玄国 ;然俗态未尽,不可长生。然汝自此寿千年矣。”
《國語辭典》:知情  拼音:zhī qíng
知悉某件事的内情。法律有知情自首、知情故纵等条文。《三侠五义》第八一回:「只因这宗事,小人知情。听见人说:『知情不举,罪加一等。』故此小人前来在相爷跟前言语一声儿。」
《漢語大詞典》:云情(雲情)
(1).云的情状。 宋 侯寘 《踏莎行·约云庵寻梅》词:“雪意初浓,云情已厚。黄昏散尽扶头酒。”
(2).喻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性格。 唐 杜牧 《许七侍御弃官东归潇洒自适题诗寄赠》:“尘意迷今古,云情识卷舒。”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张道者》:“ 慈觉长老 书 妙圆塔院 张道者 壁云: 张道者 ,貌古神清不可画。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3).比喻男女情好之意。 宋 晏几道 《玉楼春》词:“云情去住终难信,花意有无休更问。” 明 许自昌《水浒记·冥感》:“自遭狂且毒手,已从鬼籙潜身。只是柳性未寒,云情尚在。”
《國語辭典》:言状(言狀)  拼音:yán zhuàng
用言语描述形状。如:「一股不可言状的暖流,在心里翻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二回:「官场上面的举动,也见了许多,竟有不堪言状的。」
《漢語大詞典》:奸状(姦狀)
亦作“奸状”。亦作“姧状”。
(1).诈伪的情状。东观汉记·明帝纪:“遣謁者考实,具知姧状, 世祖 异焉。”《隋书·许善心传》:“今殆一月,方始翻覆,姦状分明,此何可捨。”
(2).指男女私通事。《魏书·刑罚志》:“ 容妃 等姦状,罪止於刑,并处极法,準律未当。” 唐 李浚 松窗杂录:“前旬月有教授书生私通於侍婢最宠者,会擒得姦状以闻於 説 , 説 怒甚,将穷狱於京兆尹。”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女至 德州 ,人詰得奸状,牒送回籍,杖而官卖。”
《漢語大詞典》:问状(問狀)
查明案件的情状。《汉书·匡衡传》:“方下有司问状,君何疑而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未烛也。”
《國語辭典》:笑容  拼音:xiào róng
含笑的面容。《西游记》第二五回:「我老孙生的是这个笑容儿,莫不成为你不见了甚么果子,就不容我笑?」也作「笑脸」。
《漢語大詞典》:俛眉
(1).低眉。表示谦卑、恭顺、沉痛等情状。《文选·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 刘良 注:“不低眉下色以求贤人也。”北史·萧大圜传:“百年几何,擎跽曲拳。四时如流,俛眉躡足。” 宋 梅尧臣 《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诗:“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吕无病:“女俛眉承睫,殷勤臻至。”
(2).谓向……低头屈服。南史·宋本纪上:“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并俛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 周 道,寧不弔乎!”梁书·武帝纪上:“皆俛眉姦党,受制凶威。”
《漢語大詞典》:异致(異致)
亦作“异致”。 不同情状;意趣不同。《魏书·礼志三》:“臣等闻先王制礼,必有随世之变;前贤创法,亦务适时之宜。良以世代不同,古今异致故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滍水:“ 闞駰 曰:‘县有汤水,可以疗疾矣。’汤侧又有寒泉焉。地势不殊,而炎凉异致。” 清 谭献 《〈明诗录〉序》:“﹝ 刘基 ﹞摩天之刃,挥斥群贤,寻厥名篇,多在前代,《黎眉》一集,惨舒异致。” 鲁迅 《准风月谈·吃教》:“有宜于专吃的时代,则指归应定于一尊;有宜合吃的时代,则诸教亦本非异致。”
《國語辭典》:推见(推見)  拼音:tuī jiàn
推想而知得。如:「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可以推见其为人。」
《漢語大詞典》:神貌
(1).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2).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3).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4).外貌;容貌。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王神貌伟然,雄姿罕儔。”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八:“ 希白 召之, 冀公 单微远人,神貌竦瘦,復赘於颈,举止山野。”
(5).神情状态。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咭咯菩萨:“ 江西 五月初旬,省城迎咭咯菩萨,木偶百千,舁舆者颠倒倾仄,杠戛作声,故名;神貌率狞恶可怖。”
(6).借指书法的笔意和字形。 潘伯鹰 《中国书法简论》卷下一:“ 薛稷 是 魏徵 的外孙,他专学 魏 家所藏的 虞 褚 真迹,尤其努力学 褚 ,得其神貌。”
《國語辭典》:冤情  拼音:yuān qíng
被冤枉的情形。如:「冤情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