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纪念碑(紀念碑)  拼音:jì niàn bēi
为纪念某重大事件或有特殊贡献的人物而立的石碑。如:「二二八纪念碑」、「蒋渭水纪念碑」。
《漢語大詞典》:邦绩(邦績)
为国家所建立的功绩。 唐 李乂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端揆凝邦绩,台阶阐国猷。”
《漢語大詞典》:登号(登號)
建立年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一:“ 淳熙 登号之三年,朝廷举行旷世之典。”
《漢語大詞典》:东选(東選)
唐 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 长安 。 太宗 贞观 元年,因岁旱谷贵,命 潼关 以东应选者集于 洛阳 ,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國語辭典》:陈霸先(陳霸先)  拼音:chén bà xiān
人名。(西元503~559)字兴国,南朝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555),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后受禅为帝,国号陈,都建业,在位三年,谥武,庙号高祖。
《漢語大詞典》:设修(設修)
犹建树,建立。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如府君钟材甚美,而进也得其时,自守及使,绪行既卓矣,使极其设修,可胜言耶?而止於斯,其可嗟也已。”
分類:建树建立
《漢語大詞典》:建分
汉 代在诸侯原来的封地内建立侯国,以分其势。 汉 贾谊 新书·藩伤:“其有子以国其子;未有子者建分以须之,子生而立。”
《國語辭典》:建交  拼音:jiàn jiāo
国与国建立邦交。如:「两国建交有利于双方经贸深度发展。」
《漢語大詞典》:外厂(外廠)
明 朝 永乐 时建立的特务机关。明史·刑法志三:“ 万历 初, 冯保 以司礼兼厂事,建厂东上北门之北,曰内厂,而以初建者为外厂。”
《漢語大詞典》:设私(設私)
谓建立私家的学说。管子·任法:“上舍公法而听私説,故羣臣百姓皆设私立方,以教於国。” 尹知章 注:“方,谓异道术也。”
《国语辞典》:立国号(立国号)  拼音:lì guó hào
建立国家的名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曹操篡夺献帝的,立国号曰『魏』;刘先主图兴复汉室,立国号曰『蜀』;孙权自兴兵荆州,立国号曰『吴』」。
《漢語大詞典》:百孙院(百孫院)
唐玄宗 为众孙建立的住所。旧唐书·凉王璿传:“外诸孙成长,又於 十宅 外置 百孙院 。每岁幸 华清宫 ,宫侧亦有 十王院 、 百孙院 。”
《國語辭典》:国庆日(國慶日)  拼音:guó qìng rì
民国前一年十月十日,国父所领导的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成功,推翻满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后政府定每年此日为国庆日。
《漢語大詞典》:封建论
散文篇名。唐代柳宗元作。“封建”指奴隶社会分封国土、建立诸侯国的分封制度。作者分析了这种制度的产生原因、形成过程及其弊病,论述了它终被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意在反对唐中期的藩镇割据,维护唐王朝的统一。措词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是古代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漢語大詞典》:阜基
创下大业;建立基业。 汉 扬雄 《廷尉箴》:“五刑训天, 周 以阜基。厥后陵迟,上帝不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