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航空器  拼音:háng kōng qì
飞机、飞船、气球及其他任何藉空气的反作用力才得以飞航于大气中的器物。
《国语辞典》:航权(航权)  拼音:háng quán
船舶或飞机得以在航线上通过、停站、卸载、装载及贸易等的权利。
《国语辞典》:永续林(永续林)  拼音:yǒng xù lín
为使森林的经济性或公益性得以保持永恒持续的收益,所施行的一种合理经营方式。也称为「恒续林」。
《国语辞典》:得偿所愿(得偿所愿)  拼音:dé cháng suǒ yuàn
愿望得以实现。如:「他一心想要出国留学,经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得偿所愿。」
《漢語大詞典》:访外护(訪外護)
谓寻求外人福庇使炼丹之术得以见效。《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道人道:‘贫道有的是术法,乃造化所忌,却要寻个大福气的,承受得起,方好与他作为。贫道自家却没这些福气,所以难做。看见解元正是个大福气的人,来投合伙。我们术家,叫做访外护。’”
《國語辭典》:飞龙乘云(飛龍乘雲)  拼音:fēi lóng chéng yún
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乘时而得势。《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螾蚁同矣,则失其所乘也。」
《漢語大詞典》:伐冰之家
伐冰,凿取冰块。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因以“伐冰之家”称达官贵族。礼记·大学:“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卿大夫以上丧祭用冰。”梁书·武帝纪上:“珍羞百品,同伐冰之家。”亦省作亦省作“伐冰”。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朝廷延首,方待以位。既而禄不及伐冰,政不获专达。”
《國語辭典》:辨复(辨復)  拼音:biàn fù
科举时代秀才有一定式样的衣服,假使秀才犯了罪,被革除功名,则不准穿戴这类款式的制服。当被褫革功名的秀才,證实无罪后请求恢复功名,称为「辨复」。《聊斋志异。卷一一。书痴》:「郎既释,远求父门人书,得从辨复。」
《漢語大詞典》:啖饭处
1.亦称"啖饭地"。
2.指就职谋事而得以维持生活的处所。
《漢語大詞典》:奠基石
奠定建筑物基础的石头。多比喻使事物得以产生、发展的稳固的根基。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 蔡孑民 先生负党国重望,对于构成国家民族奠基石的优秀青年及人材尤爱护不遗余力。” 阿英 《〈现代中国文学作家〉自序》:“过去十年的努力,只算建设了这新时代文艺的奠基石。”
《國語辭典》:存亡继绝(存亡繼絕)  拼音:cún wáng jì jué
使濒临断绝、灭亡者,继续存在。《谷梁传。僖公十七年》:「桓公尝有存亡继绝之功,故君子为之讳也。」《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三》:「齐桓南服彊楚、使贡周室、北伐山戎、为燕开路,存亡继绝,功为伯首。」也作「继绝兴亡」、「继绝存亡」。
《漢語大詞典》:请骸骨(請骸骨)
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汉书·陈平传:“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大王所赐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四·肃愍忠诚爱才:“吾友 沈知府 南金 尝曰:‘吾伯在京时,每劝公安逸。公曰:“尝疏请骸骨,奈不放何!只是一腔血报朝廷耳!”’”
《漢語大詞典》:竖子成名(豎子成名)
晋书·阮籍传:“﹝ 阮籍 ﹞尝登 广武 ,观 楚 汉 战处,嘆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后指无能者侥幸得以成名。 清 丁澎 《题曾青藜尊人传后》诗:“竖子成名何足齿,天下英雄君与孤。” 傅敷 《哭杨笃生》诗:“鬼雄入梦二三辈,竖子成名千百场。”
《漢語大詞典》:鹊验(鵲驗)
谓鹊鸟所报喜讯得以应验。《全元散曲·斗鹌鹑》:“难凭信鹊验龟灵,无定準鱼封雁帖。”
《國語辭典》:人死留名  拼音:rén sǐ liú míng
人不可没没无闻的过一辈子,要留名于后世。《新五代史。卷三二。死节传。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