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莫逆之契  拼音:mò nì zhī qì
情投意合,至好无嫌的深厚友谊。《晋书。卷九一。儒林传。范弘之传》:「殷侯忠贞居正,心贯人神,加与先帝隆布衣之好,著莫逆之契。」
《国语辞典》:两情相悦(两情相悦)  拼音:liǎng qíng xiāng yuè
双方彼此情投意合。如:「他俩两情相悦,已决定下个月结婚。」《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只要被我挑选上了,两情相悦,我就同他做亲,有何不可?」
《國語辭典》:凤友鸾交(鳳友鸞交)  拼音:fèng yǒu luán jiāo
比喻男女交欢。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清。洪升《长生殿》第一九出:「昨夜谁侍陛下寝来?可怎生般凤友鸾交,到日三竿犹不临朝?」
《國語辭典》:比翼双飞(比翼雙飛)  拼音:bǐ yì shuāng fēi
雌雄比翼鸟翅膀挨著翅膀,成双并翅齐飞。用来比喻夫妻恩爱,形影不离。晋。陆机 拟西北有高楼诗:「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明。朱权《卓文君》第四折:「不是妾身多薄幸,只因司马太风骚。效神凤,下丹霄,比翼双飞上泬寥。」《花月痕》第四四回:「比翼双飞,频伽并命。」
《國語辭典》:似漆如胶(似漆如膠)  拼音:sì qī rú jiāo
像胶和漆黏著一样。比喻友谊的坚固、笃厚或感情的亲密投合。元。汤式〈醉花阴。银甲桃灯玉荷小套。刮地风犯〉曲:「雨情浓似漆如胶,行坐处似美玉连环套。」明。无名氏《桃园结义》第三折:「看了他形容端正不虚嚣,偶然间相会饮香醪,则他那温恭谦逊意勤劳,猛然间遇著,似漆如胶。」也作「如胶似漆」。
《國語辭典》:声应气求(聲應氣求)  拼音:shēng yìng qì qi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语本改为《易经。乾卦。文言》:「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用以比喻彼此志趣、意气相投。明。李贽〈富莫富于常知足〉:「朋来四方,声应气求,达之至也。」也作「声求气应」。
《國語辭典》:声气(聲氣)  拼音:shēng qì
1.声音和气息。《易经。乾卦。文言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句下唐。孔颖达。正义:「同声相应者,若弹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是也……此二者声气相感也。」后用以比喻朋友间志趣相投合。
2.声音、言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滴珠生来在父母身边,如珠似玉,何曾听得这般声气?」《红楼梦》第六四回:「这好一会我们没进去,不知他作什么呢,一些声气也听不见。」
《國語辭典》:莫逆之交  拼音:mò nì zhī jiāo
心意相投、至好无嫌的朋友。语本《庄子。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周书。卷二二。柳庆传》:「机弟弘,……与弘农杨素为莫逆之交。」《北史。卷五四。司马子如传》:「膺之既宰相犹子,兼自有名望,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元景等并为莫逆之交。」也作「莫逆交」、「莫逆之友」。
《國語辭典》:莫逆  拼音:mò nì
比喻朋友要好,彼此心意相契合。如:「同窗三年,我们已形同莫逆。」《庄子。大宗师》:「子桑户、孟子反、子张琴三人相与友,曰:『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终极。』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明。陆世广《西台记》第一出:「今朝把臂通谈笑,又何日再图倾倒。惟愿取两情莫逆,千秋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