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得 → 淂得”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蠖伸
尺蠖之伸其体。比喻人生遇时,得以舒展抱负。 唐 元稹 《四皓庙》诗:“舍大以谋细,虯盘而蠖伸。”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孩儿,你须结纳贤豪,广延声誉,倘得鹊起,庶可蠖伸。”
《漢語大詞典》:获齿(獲齒)
得以列入或并列。《文献通考·经籍十一》:“臣无状,幸缘先臣之故,获齿仕版,不能慎事,陷於罪戾。” 明 张居正 《拟唐回鹘率众内附贺表》:“稽顙而臣闕下,穹庐获齿於内藩;推心以置腹中,文字遂通於殊俗。”
《漢語大詞典》:有豸
有所解除;得以解除。左传·宣公十七年:“余将老,使 郤子 逞其志,庶有豸乎!” 杜预 注:“豸,解也。” 杨伯峻 注:“言患乱得解也。”
分類:解除得以
《漢語大詞典》:伸头
比喻抛头露面,出来承担责任或获取利益。例如:遇到有利的事都伸头,碰到坏事都缩头,绝不是我们的性格。
受压制的人得以解脱,重获自由
《國語辭典》:年饭(年飯)  拼音:nián fàn
除夕夜家人团聚吃的饭。如:「大年夜大家都匆匆忙忙,急著赶回家吃年饭。」也称为「年夜饭」。
《漢語大詞典》:小选(小選)
(1).指 唐 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以自主的铨选。旧唐书·职官志二:“郎中一人掌小銓,亦分为九品,通谓之行署。以其在九流之外,谓之流外銓,亦谓之小选。”新唐书·选举志下:“至於銓选,其制不一,凡流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自主之,谓之‘小选’。”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唐宋铨选:“ 唐 选官有小选、东选、南选之分。小选者,凡流外,兵科礼部举人,得自主之。”
(2).吏部郎的别名。梁书·徐勉传:“爰自小选,迄于此职,常参掌衡石,甚得士心。”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牓官称……吏部郎为小选。” 清 吴伟业 《梁西韩墓志》:“时以小选家居讲道。”
《漢語大詞典》:厎绥(厎綏)
得以安定。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 孔颖达 疏:“继復先王之大业,致行其道以安四方之人。”
分類:得以安定
《漢語大詞典》:获没(獲没)
得以善终;得以寿终正寝。没,通“ 殁 ”。左传·昭公七年:“我若获没,必属 説 与 何忌 於夫子,使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 杜预 注:“获没,得以寿终。”左传·昭公十二年:“王是以获没於祇宫。”晋书·何曾传:“汝等犹可获没。”
《漢語大詞典》:礼序(禮序)
本谓礼仪的次序得以实现。语本礼记·礼运:“故圣人参於天地,并於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 孙希旦 集解:“故君必正身立於无过之地,而与天地合其德,与鬼神合其吉凶,然后礼序而民治也。”又:“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 孙希旦 集解:“礼者,所行有节而不可乱,故言‘序’。”后以“礼序”泛指礼仪制度。后汉书·皇后纪序:“及 周 室东迁,礼序凋缺。”
《國語辭典》:喂养(餵養)  拼音:wèi yǎng
喂养牲畜。如:「他家里喂养著一只大狼狗。」
《漢語大詞典》:策得
犹得计。计谋得以实现。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将恐议者大为己荣,自谓策得,长无西患,重以此故,未肯迴情。”
《漢語大詞典》:存政
谓使国家得以穏定保全的政治措施。《淮南子·兵略训》:“地广人众,不足以为强;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为存政者,虽小必存;为亡政者,虽大必亡。”
《国语辞典》:透光  拼音:tòu guāng
光线得以穿过。如:「这种玻璃的透光效果非常好。」
《國語辭典》:借道  拼音:jiè dào
借路经过。《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也作「假道」。
《漢語大詞典》:厎平
(1).谓得以平复。史记·夏本纪:“ 大野 既都, 东原 厎平。” 张守节 正义:“水去已致平復,言可耕种。”
(2).平坦。文选·宋玉〈高唐赋〉:“上至观侧,地盖厎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 李善 注:“ 杜预 《左氏传》注曰:‘厎,平也。’”
(3).平定。三国志·吴志·孙皓传“陈事势利害,以申喻 皓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以中军整旅,三方云会,未及浹辰,可使 江 表厎平,南夏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