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5,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弓马
良弓
弓弯
弓冶
伤弓
弓鞋
仲弓
弓裘
弓藏
櫜弓
一弓
弓兵
檀弓
弓衣
百弓
《國語辭典》:弓马(弓馬)  拼音:gōng mǎ
弓箭术与驭马术。《西游记》第三○回:「微臣自幼好习弓马,采猎为生。」
分類:骑射武事
《國語辭典》:良弓  拼音:liáng gōng
1.好弓。《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三国魏。曹植〈白马篇〉:「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2.善于制弓的人。《礼记。学记》:「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漢語大詞典》:弓弯(弓彎)
(1).向后弯腰及地如弓形。 唐 沈亚之 《异梦录》:“ 凤 即起,从东廡下几上取綵牋,传《春阳曲》。其词曰:‘ 长安 少女踏春阳,何处春阳不断肠。舞袖弓弯浑忘却,罗衣空换九秋霜。’ 凤 卒诗,请曰:‘何谓弓弯?’……美人乃起,整衣张袖,舞数拍,为弓弯状以示 凤 。”参见“ 弓腰 ”。
(2).指旧时妇女裹缠如弓形的脚。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 蒙古 某额駙尝射得一狐,其后两足著红鞋,弓弯与女子无异。”
《國語辭典》:弓腰  拼音:gōng yāo
弯腰如弓。《酉阳杂俎。卷一四。诺皋记上》:「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
《國語辭典》:弓冶  拼音:gōng yě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比喻父子相承的事业。唐。白居易〈阿崔〉诗:「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也作「弓裘」。
《漢語大詞典》:伤弓(傷弓)
受过箭伤的鸟,听到拉弓开弦的声音也害怕。比喻经过祸患,心有余悸。 唐 杜甫 《归雁》诗之二:“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一:“当是时,执政者皆叹息 鲁公 伤弓,故虑患之深也。”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楹联賸语:“ 鹤 ( 赵鹤 )政尚严厉,所至考校生员,多所罢黜…… 鹤 去,以 贵溪 江潮 代之。 潮 亦风裁澟然。生员之伤弓者犹畏之。”参见“ 伤弓之鸟 ”。
《國語辭典》:伤弓之鸟(傷弓之鳥)  拼音:shāng gōng zhī niǎo
比喻受打击或惊吓后,心有馀悸,稍有动静就害怕的人。参见「惊弓之鸟」条。《晋书。卷一一二。苻生载记》:「伤弓之鸟,落于虚发。」《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伤弓之鸟,不敢揽事,且低著头只顾走。」
分類:受过祸患
《國語辭典》:弓鞋  拼音:gōng xié
本指弯底的鞋子。后用来泛指缠足妇女所穿的小脚鞋子。《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聘娘只得披绣袄,倒靸弓鞋,走出房门外。」
《國語辭典》:仲弓  拼音:zhòng gōng
孔子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生卒年不详。列于孔门德行之科。
分類:孔子学生
《國語辭典》:弓裘  拼音:gōng qiú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指父子相承的事业。唐。高适〈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诗:「相门连户牖,卿族嗣弓裘。」也作「弓冶」。
《國語辭典》:弓冶  拼音:gōng yě
语本《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比喻父子相承的事业。唐。白居易〈阿崔〉诗:「弓冶将传汝,琴书勿坠吾。」也作「弓裘」。
《漢語大詞典》:弓藏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令武士缚 信 ,载后车。 信 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后因以“弓藏”指功成被弃。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李太师 建定难之勋,怀弓藏之虑,武寧保境,止务图存。” 清 吴伟业 《戏题士女图·一舸》诗:“霸 越 亡 吴 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 亦有弓藏惧,不独 鴟夷 变姓名。”
分類:功成
《漢語大詞典》:櫜弓
藏弓。意谓战事平息。 唐 李德裕 《幽州纪圣功碑铭》:“亭徼櫜弓,万里昆吾,九译而通,蛮夷既同。” 宋 叶适 《次王道夫舟中韵》之二:“櫜弓听乐心肝尽,拔剑论功目眥豪。” 清 朱琦 《感事》诗:“此闻夷务辑,櫜弓竚旋凯。”
分類:战事平息
《国语辞典》:一弓  拼音:yī gōng
1.一张弓。《宋史。卷一九七。兵志十一》:「今考诸军见弩手八千八百四十二人,人合用两弓,一弓一日上教,一弓备出战。」
2.一箭之地。指弓箭射击时所及的距离。宋。杨万里〈游蒲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海风吹袖万丈长,海水去人一弓远。」
3.古代丈量土地,以八尺为一弓。
《國語辭典》:弓兵  拼音:gōng bīng
原为元朝时专门负责治安的人员,后泛指捕快。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领著众弓兵,不问那里赶将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来护救,都被他杀伤了。」
《國語辭典》:弓手  拼音:gōng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也称为「弓弩手」、「弓箭手」。
2.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國語辭典》:檀弓  拼音:tán gōng
1.檀木做成的弓。《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濊传》:「乐浪檀弓出其地。」
2.人名。战国时鲁人,生卒年不详。善于礼,《礼记》〈檀弓篇〉因用以为名。
分類:檀木
《漢語大詞典》:弓衣
装弓的袋。礼记·檀弓下“赴车不载櫜韔” 汉 郑玄 注:“韔,弓衣。”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苏子瞻 学士, 蜀 人也。尝於 淯井监 得西南夷人所卖蛮布弓衣,其文织成 梅圣俞 《春雪》诗。” 清 赵翼 《六十自述》诗之三:“翻来笳拍传红粉,绣入弓衣抵碧纱。”
分類:弓衣
《漢語大詞典》:百弓
五百尺。弓,丈量土地的计算单位,每弓合营造尺五尺。亦借指百弓土地。 宋 陆游 《自东泾度小岭闻有地可卜庵喜而有赋》:“小岭西南烟水间,颇闻有地百弓宽。” 宋 张孝祥 《浣溪沙·烟水亭蔡定夫置酒》词:“乞我百弓真可老,为公一饮醉忘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