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塞翁心
 
塞翁祸福
 
塞边翁
  
失马何忧
 
失马安知非福
 
相关人物
塞翁


《淮南子》卷十八〈人间训〉~597~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例句

定惑由关吏,徒嗟塞上翁。 上官仪 从驾闾山咏马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刘禹锡 览董评事想归之什因诗以赠

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包佶 酬于侍郎湖南见寄十四韵

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 李群玉 自遣

不见古时塞上翁,倚伏由来任天作。 李颀 别梁锽

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杜牧 李侍郎于阳羡里富有泉石牧亦于阳羡粗有薄产叙旧述怀因献长句四韵

才微分薄忧何益,却欲回心学钓翁。 杜牧 题白云楼

遁迹驱鸡吏,冥心失马翁。 许浑 泛溪

忘情同塞马,比德类宛驹。 骆宾王 久戍边有怀京邑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高适 金城北楼

典故
一声鹈鴃
 
一鴃无聊
 
啼鴃
 
子规啼,芳菲歇
 
忧百草
 
鶗鴃送韶华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39~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恐鹈鴃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卷五十二〈反离骚〉~409~2~
徒恐鷤鴃之将鸣兮,顾先百草为不芳。
《昭明文选》卷十五〈赋辛·志中·思玄赋〉~654~
不抑操而苟容兮,譬临河而无航。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尝。袭温恭之黻衣兮,被礼义之绣裳。辫贞亮以为鞶兮,杂伎艺以为珩。昭䌽藻与雕琭兮,璜声远而弥长。淹栖迟以恣欲兮,耀灵忽其西藏。恃己知而华予兮,鶗鴃鸣而不芳。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为霜。时亹亹而代序兮,畴可与乎比伉?咨姤嫭之难并兮,想依韩以流亡。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彰。
典故
人忧杞国天
 
天坠杞人忧
 
天堕忧
  
忧天倾
 
忧天语
 
杞人思
  
杞国忧
 
杞在崩
 
杞天
 
杞天坠地
  
杞忧天坠
 
青天坠
  

《列子集释》卷一〈天瑞篇〉~30~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简释

杞天:喻无谓之忧。唐杜甫《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例句

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 储光羲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

欲遂东人幸,宁虞杞国忧。 刘禹锡 敬宗睿武昭悯孝皇帝挽歌三首之二

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李白 梁甫吟

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

但求椿寿永,莫虑杞天崩。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杞国忧寻悟,临邛渴自加。 薛能 西县途中二十韵

杞天崩,雷腾腾,桀非尧是何足凭。 赵牧 对酒

典故 

《诗经·国风·伯兮》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汉·毛氏传:「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
《述异记》卷下
萱草一名紫草,又呼忘忧草。

例句

萱草女儿花,不解壮士忧。 孟郊 百忧

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 孟郊 游子

乐因南涧藻,忧岂北堂萱。 张九龄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萱草忧可树,合欢忿益蠲。 张九龄 题画山水障

何事玉郎久离别,忘忧总对岂忘忧。 晁采 雨中忆夫

总使榴花能一醉,终须萱草暂忘忧。 沈颂 卫中作

桂有留人名,萱无忘忧用。 白居易 别萱桂

萱草丛丛尔何物,等闲穿破绿莓苔。 卢纶 玩春为寄冯卫二补阙戏呈李益

诗人亦何意,树草欲忘忧。 窦群 北地

自为钓竿能遣闷,不因萱草解销忧。 胡曾 赠渔者

心醉岂因酒,愁多徒见萱。 邵谒 送从弟长安下第南归觐亲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钱起 送李谏议归荆州

徒言树萱草,何处慰离人。 钱起 送郎四补阙东归

忘忧谁见赏,空此北堂中。 陈子昂 魏氏园林人赋一物得秋亭萱草

典故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六〈百卉部三·萱〉~4540~
《说文》:「萱,忘忧草也。」崔豹《古今注》:「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一名忘忧草也。」任昉《述异记》:「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
典故
忘忧芳草


