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东方(東方)
(1).方位名。太阳升起的方向。《诗·邶风·日月》:“日居月诸,东方自出。”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於东方。”儿女英雄传第十回:“﹝ 十三妹 等﹞走了一程,到岔道口,那天纔东方闪亮。”
(2).古代指 陕 以东地区或封国。礼记·王制:“东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左传·襄公十八年:“ 中行献子 将伐 齐 ……巫曰:‘今兹主必死,若有事於东方,则可以逞。’ 献子 许诺。”
(3).泛指所在地以东之地。汉书·武帝纪:“﹝ 太初 元年,秋八月﹞蝗从东方飞至 敦煌 。” 唐 韩愈 《送张道士序》:“九年,闻朝廷将治东方贡赋之不如法者。三献书,不报。” 宋 苏轼 《送将官梁左藏赴莫州》诗:“东方健儿虓虎样,泣涕怀思廉耻将。”
(4).称 亚洲 及 非洲 北部等地区。与称 欧 美 “西方”相对。 丁玲 《莎菲女士日记·三月二十一夜》:“他又能把那东方特长的温柔保留着。”
(5). 汉 东方朔 的省称。 南朝 梁 沈约 《和谢宣城》诗:“ 王乔 飞鳬舄, 东方 金马门 。” 陈三立 《陈次亮户部以去岁五月卒于京师追哭一首》诗:“罪言 杜牧 佯狂废,遗行 东方 世俗非。” 郁达夫 《离乱杂诗》之七:“漫学 东方 耽戏謔,好呼 南八 是男儿。”
(6).复姓。 汉 有 东方朔 。见汉书本传。
《漢語大詞典》:万邦(萬邦)
(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郑玄 笺:“仪法 文王 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君临万邦,万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遂下罪己詔,殷勤告万邦。”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元后辅万邦,绥猷良不易。”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古代邦国狭小, 虞 夏 之交,计有万国,而后世遂有万邦之语。”
(2).泛指众多的国家。 郭沫若 《新华颂·毛泽东的旗帜迎风飘扬》:“我们反抗侵略,睦邻万邦,要保卫世界和平,必须有力量。”
《漢語大詞典》:东土(東土)
(1).古代指 陕 以东某一地区或封国。书·康诰:“乃寡兄勗,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国语·郑语:“ 桓公 为司徒,甚得 周 众与东土之人。” 韦昭 注:“东土, 陕 以东也。” 宋 刘克庄 《代毛颖谢表》:“伏念臣 中山 旧族,东土寒生。” 清 姚鼐 《乾隆戊子科山东乡试策问》之一:“矧东土为圣人父母之邦,名儒继踵,多士仰慕,师法尤易兴起者乎!”
(2). 东晋 、 南朝 时也特指 苏南 、 浙江 一带。晋书·庾翼传:“时东土多赋役,百姓乃从海道入 广州 ,刺史 邓岳 大开鼓铸,诸夷因此知造兵器。”宋书·自序:“初, 钱唐 人 杜子恭 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京邑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
(3).古代称 中国 。对西方而言。穆天子传卷十五:“ 西王母 为天子謡……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西游记》第八回:“ 菩萨 不敢久停,曰:‘今领 如来 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 清 马建忠 《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而 巴黎 新闻纸传扬殆遍,谓 日本 、 波斯 、 土耳基 人负笈 巴黎 者,固有考取格治秀才及律例举人,而东土之人,独未有考取文词秀才者,有之则自 忠 始也。” 茅盾 《雨天杂写之二》:“佛法始来东土,排场实在相当热闹。”
《漢語大詞典》:国土(國土)
封国的领地;国家的领土。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古者封侯,各专国土。”后汉书·梁统传:“女立为皇后,妹为贵人,加 商 位特进,更增国土,赐安车駟马,其岁拜执金吾。” 明 李贽 《与友人书》:“及抵 广州 南海 ,然后知我大 明 国土先有 尧 舜 ,后有 周 孔 。” 蒋光慈 《少年飘泊者》二:“说起来,这座乱坟山倒是一块自由平等的国土,毫无阶级贵贱的痕迹。”
《漢語大詞典》:绝国(絶國)
1.极其辽远之邦国。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因前使絶国功,封 騫 博望侯 。”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况 秦 吴 兮絶国,復 燕 宋 兮千里。” 唐 谷神子 《博异志补编·薛淙》:“病僧年二十时,好游絶国。服药休粮,北至 居延 ,去海三五十里。” 瞿秋白 《〈饿乡纪程〉跋》:“何况孑然飘零,远去故乡,来此绝国。”
2.谓封国无后嗣继承,被废除。后汉书·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 郭氏 侯者凡三人,皆絶国。”
《漢語大詞典》:出疆
犹出境。古代指离开某一封国疆土,前往他国。礼记·曲礼下:“大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有献;士私行,出疆必请,反必告。”孟子·滕文公下:“ 孔子 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史记·晋世家:“ 宣子 ,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出疆乃免。”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子结胜陈人之妇于邮遂及齐侯宋公盟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古者,大夫之出疆也,受命而不受词,有可以安社稷利民人者专之可也。”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二六:“凡欲救国者,不可无其具;农夫出疆,犹不能舍耒耜。”
《漢語大詞典》:古国(古國)
(1).古代封国。 唐 司空曙 《送永阳崔明府》诗:“古国羣 舒 地,前当 桐柏关 。”
(2).历史悠久的国家。 鲁迅 《而已集·当陶元庆君的绘画展览时》:“我想,这是古国的青年的迟暮之感。” 许地山 《东野先生》:“堂堂的古国,连章身底衣服也要跟随别人,岂不太笑话了?”
