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假面
(1).仿照人物脸形制成的面具。《初学记》卷十五引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假面饰金银,盛服摇珠玉。”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高齐 兰陵王 长恭 ,白类美妇人,乃著假面以对敌。”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假面》:“假面盖起於《周礼》方相氏黄金四目以逐鬼……见於史传者则俱以铁为之,军旅所用也。”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胄》:“戴面自是倡优假面,鬭很者以护面,亦别有意。” 鲁迅 《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我只知道古时候( 南北朝 )的扮演故事,是带假面的。”参见“ 假面具 ”。
(2).比喻伪装的外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那时的 北京 ,还挂着‘共和’的假面,学生嚷嚷还不妨事。”参见“ 假面具 ”。
(2).比喻伪装的外表。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那时的 北京 ,还挂着‘共和’的假面,学生嚷嚷还不妨事。”参见“ 假面具 ”。
《漢語大詞典》:宫县(宫縣)
古代钟磬等乐器悬挂在架上,其形制因用乐者身份地位不同而有别。帝王悬挂四面,象征宫室四面的墙壁,故名“宫县”。县,“ 悬 ”的古字。《周礼·春官·小胥》:“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宫县,四面县,轩县去其一面,判县又去其一面,特县又去其一面。四面象宫室,四面有墙,故谓之宫县。”《宋书·乐志一》:“ 大明 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 清 姚鼐 《奉答朱竹君用前韵见赠》:“浆酒藿肉独鄙夷,金奏宫县羞啽哢。” 谭献 《〈明诗录〉序》:“独其为诗,三百年间,作者蔚然云兴,噍杀淫哇之响,一见於 宣德 、 景泰 ,而玉振於 弘正 ,再出於 启禎 之间,而宫县之音不絶。”
《漢語大詞典》:仪刀(儀刀)
皇帝仪仗中所用的刀。历代形制不一。《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元年》:“ 皇城 留守 郭皎 奏:‘诸司仪仗有锋刃者,请皆输军器使,遇立仗别给仪刀。’” 胡三省 注:“仪刀,以木为之,以银装之,具刀之仪而已。”《清会典图·舆卫二·仪刀》:“仪刀,鍊铁,通长三尺七寸三分,刃长二尺四寸八分,木柄长一尺二寸五分,端繫緑緌,鞘长二尺七寸五分,通鞔緑沙鱼皮,銎及铅皆涂金,鏤花文,繫以黄鹿皮,悬於革带,带饰亦涂金。”
《國語辭典》: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圖) 拼音:jiǔ jiǔ xiāo hán tú
每年一旦冬至来临,天气即日冷一日,俗谓之「九九寒天」。一般都得到冬至后的八十一天,才见春风送暖。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于是想出制图计日的方式,以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如明朝以前的〈九九消寒图〉,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小圈的九丛圆圈,过了冬至,逐日涂满一瓣或一小圈以计日。
分類: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