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应刘(應劉)
汉 末 建安 文人 应瑒 、 刘桢 的并称。二人均为 曹丕 、 曹植 所礼遇。后亦用以泛称宾客才人。 唐 张说 《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曰兴曰比,阶 应 刘 之閫奥;或草或真,藏 钟 张 之筋骨。”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 明 谢榛 《送王侍御按河南》诗:“知君最爱 应 刘 赋,更向 西园 一寄声。”
《漢語大詞典》:金兽(金獸)
(1).指金色虎首形铺首。 唐 薛逢 《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2).指兽形的香炉。 宋 张耒 《秋蕊香》词:“帘幕疎疎风透,一线香飘金兽。” 明 刘基 《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 清 龚自珍 《莺啼序》词:“残年半销金兽,啟朱帘琐户。”
(3).铜镜上兽形花纹。 清 陈维嵩 《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
(4).古台名。 汉 建安 十八年, 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三臺者, 陆翽 鄴中记云: 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铜雀 ,南名 金兽 ,北名 冰井 。”
《漢語大詞典》:雀台(雀臺)
即 铜雀台 。 汉 建安 十五年 曹操 所建,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 南朝 宋 鲍照 《代陆平原君子有所思行》:“西出登 雀臺 ,东下望云闕。” 北周 庾信 《拟连珠》之十二:“是以 隋 珠日月,无益 驪山 之火; 雀臺 絃管,空望 西陵 之松。”
《漢語大詞典》:应生(應生)
指 汉 末 建安 七子之一的 应瑒 。 三国 魏 杨修 《答临淄侯笺》:“ 徐 刘 之显 青 豫 , 应生 之发 魏国 ,斯皆然矣。”
《漢語大詞典》:孔北海
即 孔融 。 汉 末文学家, 建安 七子之一。因其曾为 北海 相,故称。 唐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诗:“朝瞻 孔北海 ,时用 杜荆州 。” 唐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多惭 孔北海 ,传教及衡门。”
《漢語大詞典》:应王(應王)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王粲 的并称。《艺文类聚》卷六四引 南朝 梁 庾肩吾 《谢东宫赐宅启》:“才下 应王 ,礼加 温 阮 ,官成名立,无事非恩。”
《國語辭典》:铜雀台(銅雀臺)  拼音:tóng què tái
东汉献帝建安十五年冬,曹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建一高台。楼顶置大铜雀,展翅若飞。唐以后也称为「相台」。宋。刘克庄 沁园春。何处相逢词:「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三国演义》第三四回:「乃即日破土断木,烧瓦磨砖,筑铜雀台于漳河之上。」
《漢語大詞典》:应陈(應陳)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陈琳 的并称。 唐 郑愔 《夜游曲》:“ 汉 室欢娱盛, 魏国 文雅遒。 许史 多暮宿, 应 陈 从夜游。”
《漢語大詞典》:何水曹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曾任 建安王 水曹、行参军兼记室,后世因称为 何水曹 。见《南史·何逊传》。 唐 杜甫 《北邻》诗:“爱酒 晋 山简 ,能诗 何水曹 。”参见“ 何水部 ”。
《漢語大詞典》:何水部
即 南朝 梁 诗人 何逊 。因其曾兼任尚书水部郎,后世因称之为 何水部 。见南史·何逊传。 清 孙枝蔚 《同孝威仙裳田授饮赵乾符郡丞署中》诗:“且和吟梅 何水部 ,休歌行路 鲍参军 。”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汉 魏 之际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诗文的刚健遒劲的风格。 建安 , 汉献帝 年号。 唐 李白 《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蓬莱 文章建安骨,中间 小谢 又清发。” 王琦 注:“ 东汉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陈琳 、 徐干 、 刘楨 、 应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诗,世谓之建安体。风骨遒上,最饶古气。”亦称“ 建安风骨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黄初 之后,惟 阮籍 《咏怀》之作极为高古,有建安风骨。”
《国语辞典》:苦寒行  拼音:kǔ hán xíng
诗名。乐府清调乐曲,是曹操于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征袁绍外甥高干时所作。全篇叙述行军经太行山时,跋涉冰雪溪谷的艰苦,故称为「苦寒行」。
《漢語大詞典》:应阮(應阮)
汉 末 建安 时文人 应瑒 、 阮瑀 的并称。 南朝 陈 徐陵 《侍宴》诗:“承恩豫下席, 应 阮 独何人。” 隋 王胄 《西园游上才》诗:“当轩顾 应 阮 ,还觉贱 邹 枚 。”
《漢語大詞典》:曾坑
地名。在 宋 时 福建 建安 北苑 苏氏园 的最高处。其地产茶,因亦以为茶名。 宋 苏轼 《病中夜读朱博士》诗:“曾坑一掬春,紫饼供千家。” 赵次公 注:“曾坑,茶名,盖因地得名也。” 宋 黄庭坚 《次韵刘景文登邺王台见思》之四:“茗花浮 曾坑 ,酒泛酌宜城。”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北苑茶正所产为曾坑,谓之正焙。非曾坑为沙溪,谓之外焙。二地相去不远而茶种悬絶。沙溪色白,过于曾坑,但味短而微涩,识茶者一啜,如别 涇 渭 也。”
《漢語大詞典》:冰井台(冰井臺)
古台名。 建安 十八年 魏武帝 建于 邺城 西北。 晋 陆翙 邺中记:“北则 冰井臺 ,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石季龙 於 冰井臺 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之五:“从容 冰井臺 ,清池映华薄。”
《国语辞典》:袁枢(袁枢)  拼音:yuán shū
人名。(西元1131~1205)字机仲,宋建安(今江苏省仪徵县)人。喜读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其事而贯通之,著为通鉴纪事本末,为纪事本末体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