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启导(啓導)
1.开导;启发指导。 三国 魏 嵇康 《声无哀乐论》:“今蒙启导,将言其一隅焉。”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启导聪明,饰染质素。”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见我等学法语,音不合则殷勤启导。”
2.开道,引路。 三国 魏 曹操 《表论田畴功》:“王旅出塞,途由山中九百餘里, 畴 帅兵五百,启导山谷,遂灭 乌丸 ,荡平塞表。”
《國語辭典》:引线(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缝衣针。
2.从中引导媒介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原来木仙当过几年阔幕友,很认得几省的督抚,清抱合官场来往,尽是他从中做引线的。」《孽海花》第九回:「今听见会说中国语,这是绝好的引线了。」
3.替人拉拢、介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也还要晚生与他引引线,扯扯牵儿。」
4.内线、眼线。《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盗贼引线,就是撞钟太岁,只严审他,便知端的。」
5.引火线、导火线。
《漢語大詞典》:呵道
亦作“ 呵导 ”。 指封建时代官员外出时,引路差役喝令行人让路。亦泛指为权势者开路。 唐 裴铏 《传奇·马拯》:“此是倀鬼,被鬼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宋史·刘温叟传:“臣所以呵导而过者,欲示众以陛下非时不御楼也。” 元 顾瑛 《次铁雅先生无题韵》:“朱衣小队高呵道,粉笔新图徧写真。” 清 刘銮 《五石瓠·珠冠价》:“﹝尚书 张忻 夫人﹞行步出户,婢女呵导如官仪,则宫庭不足异矣。”
《漢語大詞典》:先马(先馬)
牵着马在前引路。亦为古代官名,即洗马。荀子·正论:“诸侯持轮、挟舆、先马。” 杨倞 注:“先马,导马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子太傅、少傅,古官。属官有太子门大夫、庶子、先马、舍人。”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前驱也。国语曰 句践 亲为 夫差 先马。先或作洗也。”按今本国语·越语上作“其身亲为 夫差 前马。”
《國語辭典》:带路(帶路)  拼音:dài lù
在前头领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七回:「我就叫他带路先走,我沿途买了些纸钱香烛之类,一路同去。」也作「带道」。
《國語辭典》:领道(領道)  拼音:lǐng dào
1.带路。如:「请你在前面领道。」
2.向导。如:「他是这个探险队的领道。」
《漢語大詞典》:赞路(讚路)
犹引路,喝道开路。 三国 魏 嵇康 《杂诗》:“ 凌阳 讚路, 王子 奉軺。”
《漢語大詞典》:以瞽引瞽
让盲人给盲人引路。比喻让愚昧无知的人去引导愚昧无知的人,只能使其更加迷惑。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觉世训》:“怪人佛老之徒出,自中魔计,以瞽引瞽,讹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诈……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无数怪诞邪説,迷惑害累世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醒世文》:“迨至妖胡窃天囯,以瞽引瞽害愈深。”
《国语辞典》:骅骝开道(骅骝开道)  拼音:huá liú kāi dào
红色的骏马在前引路。常用以比喻有贤才辅佐。《儒林外史》第七回:「只道骅骝开道,原来天府夔龙。」
《国语辞典》:拥彗先驱(拥彗先驱)  拼音:yǒng huì xiān qū
手持扫帚扫地,为贵宾在前引路。表示对宾客的敬意。《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传》:「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
《国语辞典》:带条的(带条的)  拼音:dài tiáo de
引路的向导。如:「带条的在队伍前面,不断挥舞旗帜,引领大夥儿前进。」
分类:引路向导
《漢語大詞典》:阿街
犹喝道。封建时代官员出门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表示威风。阿,通“ 訶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淯水:“城西有 孔嵩 旧居, 嵩 字 仲山 , 宛 人,与 山阳 范式 有断金契,贫无养亲,赁为阿街卒。遣迎 式 , 式 下车把臂曰:‘子怀道卒伍,不亦痛乎?’ 嵩 曰:‘ 侯嬴 贱役晨门,卑下之位,古人所不耻,何痛之有?’”
《國語辭典》:灵头幡(靈頭幡)  拼音:líng tou fān
送葬时在棺材前引路的纸旗,由死者的儿子持举。如:「白色的灵头幡被风吹得猎猎做响,夹杂在一片呜咽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