《昭明文选》卷五十三〈论三·养生论〉~2289~
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通称也。不知区种可百馀斛。田种一也,至于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谓商无十倍之价,农无百斛之望,此守常而不变者也。且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鱼不养,常世所识也。
《太平御览》卷九百九十六〈百卉部三·萱〉~4540~
《说文》曰:「萱,忘忧草也。」崔豹《古今注》曰:「欲忘人之忧则赠以丹棘,一名忘忧草也。」任昉《述异记》曰:「萱草,一名紫萱,又名忘忧草。吴中书生谓之疗愁。」
典故
销忧

相关人物
王粲(字仲宣)


《昭明文选》卷十一、三国魏·王仲宣(粲)《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古雅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

例句

王粲尚为南郡客,别来何处更销忧。 刘长卿 和樊使君登润州城楼

王粲销忧日,江淹起恨年。 李峤

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李峤

愈疾同枚叔,销忧比仲宣。 赵冬曦 奉酬燕公见归田赋垂赠之作

典故
忧集孝璋

相关人物
盛宪


《三国志》卷五十一《吴书·孙韶传》
「初,孙权杀吴郡太守盛宪。」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会稽典录》曰:「初,宪与少府孔融善,融忧其不免祸,乃与曹公书曰:『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例句

众病婴公干,群忧集孝璋。 李端 宿荐福寺东池有怀故园因寄元校书

典故
忧君范老

相关人物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卷七〈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毛诗正义》卷二之一〈国风·邶风·柏舟〉~74~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捲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忧心悄悄,愠于?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毛诗正义》卷十二之三〈小雅·节南山之什·小弁〉~420~
弁彼鸒斯,归飞提提。民莫不谷,我独于罹。何辜于天,我罪伊何?心之忧矣,云如之何。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罹于里?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菀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鹿斯之奔,维足伎伎。雉之朝雊,尚求其雌。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相彼投兔,尚或先之。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心之忧矣,涕既陨之。君子信谗,如或?之。君子不惠,不舒究之。伐木掎矣,析薪扡矣。舍彼有罪,予之佗矣。莫高匪山,莫浚匪泉。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无逝我梁,无发我笱。我躬不阅,遑恤我后。
典故
忧职

相关人物
尹忠


《汉书》卷十《成帝纪》
秋,桃李实。大水,河决东郡金堤。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以河决不忧职,自杀。

