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声应气求(聲應氣求) 拼音:shēng yìng qì qi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语本改为《易经。乾卦。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用以比喻彼此志趣、意气相投。明。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朋来四方,声应气求,达之至也。」也作「声求气应」。
《國語辭典》:莫逆之交 拼音:mò nì zhī jiāo
心意相投、至好无嫌的朋友。语本《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周书。卷二二。柳庆传》:「机弟弘,……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之交。」《北史。卷五四。司马子如传》:「膺之既宰相犹子,兼自有名望,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元景等并为莫逆之交。」也作「莫逆交」、「莫逆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