《漢語大詞典》:一邦
古代诸侯的一个封国。亦指一方。论语·公冶长:“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 崔子 也。’”晋书·礼志上:“王者以天下为家,未必一邦,故 周平 光武 无废於二京也。” 唐 李白 《赠从孙义兴宰铭》诗之三:“化洽一邦上,名驰三江外。” 宋 张载 《横渠易说上·否》:“古之人,一邦不治,则之一邦,直至天下皆无邦可之,则止有隐耳。”
分類:诸侯封国
《漢語大詞典》:封国(封國)
(1).封土立国。周礼·夏官·大司马:“制畿封国,以正邦国。” 郑玄 注:“封,谓立封於疆为界。”汉书·诸侯王表:“立爵五等,封国八百。”
(2).指所封之国。国语·晋语三:“既败而诛,又失有罪,不可以封国。” 韦昭 注:“不可以守封国。” 宋 曾巩 《太祖皇帝总叙》:“ 汉祖 封国过制,反者更起,累世乃定。”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封国:“ 唐 宋 以下,封国但取空名,而不有其地。”
《漢語大詞典》:国相(國相)
(1).古时辅政的大臣。左传·宣公十二年:“困兽犹鬭,况国相乎!”
(2).比喻具有辅国之才的人。史记·晋世家:“ 晋公子 贤,而其从者皆国相。”
(3).指王国或封国辅政之臣。 宋 陆游 《蜡弹省札》:“大者为王……其国并置国相一员,委本国选择保奏,当降真命。”
(4).指侯国的长官。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五·宋州郡国相:“ 扬州 南徐州 诸州但有令长,自 南豫州 以下始有国相。”
《漢語大詞典》:出阁(出閣,出閤)
亦作“ 出閤 ”。
(1).皇子出就封国。南齐书·江谧传:“诸皇子出閤用文武主帅,皆以委 謐 。”宋史·职官志二:“ 太平兴国 八年,诸王出阁, 楚王 府置諮议参军二员,翊善一员。”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往者太子出阁,则为之广置讲读之官,使之前有师,后有傅,左有弼,右有辅。”
(2).指内阁官员出任外职。梁书·江蒨传:“初, 王泰 出阁, 高祖 谓 勉 云:‘ 江蒨 资歷,应居选部。’”
(3).公主出嫁。 唐 元稹 《七女封公主制》:“虽穠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
(4).泛指女子出嫁。红楼梦第一○八回:“ 寳玉 心里想道:‘我只説 史妹妹 出了阁,必换了一个人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男大须婚,女大须嫁。人家养了姑娘,早晚总得出阁的;出阁就成了人家的人。” 茅盾 《微波》:“大女儿还要出阁,要花钱。”
《漢語大詞典》:锡土(錫土)
赐土封国。三国志·魏志·董昭传“ 昭 受恩非凡” 裴松之 注引《献帝春秋》:“昔 周旦 、 吕望 ……功勋若彼,犹受上爵,锡土开宇。” 章炳麟 《訄书·序种姓上》:“锡土因生而各统其德者,父子则亦殊姓。”
分類:土封封国
《漢語大詞典》:弃国(棄國)
丢弃封国或都城。汉书·高帝纪下:“是月, 匈奴 攻 代 , 代王 喜 弃国,自归 雒阳 ,赦为 合阳侯 。” 张怀奇 《颐和园词》:“荆棘铜驼倒殿门,途穷 贺监 泣荒村,官家弃国餘双闕,大府勤王望九閽。”
《漢語大詞典》:主国(主國)
(1).古代诸侯国互相聘问,受聘国称为“主国”。周礼·秋官·司仪:“主国五积、三问……宾继主君,皆如主国之礼。”礼记·聘义:“主国待客,出入三积,餼客於舍。”
(2).公主的封国。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帝王后妃·主国:“ 汉 以来,公主所封皆为邑,无封国者……至 睿宗 ( 唐睿宗 )女 华婉 以 刘后 所生,始封 代国 。尔后遂为常制云。”
(3).国都。墨子·号令:“有能入深至主国者,问之审信,赏之倍他候。” 孙诒让 间诂:“主国,国都。”
《漢語大詞典》:府国(府國)
即王府。诸王受有封国,故称王府为府国。南齐书·郁林王纪:“詔东西二省府国,长老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