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异情(異情)
(1).情况不同。荀子·非相:“古今异情,其所以治乱者异道。”《艺文类聚》卷三七引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教撰〈高士传〉启》:“ 梁鸿 、 苏伯 ,记远迹於前; 叔夜 、 士安 ,书高尘於后,虽去取异情,羣略殊軫,而独行必彰,斥言罔极。”
(2).不同的心情。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宋书·谢灵运传论:“徒以赏好异情,故意製相诡。”
(3).不正常的情感。南史·后妃传·齐鬱林王何妃:“外间并云 杨珉之 与皇后有异情,彰闻遐邇。”
《國語辭典》:感情  拼音:gǎn qíng
1.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情绪。如:「他太感情用事了。」
2.人与人之间的交情。如:「他们二人一向来往密切,感情很好。」
3.触动情感。《文选。刘伶。酒德颂》:「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
4.被别人的情意所感动,而表示感谢之情。如:「妈妈帮了他大忙之后,他感情不过,送了我们一篮水果。」《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伯父、伯母,今日此举,不但我父母感情不尽,便是我何玉凤也受惠无穷。」
《國語辭典》:俘虏(俘虜)  拼音:fú lǔ
1.擒获、征服。《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2.被俘的人或物。唐。白居易〈李陵论〉:「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
《漢語大詞典》:嚬笑
(1).皱眉和欢笑。指喜怒哀乐情感的流露。韩非子·内储说上:“吾闻明主之爱一嚬一笑……今夫袴岂特嚬笑哉!袴之与嚬笑相去远矣。” 宋 李演 《声声慢》词:“嚬笑人生悲乐,且听我尊前,渔歌樵曲。” 清 唐孙华 《和友人惜别》诗之二:“心灵暗地窥嚬笑,胆怯幽踪怕是非。”
(2).皱眉嗤笑。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引:“匪直寄大方之嚬笑,抑以为博雅之前驱云。”
《國語辭典》:情感  拼音:qíng gǎn
内心有所触发,而产生喜、怒、哀、乐等的心理反应。晋。陆云 与陆典书书:「且念亲各尔分析,情感复结,悲叹而已。」唐。白居易〈庭槐〉诗:「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
《漢語大詞典》:天情
(1).天然的情性;自然的情感。荀子·天论:“天职既立,天功既成,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夫是之谓天情。”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加之天情开朗,逸思彫华。” 清 黄景仁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诗之一:“跌宕饶天情,琢磨究名理。”
(2).犹天理,天意。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精炤日月,事洞天情。”
(3).天子的恩情。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加弊帷,收仆质。天情周,皇恩毕。”
《国语辞典》:骨肉情  拼音:gǔ ròu qíng
至亲家人间的情感。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仓卒骨肉情,能不怀苦辛?」
《國語辭典》:抒情  拼音:shū qíng
抒发感情。《楚辞。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悯兮,发愤以抒情。」晋。卢谌〈赠崔温〉诗:「良俦不获偕,抒情将焉诉。」
《國語辭典》:积蓄(積蓄)  拼音:jī xù
1.聚积储存。如:「为了救急,他把积蓄多年的钱都拿出来了。」《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窳之器,聚弗靡之财,积蓄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2.指聚积储存的财货。《宋史。卷二九三。列传。王禹偁》:「今旱云未沾,宿麦未茁,既无积蓄,民饥可忧。」《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于是私下把各人的积蓄拿了出来,凑了凑。」
《國語辭典》:炽盛(熾盛)  拼音:chì shèng
繁盛。《汉书。卷九四。匈奴传下》:「初,北边自宣帝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马布野。」
《漢語大詞典》:真至
谓情感真挚。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四六:“《羌村三首》,惊心动魄,真至极矣。 陶公 真至,寓於平淡; 少陵 真至,结为沉痛。”
分類:情感真挚
《國語辭典》:辞情(辭情)  拼音:cí qíng
1.辞采情感。《北史。卷八三。文苑传。颜之推传》:「博览书史,无不该洽,辞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
2.戏曲上特指用歌词表达感情的方式。明。王世贞《曲藻》:「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筋;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
《漢語大詞典》:感概
亦作“感槩”。
(1).谓情感愤激而有节概。 宋 苏舜钦 《寄富彦国》诗:“ 彦国 感概请奉使,誓将摧折其锋鋩。”
(2).感触;感叹。 宋 王安石 《舟夜即事》诗:“感概无穷事,迟回欲晓天。”
《漢語大詞典》:声情(聲情)
(1).声音和神情。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吾犹忆其形貌頎然,而声情甚伟。”
(2).指文章、歌曲等的声调及其所表现的情感。 清 蒋士铨 《〈空谷香〉自序》:“脱稿后,击唾壶而歌,声情颯颯,与风涛相荡激。” 关德栋 《〈山歌〉序》:“ 钱缪 所歌虽与传世山歌格调略异,但声情大体相同。”
《漢語大詞典》:合情
(1).和谐情感。礼记·乐记:“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 孔颖达 疏:“合情,谓乐也,乐和其内是合情也;饰貌,谓礼也,礼以检跡於外是饰貌也。”
(2).犹理应。谓合乎情理。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想着俺 汉高皇 图王霸业; 汉光武 秉正除邪, 汉献帝 将 董卓 诛, 汉皇叔 把 温侯 灭,俺哥哥合情受 汉 家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