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10
典故
66
词典
317
佛典
116
其它
11
共510,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22
23
24
25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衔悲茹恨
兴尽悲来
性格悲剧
转悲为喜
悲伤感
悲天院
大悲忏
大悲水
悲歌慷慨
悲观主义
悲欢合散
悲欢聚散
悲欢岁月
《国语辞典》: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拼音: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
(谚语)年轻力强时不奋发向上,年纪大了便后悔莫及。《乐府诗集。卷三○。相和歌辞五。古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黄绣球》第二六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这些秀才们情景。」
分类:
谚语
年轻
力强
奋发向上
年纪
《国语辞典》: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拼音:
tù sǐ hú bēi,wù shāng qí lèi
(谚语)比喻因同类的人遭到不幸而悲伤。《水浒传》第二八回:「我和你是一般犯罪的人,特地报你知道。岂不闻『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三国演义》第八九回:「『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分类:
谚语
同类
不幸
幸而
悲伤
《国语辞典》:
衔悲茹恨(衔悲茹恨)
拼音:
xián bēi rú hèn
心怀悲悽怨恨。《太平广记。卷一二七。诸葛元崇》:「一旦长辞,衔悲茹恨,如何可说,歔欷不能自胜。」也作「衔悲蓄恨」。
分类:
心怀
怨恨
《国语辞典》:
兴尽悲来(兴尽悲来)
拼音:
xìng jìn bēi lái
高兴到极点,悲哀就随之而来。指万事只能适可而止。唐。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回,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分类:
高兴
极点
悲哀
之而
而来
万事
只能
适可而止
《国语辞典》:
性格悲剧(性格悲剧)
拼音:
xìng gé bēi jù
一种悲剧。主要表现主角的矛盾性格,常是文学、戏剧的题材。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奥赛罗》为此类悲剧的代表。
分类:
悲剧
主角
矛盾
性格
《国语辞典》:
转悲为喜(转悲为喜)
拼音:
zhuǎn bēi wéi xǐ
转悲伤为喜悦。《
红楼梦
》第三回:「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野叟曝言》第七回:「璇姑见素臣颇有回心,转悲为喜,把手放了下来,说道:『相公不须商议,奴身总属相公的了。』」
分类:
悲伤
喜悦
《国语辞典》:
悲伤感(悲伤感)
拼音:
bēi shāng gǎn
文学、美术作品或台上表演所描述的状况,在读者或观众心理上产生的怜悯、同情和悲伤。
分类:
悲伤感
文学
美术
作品
台上
上表
表演
描述
状况
《国语辞典》:
悲天院
拼音:
bēi tiān yuàn
本是佛教僧人收养老弱残疾者的地方,后引申为乞丐收容所。参见「悲田院」条。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遥望著死囚牢,恰离了悲天院。」
分类:
本是
佛教
僧
收养
养老
老弱
残疾
《国语辞典》:
大悲忏(大悲忏)
拼音:
dà bēi chàn
根据大悲咒而作的忏法。最早是宋朝僧人知礼编制,清初高僧读体再重编,是诸忏法中最流行的一种。《
红楼梦
》第一三回:「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
分类:
宋朝
僧
知礼
编制
《国语辞典》:
大悲水
拼音:
dà bēi shuǐ
放置净水,由长期持念大悲咒的修行人,以诵念的方式加持。此水称为「大悲水」。汉地的佛教徒相信,饮用大悲水,会有种种的功德利益,故在民间颇为流行。
分类:
放置
净水
长期
修行
行人
《国语辞典》:
悲歌慷慨
拼音:
bēi gē kāng kǎi
悲壮的高歌,意气风发。形容气概壮烈。《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下》:「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也作「慷慨悲歌」。
分类:
悲壮
高歌
意气风发
气概
壮烈
《国语辞典》:
悲观主义(悲观主义)
拼音:
bēi guān zhǔ yì
一种以为世间有苦无乐,有恶无善,苦恶大于喜乐的主义。主张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恶,死亡才能获得解脱,否定了人生的价值。与乐观主义相对而言。叔本华(Schopenhauer)是此一主义的典型代表人物。
分类:
世间
间有
无乐
喜乐
主义
《国语辞典》:
悲欢合散(悲欢合散)
拼音:
bēi huān hé sàn
比喻人世间的聚散无常。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馀,通滞屈伸,悲欢合散,至于疾恙穷身,悼怀惜逝,凡所对遇异于常者,则欲赋诗。」也作「悲欢离合」、「悲欢聚散」。
分类:
人世间
聚散
无常
元稹
天书
《国语辞典》:
悲欢聚散(悲欢聚散)
拼音:
bēi huān jù sàn
比喻人世间的聚散无常。《群音类选。卷八。四德记。友饯冯商》:「且痛饮琼浆百盏,何苦惜分离,这悲欢聚散,原无定期。」也作「悲欢离合」、「悲欢合散」。
分类:
人世间
聚散
无常
《国语辞典》:
悲欢岁月(悲欢岁月)
拼音:
bēi huān suì yuè
含括喜悦、悲伤、相聚、别离等各种情感的人生。常用来比喻在人世间所经历的一段遭遇。如:「对过去一段的悲欢岁月,我不想回顾,也无需回顾。」
分类:
喜悦
悲伤
相聚
别离
情感
人生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