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内志
(1).内心所想。《礼记·射义》:“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孙希旦 集解:“志正则於心无所偏,而持弓矢也审。”
(2).指入主朝廷的志向。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知 公子光 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説以外事。”
《漢語大詞典》:素赏(素賞)
(1).预先行赏。管子·轻重乙:“ 管子 入復 桓公 曰:‘终岁之租金四万二千金,请以一朝素赏军士。’”
(2).内心所欣赏。 唐 王勃 《送李十五序》:“虽相思为赠,终结想於华滋;而素赏无睽,盍申情於丽藻。”
《漢語大詞典》:妄境
佛教语。谓妄心所现的虚妄不实的境界。 唐 符载 《为江西李常侍祭顗和尚文》:“一言悟解,了得真空,灵觉内虚,妄境外融。” 宋 洪迈 容斋随笔·真假皆妄:“以真为假,以假为真,均之为妄境耳!”
《國語辭典》:恶性(惡性)  拼音:è xìng
不良的。如:「恶性肿瘤」、「恶性通货膨胀」。
《國語辭典》:膻慕(羶慕)  拼音:shān mù
渴慕、喜爱。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心高》:「噫!人心膻慕,非名即利。」
《國語辭典》:膻行(羶行)  拼音:shān xìng
为人所仰慕的德行。《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
分類:仰慕德行
《漢語大詞典》:心鞿
心所受的羁绊。语出《楚辞·九章·悲回风》:“心鞿羈而不形兮,气繚转而自缔。” 宋 陈与义 《同家弟用前韵谢判府惠酒》:“日饮知非贫士宜,要逃语穽税心鞿。”
分類:心所羁绊
《国语辞典》:掌力  拼音:zhǎng lì
武术中掌心所吐出的内劲。如:「练武的人可凭掌力打碎砖头。」
《漢語大詞典》:忠驱义感(忠驅義感)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 唐 吕温 《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 董卓 , 长沙 子弟最先来。” 清 钱谦益 《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 渤海 ,飇迴子弟走 长沙 。”
《漢語大詞典》:诬行(誣行)
谓内心所想与行为相违背。晏子春秋·问上二一:“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公正以伪廉。”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晏子春秋一》:“上云‘内重爵禄,而外轻之以诬行,下事左右,而面示正公’,均谓有其表而无其质也。”
《漢語大詞典》:喜则气缓
气缓,心气舒缓或和达之意,喜能使人精神兴奋,心情和达,气机通利,但狂喜暴乐,反会令人精神涣散,心所弛缓,出现心悸、失眠,甚至精神失常等症状。例如:喜则气缓,…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素问·举痛论》
《国语辞典》:人心所归(人心所归)  拼音:rén xīn suǒ guī
民心所向往、拥护的。《晋书。卷七一。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也作「人心所向」。
《国语辞典》:人性管理  拼音:rén xìng guǎn lǐ
以人为中心所设计的管理制度。主要针对人性的需求,给予其他较高层次的满足,如归属感、尊严感等,而不只是靠物质或金钱上的报酬来领导员工。
《国语辞典》:境外直航  拼音:jìng wài zhí háng
政府推动境外航运中心所提出的办法。指允许两岸货轮在既定的境外航运中心间互相通航,不必如以前须藉外籍货轮,及绕经第三国方可通航。
《国语辞典》:印度河文化  拼音:yìn dù hé wén huà
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所发展出来的文化,为世界古文明之一。有良好的城市计画,农耕、畜牧极为发达,以宗教信仰最为突出,科学上的成就以冶铁、数学最为辉煌。
《国语辞典》: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图书馆(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图书馆)  拼音:guó kē huì guó jiā gāo sù diàn nǎo zhōng xīn tú shū guǎn
国科会国家高速电脑中心所属的图书馆,提供线上查询藏书的功能及其他相关公布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