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弃书捐剑(棄書捐劍)
史记·项羽本纪:“ 项籍 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 怒之。 籍 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於是 项梁 乃教 籍 兵法。”后因以“弃书捐剑”比喻立大志者不屑细事。 宋 苏轼 《赠李彦威秀才》诗:“弃书捐剑学万人,紈袴儒冠皆误身。”
《分类字锦》:弃粟载人(弃粟载人)
厚德录桑崇班怿尝遇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百姓走避水者遂弃其粟而载之得皆不死岁饥聚人尽食其粟粟尽而止
分类:阴德
《韵府拾遗 霁韵》:弃岁(弃岁)
郭璞山海经图赞虫之精洁可贵惟蝉潜蜕弃岁饮露恒鲜
《漢語大詞典》:弃堂帐(棄堂帳)
人死的婉词。 唐 颜真卿 《朝议大夫徐府君神道碑》:“﹝夫人﹞春秋六十有八,弃堂帐于 相州 之 安阳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书卒异词:“凡人死曰卒,曰殁……又曰弃堂帐。”
分類:婉词
《漢語大詞典》:弃同即异(棄同即異)
(1).谓抛弃同姓同族而亲近异姓异族。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吉 也闻之,弃同即异,是谓离德。” 杨伯峻 注:“此言弃同姓之国,而亲近异姓之国。”周书·李远传:“诸人并世载忠贞,沐浴教义,今若弃同即异,去顺效逆,虽五尺童子,犹或非之。”
(2).丢掉共同之说而接近新奇之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传闻而欲伟其事,録远而欲详其跡,於是弃同即异,穿凿傍説,旧史所无,我书则传,此讹滥之本源,而述远之巨蠧也。”
《漢語大詞典》:弃伪从真(棄僞從真)
丢弃虚伪而追从真理。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军次实录》:“非我真圣主不恤操劳,诚恐其诱惑人心,紊乱真道,故不得不亟於弃伪从真,去浮存实,使人人共知虚文之不足尚,而真理自在人心也。”
《漢語大詞典》:弃文存质(棄文存質)
谓不加文饰,保留本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 安清 、 支谶 是 中国 最早的译经家……他们首创了弃文存质,保存经意,照原本直译的方法,因而为后来译家所遵守。”
《國語辭典》:弃文就武(棄文就武)  拼音:qì wén jiù wǔ
放弃文事,改习武艺。《水浒传》第一二回:「小可兀自弃文就武,来此落草。」
《國語辭典》:弃瑕录用(棄瑕錄用)  拼音:qì xiá lù yòng
瑕,玉上的斑点,借指过失。弃瑕录用指不计较其缺点过失而加以任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也作「弃瑕取用」。
《國語辭典》:弃瑕取用(棄瑕取用)  拼音:qì xiá qǔ yòng
不计较其缺点过失而加以任用。《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三国志。卷五七。吴书。朱据传》:「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也作「弃瑕录用」。
《國語辭典》:弃瑕录用(棄瑕錄用)  拼音:qì xiá lù yòng
瑕,玉上的斑点,借指过失。弃瑕录用指不计较其缺点过失而加以任用。《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广罗英雄,弃瑕录用。」《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录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也作「弃瑕取用」。
《漢語大詞典》:弃瑕忘过(棄瑕忘過)
谓不追究缺点和过错。南史·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待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國語辭典》:弃邪从正(棄邪從正)  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
舍弃恶行,回归正道。《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也作「弃邪归正」。
《國語辭典》:弃邪归正(棄邪歸正)  拼音:qì xié guī zhèng
舍弃恶行,回归正道。《水浒传》第一○七回:「卢俊义慰抚劝劳,就令武顺镇守城池,因此贼将皆感泣,倾心露胆,弃邪归正。」也作「弃邪从正」、「去邪归正」、「去邪从正」。
《國語辭典》:弃邪从正(棄邪從正)  拼音:qì xié cóng zhèng
舍弃恶行,回归正道。《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诸葛亮集》:「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也作「弃邪归正」。
《漢語大詞典》:弃行改业(棄行改業)
抛弃原来职业,改从新的职业。
《國語辭典》:弃厌(棄厭)  拼音:qì yàn
嫌弃厌恶。《红楼梦》第三六回:「从来未经过这番被人弃厌,自己便讪讪的红了脸,只得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