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国语辞典》:劳改营(劳改营)  拼音:láo gǎi yíng
一般指共产政权实施强制劳动改造的场所。将所谓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集中,强迫劳动生产,进行政治思想改造等活动。中共劳动改造制度出现于1960年代,现已废除。也称为「劳改场」、「劳改农场」、「劳动农场」。
《漢語大詞典》:法律规范
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各个行为规则。它包括三方面内容:(1)适用的条件;(2)要求怎样做和不能怎样做;(3)违反规则的法律后果。一个法律规范可以表述在几个法律条文甚至不同的法律文件之中。
《國語辭典》:罚款(罰款)  拼音:fá kuǎn
1.强制违法者缴纳一定金钱做为惩戒的处罚。如:「闯越平交道不仅要罚款,而且会被吊销执照。」也称为「罚金」。
2.对违反规定的人所罚的钱。如:「你可以将应缴的罚款直接划拨到各裁决所。」也称为「罚金」。
《國語辭典》:黑吃黑  拼音:hēi chī hēi
以不正当的手段夺取他人用相同手法夺得的财物。因二者皆非循正当途径取得,故。如:「最近才成立的那个新帮派,最爱使黑吃黑的伎俩,已引起其他帮派的不满。」
《國語辭典》:不可抗力  拼音:bù kě kàng lì
出于自然或人为,使人无法抵抗的强制力。如天灾、地变或战争等。
《漢語大詞典》:迁虏(遷虜)
指被强制迁居的战败国人民。史记·货殖列传:“诸迁虏少有餘财,争与吏,求近处,处 葭萌 。”汉书·货殖传·程郑:“ 程郑 , 山 东迁虏也,亦冶铸,贾魋结民,富埒 卓氏 。”
《國語辭典》:撵走(攆走)  拼音:niǎn zǒu
赶走。如:「店家因为恶意​撵走客人,引起民众的挞伐。」
《漢語大詞典》:跑马占圈(跑馬占圈)
清 代 满 族统治阶级用强制手段掠夺土地的一种方式。 清 朝的王爷贵族,骑着马在荒原上奔跑,跑过的地方便由皇帝赏赐给他们。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到了 民国 ,这位善于追赶潮流的‘大学士’,又赶上了办教育吃香的时候,于是他很快成为教育家,借了‘办教育’为名,向 清 朝王爷手里用低价买了大批‘跑马占圈’的土地。”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九章:“在 静海县 ,他占有大片领地,从河东的 大侯庄 ,到河西的 蒲港洼 一带,手持龙票,跑马占圈,何止百顷以上。”
《國語辭典》:拘票  拼音:jū piào
法律上指拘提诉讼关系人到法院的凭票。也作「提票」。
《漢語大詞典》:拘传(拘傳)
司法机关强制传唤有关人到案。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没有被逮捕、拘留的刑事被告人,经过合法传唤而无正当理由拒不到案的,可以拘传。民事案件中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而无正当理由拒绝到庭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拘传。
《國語辭典》:劳动教养(勞動教養)  拼音:láo dòng jiào yǎng
大陆地区对违法但又不构成刑责,或不需给予刑事处罚的违法罪犯和少年犯,进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
《國語辭典》:扣留  拼音:kòu liú
用强制手段把人或物扣住不放。《清会典。卷四三。吏部。汉员铨选一》:「即行知照该衙门,遇有应归月选缺出,不得咨部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