《漢語大詞典》:塞上翁
塞翁。 唐 高适 《金城北楼》诗:“垂竿已谢 磻溪 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唐 刘禹锡 《览董评事思归之什因以诗赠》:“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漢語大詞典》:塞翁
典出《淮南子·人间训》。指忘身物外,乐天知命,不以得失为怀的人。 唐 戴叔伦 《赠韦评事儹》诗:“是非园吏梦,忧喜塞翁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 周益公 ﹞《谢衣带鞍马表》:‘褐衣褐见,莫陈 汉 戍之便宜;马去马归,敢计塞翁之倚伏。’” 郁达夫 《己未出都口占》诗:“塞翁得失原难定,贫士生涯总可怜。”
分類:物外得失
《國語辭典》:塞翁失马(塞翁失馬)  拼音:sài wēng shī mǎ
古时候边塞上有个老翁,丢了一匹马。别人去安慰他,他却说:「怎么知道不是件好事呢?」过了几个月,这匹马果然带著一匹好马回来了。典出《淮南子。人间》。比喻祸福时常互转,不能以一时论定。宋。陆游 贺蒋尚书出知婺州启:「鲁人获麟以为不祥,虽爱憎之叵测;塞翁失马未必非福,抑倚伏之何常。」《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却自己叹息道:『人说塞翁失马,未知是福是祸。』」也作「北叟失马」。
《漢語大詞典》:塞马(塞馬)
(1).塞上的马。 北周 庾信 《和赵王送峡中军》诗:“胡笳遥惊夜,塞马暗嘶羣。” 唐 元稹 《塞马》诗:“塞马倦江渚,今朝神彩生。” 明 马銮 《雨中偕友人过度来亲家小饮即事》诗:“薄暮城乌息,频年塞马骄。”
(2).喻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吉凶莫测。亦用以表示超然于得失祸福之外。 唐 杜牧 《赠李侍御》诗:“冥鸿不下非无意,塞马归来是偶然。” 宋 司马光 《自嘲》诗:“有心齐塞马,无意羡川鱼。” 明 许自昌《水浒记·效款》:“塞马去无凭准, 楚 弓丧何须问。”
《漢語大詞典》:失马翁(失馬翁)
同“ 失马塞翁 ”。 唐 许浑 《怀旧居》诗:“朱门跡忝登龙客,白屋心期失马翁。”
《漢語大詞典》:忧天(憂天)
担心天塌下来。喻多余的顾虑。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和林卿韵》词之二:“畴昔忧天,如今怀土,田舍鸡肥社酒香。” 清 方文 《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诗:“华髮萧疎将蹈海,朱颜憔悴为忧天。” 清 魏源 《〈公羊春秋〉论下》:“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百世如将见之。” 清 黄遵宪 《述怀》诗:“时时发狂疾,痛洒忧天泪。”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忧(杞憂)  拼音:qǐ yōu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明。李贽〈答周柳塘书〉:「此皆平日杞忧太重之故,吾独憾山农不能终身滚滚也。」清。李渔《十二楼。合影楼。第二回》:「家范固严,杞忧亦甚。」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漢語大詞典》:天忧(天憂)
谓担忧天坠。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 唐 杜甫 《夔府书怀四十韵》:“庙算高难测,天忧实在兹。” 仇兆鳌 注:“天忧,用《列子》 杞 人忧天崩事。”参见“ 杞人忧天 ”。
《國語辭典》:杞人忧天(杞人憂天)  拼音:qǐ rén yōu tiān
古时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因而寝食难安。典出《列子。天瑞》。后比喻无谓的忧虑。《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孽海花》第六回:「正盼他们互建奇勋,为书生吐气,一面又免不了杞人忧天,代为著急。」也作「杞国忧天」、「杞人之忧」。
《國語辭典》:杞国忧天(杞國憂天)  拼音:qǐ guó yōu tiān
比喻无谓的忧虑。参见「杞人忧天」条。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六。本朝杂记下》:「尝作昭陵挽词云:『尧民丧考无生意,杞国忧天有坏时。』」
《國語辭典》:忘忧(忘憂)  拼音:wàng yōu
忘记忧愁。如:「喝酒只能让人暂时忘忧,却不能解决问题。」
《國語辭典》:萱草  拼音:xuān cǎo
植物名。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草本。叶细长,自根际丛生,排成二列。茎顶分枝开花,花形似百合,花被片六枚,橙红或黄红色。蒴果椭圆形。花尚未全开时,可采作菜食。也称为「黄花」、「黄花菜」、「金针」、「金针花」、「金针菜」。又相传可忘忧,故称为「忘忧草」、「忘忧物」。
《國語辭典》:萱堂  拼音:xuān táng
本指母亲的居室。见《诗经。卫风。伯兮》唐。孔颖达。正义。后借指母亲。宋。叶梦得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诗四首之二:「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也作「堂萱」、「谖堂」。
分類:忘忧
《國語辭典》:忘忧草(忘憂草)  拼音:wàng yōu cǎo
萱草的别名。参见「萱草」条。
《國語辭典》:忧心悄悄(憂心悄悄)  拼音:yōu xīn qiǎo qiǎo
忧虑不安的样子。《诗经。邶风。柏舟》:「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四折:「岂不闻晏平仲为齐相,乘车人忧心悄悄,倒是御车吏壮志扬扬。」
分類:忧虑不安
《國語辭典》:忧心如捣(憂心如擣)  拼音:yōu xīn rú dǎo
语本《诗经。小雅。小弁》:「我心忧伤,惄焉如捣。」比喻心中焦虑难安。《三国志。卷六○。吴书。周鲂传》:「臣曾不能吐奇举善,上以光赞洪化,下以输展万一,忧心如捣,假寐忘寝。」《孽海花》第二六回:「从他受事到今,两三个月里,水陆处处失败,关隘节节陷落,反觉得忧心如捣,寝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