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徐徐  拼音:xú xú
1.安稳的样子。《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唐。萧颖士 江有枫诗:「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2.迟缓的样子。《三国演义》第三回:「卓待百官到了,然后徐徐到园门下马,带剑入席。」
《國語辭典》:徐行  拼音:xú xíng
缓步而行。《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夫徐行者,岂人所不能哉,所不为也。」《西游记》第三四回:「那把门的小妖,把空轿抬入门里。他却随后徐行。」
《國語辭典》:徐州  拼音:xú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含今江苏省铜山、丰、沛、萧、砀等县,山东省滋阳、邹、滕等县,以及安徽省宿、泗县等地。
《漢語大詞典》:南徐
(1).古代州名。 东晋 侨置 徐州 於 京口城 , 南朝 宋 改称 南徐 ,即今 江苏省 镇江市 。历 齐 梁 陈 ,至 隋 开皇 年间废。宋书·州郡志一:“ 武帝 永初 二年,加 徐州 曰 南徐 ,而 淮北 但曰 徐 。 文帝 元嘉 八年,更以 江北 为 南兗州 , 江南 为 南徐州 ,治 京口 。” 唐 王昌龄 《客广陵》诗:“楼头 广陵 近,九月在 南徐 。” 清 吴伟业 《赠冯讷生进士教授云中》诗:“忆昔扁舟醉 石头 ,别来几梦 南徐 客。”
(2).亦称“ 南路徐 ”。指 南朝 梁 徐君蒨 。 君蒨 与当时的 鱼弘 皆以豪华奢侈著称。南史·徐羡之传:“﹝ 徐君蒨 ﹞为 梁 湘东王 镇西諮议参军。颇好声色,侍妾数十,皆佩金翠……有时载伎肆意游行, 荆楚 山川,靡不毕践。朋从游好,莫得见之。时 襄阳 鱼弘 亦以豪侈称,於是府中謡曰:‘北路 鱼 ,南路 徐 。’” 宋 苏轼 《刁景纯席上和谢生》诗之一:“此夜新声闻《北里》,他年故事纪 南徐 。”
《國語辭典》:徐步  拼音:xú bù
缓步。《文选。宋玉。神女赋》:「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西游记》第一○回:「顺泾河岸边,徐步而回。」
《漢語大詞典》:徐氏
春秋 时 殷 民六族之一。左传·定公四年:“ 殷 民六族: 条氏 、 徐氏 、 萧氏 、 索氏 、 长勺氏 、 尾勺氏 ,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丑类,以法则 周公 ,用即命于 周 。”
分類:六族
《國語辭典》:徐福  拼音:xú fú
人名。秦时方士,字君房。生卒年不详。始皇闻东海祖洲有不死之药,遣福乘楼船,载童男女各三千人往求之,去而不返。也作「徐韨」。
《国语辞典》:徐熙  拼音:xú xī
人名。生卒年不详。五代南唐画家,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钟陵(今江西进贤西北)人。见识气度闲雅高放,常游园圃,观察动植物情状。擅画花竹水鸟,虫鱼蔬果。所绘禽鸟,形骨轻秀,花木则采用粗笔杂墨,草点枝萼,色不碍墨,不掩笔迹,时人称为「落墨花」。与后蜀黄筌并称为「黄徐」,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评,形成五代至宋初花鸟画的两大流派。
《漢語大詞典》:徐方
(1).指古 徐国 。《诗·大雅·常武》:“ 徐方 绎骚,震惊 徐方 。” 高亨 注:“ 徐方 , 徐 邦。”晋书·宣帝纪:“ 周宣王 时,以世官克平 徐方 。”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四:“君看 穆天子 ,万里穷辙迹。不有《祈招》诗, 徐方 御宸极。”参见“ 徐戎 ”。
(2).指 徐州 。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躬破於 徐方 ,地夺於 吕布 。” 唐 杨炯 《李怀州墓志铭》:“或全 齐 歷下 之军,或 大禹 徐方 之地。”参见“ 徐州 ”。
分類:徐州
《漢語大詞典》:徐戎
(1).古族名。东夷之一。 夏 至 周 分布于今 淮河 中下游。 周 初建立 徐国 ,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 淮 夷等抗 周 。 春秋 时曾为 楚 所败, 周敬王 八年(公元前512年)为 吴国 所并。书·费誓:“徂兹 淮 夷, 徐 戎并兴。” 孔 传:“今往征此 淮浦 之夷, 徐州 之戎并起为寇。”
(2).泛指异族。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万乘墨縗,将御 徐 戎之难;六军縞素,咸声 义帝 之寃。”此指 金 人。
《國語辭典》:徐州  拼音:xú zhōu
地名。古九州之一,包含今江苏省铜山、丰、沛、萧、砀等县,山东省滋阳、邹、滕等县,以及安徽省宿、泗县等地。
《漢語大詞典》:疾徐
快慢。周礼·夏官·大司马:“辨鼓鐸鐲鐃之用……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淮南子·泰族训》:“故寒暑燥溼,以类相从,声响疾徐,以音相应也。” 清 戴名世 《盲者说》:“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 朱自清 《标准与尺度·诵读教学》:“读白话文该和宣读文件一般,自然也讲究疾徐高下。”
分類:快慢
《漢語大詞典》:青徐
青州 和 徐州 的并称。后汉书·齐武王縯传:“今 赤眉 起 青 徐 ,众数十万。” 晋 陆云 《答车茂安书》:“北接 青 徐 ,东洞 交 广 。” 唐 杜甫 《北征》诗:“此举开 青 徐 ,旋瞻略 恒 碣 。”
分類:青州徐州
《漢語大詞典》:严徐(嚴徐)
(1). 严安 、 徐乐 的并称。 汉武帝 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 北朝 荣 庾 薛 , 西汉 盛 严 徐 。”
(2).泛指有才识之士。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
《國語辭典》:虚徐(虛徐)  拼音:xū xú
1.雍容舒缓的样子。唐。杜牧〈张好好〉诗:「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2.疑惑。《文选。班固。幽通赋》:「承灵训其虚徐兮,伫盘桓而且俟。」
《漢語大詞典》:徐孺子
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國語辭典》:舒徐  拼音:shū xú
1.从容不迫的样子。唐。元稹 贻蜀诗五首之四:「远处从人须谨慎,少年为事要舒徐。」《红楼梦》第一四回:「合族中虽有许多妯娌,但或有羞口的,或有羞脚的,或有不惯见人的,或有惧贵怯官的,种种之类,俱不及凤姐举止舒徐,言语慷慨。」也作「舒迟」。
2.迟缓。唐。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宋齐之间,教失根本,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