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回还(迴還)
(1).犹往返,来回。 南朝 宋 武帝 《自君之出矣》诗:“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 宋 朱松 《西湖泛舟》诗:“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儘逐水回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2).返回原处。回来。 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早回还,教公子开颜。”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半夜里恰回还,抵多少夕阳归去晚。”
(3).返回原处。回去。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一折:“将 江 上应有战船,尽行拘收,不放 关公 回还。”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听罢了令……各自里回还,镇守定疆藩。”
(4).犹反复。 唐 李峤 《汾阴行》:“路逢故老长叹息,世事回还不可测。”
(1).退却;返回。《汉书·王尊传》:“及水盛隄坏,吏民皆奔走。唯一主簿泣在 尊 旁,立不动。而水波稍却迴还。”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夫一志直往无迴还之虑、瀟洒任理无累着之心者,此乃保仙之子也。”《百喻经·与儿期早行喻》:“飢渴欲死,寻復迴还,来见其父。”
(2).回环曲折。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交错纠纷,迴还倚伏。”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皆山楼即事》曲:“爱楼居四面皆山。图画横陈,步障迴还。”
《國語辭典》:来回(來回) 拼音:lái huí
1.往返。如:「从台北到台中,坐国光号来回将近要五个小时。」
2.来来去去。指反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西游记》第一四回:「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
2.来来去去。指反覆。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来回顾影,文魔秀士,风欠酸丁。」《西游记》第一四回:「却坐于路旁,诵习那定心真言。来回念了几遍,念得烂熟。」
《國語辭典》:来去(來去) 拼音:lái qù
《國語辭典》:三反 拼音:sān fǎn
1.三种自相矛盾的行为。《三国志。卷一三。魏书》:「王肃直谅多闻。」南朝宋。裴松之。注:「刘寔以为肃方于事上好下佞己,此一反也。性嗜荣贵而不求苟合,此二反也。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此三反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卞望之云:『郗公体中有三反:方于事上,好下佞己,一反。治身清贞,大脩计校,二反。自好读书,憎人学问,三反。』」
2.三次反叛。《晋书。卷八四。列传。刘牢之》:「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3.三次往返。《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相齐,其舍人魏子为孟尝君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
4.天子亲耕时,锄土三次称为「三反」。汉。班固《白虎通。卷四。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
2.三次反叛。《晋书。卷八四。列传。刘牢之》:「而将军往年反王兖州,近日反司马郎君,今复欲反桓公。一人而三反,岂得立也。」
3.三次往返。《史记。卷七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相齐,其舍人魏子为孟尝君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
4.天子亲耕时,锄土三次称为「三反」。汉。班固《白虎通。卷四。耕桑》:「天子耕东田,而三反之。」
《漢語大詞典》:十反
(1).亦作“ 十返 ”。谓反复或往返多次。《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三国志·蜀志·董和传》:“ 董幼宰 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新唐书·西域传上·吐谷浑》:“其相 天柱王 用事,拘天子行人鸿臚丞 赵德楷 ,帝遣使晓敕,十返,无悛言。”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2).十种反常现象。 宋 倪思 《经鉏堂杂志》:“贵人十反:夜当卧而饮宴;早当起而醉卧;心当逸而劳;身当劳而逸;吝束脩不请师教子弟,而以大钱顾教声妓;药饵无病而服,有病不肯服;果蔬尚新不待熟;食物取细失正味;山水不喜真境而喜图画;器用不贵金银而贵铜甆。”
(3).即十番鼓,民间器乐合奏乐名。 清 吴伟业 《望江南》词之八:“一曲轻圆同伴少,十反麤细听人多。絃索应云锣。”详“ 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种器乐合奏名。因演奏时轮番用鼓、笛、木鱼等十种乐器,故名。起于 明 万历 时,今仍流行于 苏 、 浙 、 闽 等地。初以打击乐器为主,后亦杂以多种管弦乐器,其种类因时因地而异,所用乐器亦有不限于十种者。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吹洞簫,唱时曲,酒半,打十番鼓。” 清 何洯 《竞渡歌》:“《伊凉曲》杂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 清 吴伟业 《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此地繇来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亦省作“ 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选优》:“我们君臣同乐,打一回十番何如?”《红楼梦》第十一回:“现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臺上预备着呢。” 冰心 《往事二》四:“我梦中停足倾耳,自然赞叹,这是‘十番’,究竟还是东方的古乐动人!”参阅 清 叶梦珠 《阅世编·纪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
《國語辭典》:徘徊 拼音:pái huái
1.来回走动。《聊斋志异。卷二。婴宁》:「坐卧徘徊,自朝至于日昃,盈盈望断,并忘饥渴。」《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望见那晚烟渐散,水光里月色渐明,徘徊了一会儿,复身上船来安歇。」也作「裴回」。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2.流连。《文选。宋玉。风赋》:「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唐。李白〈月下独酌〉诗:「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也作「裴回」。
3.萦绕。《文选。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4.纷杂起落。晋。陶渊明〈閒情赋〉:「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烱烱不寐,众念徘徊。」
5.犹豫不决。《薛仁贵征辽事略》:「欲往南路,诚恐北有,欲往北行,诚恐南有,徘徊不已。」《三国演义》第九回:「王允时在帝侧,闻知此言,奏曰;『臣本为社稷计。事已至此,陛下不可惜臣,以误国家。臣请下见二贼。』帝徘徊不忍。」
《漢語大詞典》:往往来来(往往來來)
谓多次往返。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我在再版《引玉集》,因为重排序文,往往来来,从去年底到现在,才算办妥,足足四个月。” 叶紫 《夜哨线》三:“传令兵往往来来地奔驰着,喘息不停的。”
分類:往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