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消石灰  拼音:xiāo shí huī
由石灰与水混合形成的白色氢氧化钙粉末。为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如涂刷墙壁,亦可制成杀菌剂。也称为「熟石灰」。
《漢語大詞典》:修凿
以尖利工具将 表面平整并使光滑。例如:修凿花岗岩块。
在建筑石料的表面錾出一些斜交平行沟纹以进行修整
《漢語大詞典》:写筑(寫築)
谓依样仿造建筑。北齐书·幼主纪:“写筑西鄙诸城,使人衣黑衣为 羌 兵攻之,鼓噪凌之,亲率内参拒鬭。”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写筑者,写诸城之形而筑以象之。”
《国语辞典》:破坏半径(破坏半径)  拼音:pò huài bàn jìng
爆炸体爆炸时能摧毁工事或建筑等物,自爆炸体至能被摧毁范围的距离,称为「破坏半径」。如:「这炸弹的破坏半径很广。」
《国语辞典》:楼台亭阁(楼台亭阁)  拼音:lóu tái tíng gé
建筑在花园中供休憩、欣赏景观的亭子和阁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除了各处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了三十八处,却又处处的装潢不同。」也作「亭台楼阁」、「楼阁亭台」。
《国语辞典》:罗马建筑(罗马建筑)  拼音:luó mǎ jiàn zhú
古代罗马的建筑。在结构上承袭希腊建筑的山形墙和柱廊的特色,并创造了圆拱和圆顶。建筑规模宏伟,以石材为主,三合土次之,装饰华丽,多用嵌工。著名的建筑有提托斯纪念门、斗兽场、万神殿。以其重实用性,第十世纪起流行于欧洲。
《国语辞典》:实质违建(实质违建)  拼音:shí zhí wéi jiàn
未依建筑法及实施都市计画以外地建筑物管理办法的规定,未经许可、发照,而擅自建造的建筑物。相对于程序违建而言,此种违建无法申请补照,依规定只有拆除一途。
《国语辞典》:水上居民  拼音:shuǐ shàng jū mín
以船为家,或将房舍建筑于江河湖泊上的人家。
《国语辞典》:砌块建筑(砌块建筑)  拼音:qì kuài jiàn zhú
一种建筑方式。以砂石、火山灰、煤碳等为材料,再以水泥搅拌模压成型。造价较便宜,多筑成上下二层楼。
《国语辞典》:海上都市  拼音:hǎi shàng dū shì
用人工方式在海上建筑的都市。利用填海使陆地扩大而将桩固定在海底。
《国语辞典》:构成主义(构成主义)  拼音:gòu chéng zhǔ yì
为一种现代艺术与建筑流派。西元一九一三年起源于俄罗斯,对现在艺术有很大的影响。构成主义受到立体派和未来派的影响,标榜排斥艺术的思想性、形象性和民族传统,以抽象的构成求取量感、动势与空间性的效果。首先出现于雕塑方面,渐渐影响到建筑、绘画、戏剧、音乐,并运用在美术设计方面。
《国语辞典》:护坡工程(护坡工程)  拼音:hù pō gōng chéng
使用特殊建筑技术进行土坡的保固工程。常用的技术有:喷水泥砂浆护坡、混凝土框护坡、石砌护坡、植草护坡等。
《国语辞典》:夯土建筑(夯土建筑)  拼音:hāng tǔ jiàn zhú
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即开始使用的建筑技术。为使泥土紧密,防水渗漏而加以夯打,其功能犹如今日的滚压路基。
《国语辞典》:工程测量(工程测量)  拼音:gōng chéng cè liáng
对矿山、水利、土木建筑等工程建设中各种测量的总称。如土地测量、地形测量等。
《国语辞典》:工程浩大  拼音:gōng chéng hào dà
制造或建筑工事的规模宏大、花费甚多。亦比喻事情的复杂难办。《荡寇志》第三七回:「现在赶紧修筑,工程浩大,我若此处退兵,他必随去滋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