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御 → 禦御”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686,分4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铅华不御
御魑魅
徒御喜
卧御榻
晏御扬扬
御李
御手调羹
御仙花带
子列
坐御床
词典
御史
御笔
侍御
御风
临御
典故
铅华不御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7~
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唐·李善注:「铅华,粉也。」
典故 
御魑魅
 
投魑

相关人物
梼杌
 
浑敦
 
穷奇
 
 
饕餮


《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晋·杜预注:「投,弃也。裔,远也。放之四远,使当螭魅之灾。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春秋左传·宣公三年》
「螭魅罔两。」晋·杜预注:「螭,山神,兽形。魅,怪物。」

例句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刘言史 偶题二首之一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禦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罗隐 湘妃庙

典故
徒御喜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72~
割鲜野飨,犒勤赏功。五军六师,千列百重。酒车酌醴,方驾授饔。升觞举燧,既釂鸣钟。膳夫驰骑,察贰廉空。炙炰夥,清酤●。皇恩溥,洪德施。徒御悦,士忘罢。唐·李善注:「毛苌曰:徒,辇者也。御,御马也。」
典故
卧御榻


《后汉书》卷八十三〈逸民列传·严光〉~2764~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帝从容问光曰:「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典故
晏御扬扬

相关人物
晏婴


《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閒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自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例句

晏御扬扬,五鹿岳岳。 李瀚 蒙求

典故

《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列传·李膺〉~29~
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时为太尉。父益,赵国相。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复徵,再迁渔阳太守。寻转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志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
典故
御手调羹

相关人物
李白
 
杨玉环(杨贵妃)
 
高力士


《新唐书》卷二百二〈文艺列传中·李白〉~5762~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本事诗·高逸》
李太白初自蜀至京师,舍于逆旅。贺监知章闻其名,首访之。既奇其姿,复请所为文。出《蜀道难》以示之。读未竟,称叹者数四,号为「谪仙」,解金龟换酒,与倾尽醉。期不间日,由是称誉光赫。
《摭遗》
李白失意游华山,过县,宰方开门决事,白乘醉跨驴过门,宰怒,不知太白也。引至庭下曰:「汝何人?辄敢无礼!」白乞供状,状无姓名,曰:「曾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授砚,力士抹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阳县里,不得我骑驴?」宰惊起,揖曰:「不知翰林至此。」太白跨蹇而去。
典故
御仙花带


《春明退朝录》卷中
太宗制笏头带以赐辅臣,其罢免尚亦服之。至祥符中,赵文定罢参知政事为兵部侍郎,后数载,除景灵宫副使,真宗命廷赐御仙花带与绣鞯,遂服御仙带。自后二府罢者,学士与散官通服此带,遂以为故事。予亲见蔡文忠罢参知政事为户部侍郎服此带,盖曾为学士,用诏文金带,曾经赐者,许系之。
《归田录》卷二
国朝之制,自学士已上赐金带者例不佩鱼。若奉使契丹及馆伴北使则佩,事已复去之。惟两府之臣则赐佩,谓之「重金」。初,太宗尝曰:「玉不离石,犀不离角,可贵者惟金也。」乃创为金銙之制以赐群臣,方团毬路以赐两府,御仙花以赐学士以上,今俗谓毬路为「笏头」,御仙花为「荔枝」,皆失其本号也。
典故
子列

相关人物
列禦寇


《庄子集释》卷三下〈内篇·应帝王〉~306~
然后列子自以为未始学而归,三年不出。为其妻爨,食豕如食人。于事无与亲,彫琢复朴,块然独以其形立。纷而封哉,一以是终。
《列子集释》卷一〈天瑞篇〉~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识之,犹众庶也。

例句

子列光殊价,明时忍自高。 杜牧 寄李播评事

典故
坐御床

相关人物
侯景
 
梁武帝


《梁书》卷五十六《侯景传》
大同中,太医令朱耽尝直禁省,无何,夜梦犬羊各一在御坐,觉而恶之,告人曰:「犬羊者,非佳物也。今据御坐,将有变乎?」既而天子蒙尘,景登正殿焉。

例句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杜甫 忆昔二首

《國語辭典》:御史  拼音:yù shǐ
职官名。周时掌赞书、授法令的事务。战国时为史官,秦汉并为亲近之职,其长官为御史大夫,为汉三公之一,次为御史中丞,掌秘书,兼司纠察,官署称为御史府,后汉以降称为御史台,以中丞为台长,始专任弹劾。唐御史台复置大夫,中丞为副,至明改为都察院,以都御史统辖诸御史,清因之。见唐。杜佑《通典。卷二四。职官六》。
《國語辭典》:御笔(御筆)  拼音:yù bǐ
天子亲写的文字。《北史。卷一九。魏献文六王传。彭城王协传》:「帝令协为露布,……及就,尤类帝文,有入见者,咸谓御笔。」《红楼梦》第五三回:「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
《國語辭典》:侍御  拼音:shì yù
1.在君王左右侍从车御的官吏。《书经。囧命》:「昔在文武,聪明齐圣。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仆从,罔匪正人。」
2.清朝御史的通称。负纠察、弹劾责任的官吏,属都察院,有左、右御史,左、右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监察御史等。
《國語辭典》:御风(御風)  拼音:yù fēng
乘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宋。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漢語大詞典》:临御(臨御)
(1).谓君临天下,治理国政。晋书·后妃传下·康献褚皇后:“当阳亲览,临御万国。” 南朝 陈 徐陵 《陈公九锡文》:“折衝四表,临御八荒。”旧唐书·宪宗纪论:“及上自藩邸监国,以至临御,讫于 元和 ,军国枢机,尽归之於宰相。”宋史·外国传五·注辇:“廓明明之德以临御下民,怀翼翼之心以昭事上帝。至仁不伤於行韦,大信爰及於渊鱼。”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却説我大 清 圣祖 康熙 佛爷在位,临御六十一年,厚泽深仁,普被寰宇。”
(2).谓皇帝坐朝或临幸至某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朝班:“朝班自有定式,今上久不临御,班行遂无定序。”清史稿·礼志四:“帝临御园中,遇列圣诞辰,忌辰,令节,朔、望、并拈香行礼。”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漢語大詞典》:御李
东汉 李膺 有贤名,士大夫被他接见的,身价大大提高,被称作登龙门。 荀爽 去拜访他,并为他驾御车马,回家后对人说:“今日乃得御 李君 矣!”见后汉书·李膺传。后因以“御李”谓得以亲近贤者。 唐 黄滔 《上卢员外启》:“岂可坚期御 李 ,确慕依 刘 ,志空切於投林,丑难逃於侧管。” 明杨珽《龙膏记·开阁》:“我谅才未达,名愧诸生,自喜登龙成饰,御 李 生辉。”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玉公子》:“ 韦 登堂展拜曰:‘久冀瞻 韩 ,无缘御 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