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64,分3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广庭
阶庭
小庭
庭阶
边庭
明庭
公庭
庭宇
宫庭
大庭
殊庭
讼庭
枢庭
充庭
庭阴
《國語辭典》:广庭(廣庭)  拼音:guǎng tíng
广大的庭院。比喻公开的场合。如:「他藉酒装疯,在广庭之中高谈阔论了起来。」
《國語辭典》:广庭大众(廣庭大眾)  拼音:guǎng tíng dà zhòng
广庭,宽大的厅堂。广庭大众指人数众多的场合。《公孙龙子。迹府》:「使此人广庭大众之中,见侵侮而终不敢斗,王将以为臣乎?」也作「大庭广众」、「广众大庭」。
分類:公共场所
《漢語大詞典》:阶庭(階庭)
台阶前的庭院。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后卒无患”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管辰 《管辂别传》:“昔 高宗 之鼎,非雉所雊, 殷 之阶庭,非木所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语言:“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於阶庭耳。”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十:“三槐正位,人瞻衮绣之荣;双桂联芳,天发阶庭之秀。”
《漢語大詞典》:小庭
小庭院。 南朝 梁 张缵 《秋雨赋》:“周小庭而密下,泫高枝而疎落。” 南唐 李煜 《捣练子令》:“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分類:庭院
《漢語大詞典》:庭阶(庭階)
(1).堂前的台阶。 马其昶 《〈濂亭集〉序》:“以上溯 文正 及 姚 、 方 、 归 氏,又上而至 宋 唐 大家,而至两 汉 ,犹循庭阶入宗庙而禘昭穆也。”
(2).庭院。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 天吴 踊跃於重渊, 王乔 披云而下坠,舞鸑鷟於庭阶,游女飘焉而来萃。”晋书·谢玄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生於庭阶耳。”
《國語辭典》:边庭(邊庭)  拼音:biān tíng
防守边境的官署。《儒林外史》第四六回:「边庭上都督不知有水草,部里书办核算时偏生知道。」也作「边亭」、「边廷」。
分類:边地官署
《漢語大詞典》:明庭
(1).古代帝王祭祀神灵之地。 南朝 齐 谢朓 《鼓吹曲·钧天曲》:“已庆明庭乐,谁想南风弹。” 北周 庾信 《周五声调曲·徵调曲三》:“众仙就朝于瑶水,羣帝受享於明庭。”参见“ 明廷 ”。
(2).圣明的朝廷。 唐 杜牧 《雪中书怀》诗:“明庭开广敞,才儁受羈维。” 宋 文天祥 《正气歌》:“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清 李渔 《玉搔头·得实》:“娘行休洒伤时泪,真共假,向明庭质对。”
《漢語大詞典》:明廷
(1).指 甘泉山 。在 陕西省 淳化县 西北。亦指 甘泉宫 。古代帝王祀神灵之地。史记·封禅书:“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明廷 者, 甘泉 也。”汉书·郊祀志上作“明庭”。 康有为 《与菽园论诗兼寄任公等》诗:“四圣 崆峒 迷大道,万灵风雨集 明廷 。”
(2). 汉 代人对县令的敬称。犹明公、明大夫。后汉书·党锢传·张俭:“ 篤 曰:‘ 篤 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 李贤 注:“明廷犹明府。”此指 外黄 县令 毛钦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职官》:“ 唐 人称县曰明府, 汉 人谓之明廷。”
(3).圣明的朝廷。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未尝輒入明廷,何当指佞。” 宋 陆游 《贺明堂表》:“臣官縻遐徼,心繫明廷。”
《國語辭典》:公庭  拼音:gōng tíng
1.宗庙的庭前。《礼记。曲礼下》:「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
2.法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郑月娥也到公庭,一个认哥哥,一个认妹子。」
《國語辭典》:庭宇  拼音:tíng yǔ
堂室。《后汉书。卷六○下。蔡邕传》:「方将骋驰乎典籍之崇涂,休息乎仁义之渊薮,槃旋乎周、孔之庭宇,揖儒、墨而与为友。」清。龚自珍 如梦令。紫黯红愁无绪词:「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分類:庭院房舍
《國語辭典》:宫庭(宮庭)  拼音:gōng tíng
宫殿庭院。《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
《國語辭典》:大庭  拼音:dà tíng
外朝之廷,在库门内、雉门外。《逸周书。卷二。大匡解》:「王乃召冢卿三老、三吏、大夫百执事之人,朝于大庭。」
《漢語大詞典》:殊庭
(1).异域。指仙人的居处。史记·孝武本纪:“上亲禪 高里 ,祠 后土 。临 渤海 ,将以望祠 蓬莱 之属,冀至殊庭焉。”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殊庭者,异也,言入仙人异域也。” 宋 司马光 《读〈汉武帝纪〉》诗:“上药行当就,殊庭庶可期。”
(2).旅馆。 唐 严武 《酬别杜二》诗:“并向殊庭謁,俱承别舘追。” 仇兆鳌 注:“殊庭、别舘,中途止宿之所。”
《國語辭典》:讼庭(訟庭)  拼音:sòng tíng
审理讼案的法庭。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不是妾讼庭上胡支对,大人也却教我平白地说甚的?」
《漢語大詞典》:讼堂(訟堂)
旧时审理诉讼案件的场所。 唐 王昌龄 《送欧阳会稽之任》诗:“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 元 王恽 《简寄庞云卿》诗:“讼堂归去早,揔是钓诗钩。” 清 赵翼 簷曝杂记·镇安民俗:“前后在任几两年,仅两坐讼堂,郡人已叹为无留狱,则简僻可知也。”
《漢語大詞典》:枢庭(樞庭)
亦作“ 枢廷 ”。 政权中枢;内庭。 宋 曾巩 《侍中制》:“比回翔于禁闥,遂更践于枢庭。” 宋 陆游 《答钤辖启》:“列属枢廷,自不安於清选;佐州 京峴 ,犹误被於明恩。” 清 昭梿 啸亭杂录·稗事数则:“﹝ 成王 ﹞自言直枢庭时,尝召见,上适閲 明 参政 亮 捷报,命王閲之。” 清 龚自珍 《以事诣圆明园和内直友人春晚退直》:“警蹕闻传膳,枢廷述地方。”
《國語辭典》:充庭  拼音:chōng tíng
1.古代朝会时,陈皇帝车驾仪仗于殿庭,称为「充庭」。《宋书。卷一八。礼志五》:「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辇旌鼓于殿庭。」
2.充满庭院。《文选。何晏。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3.充满朝廷。《晋书。卷二二。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文选。张衡。东京赋》:「龙辂充庭,云旗拂霓。」
《骈字类编》:庭阴(庭阴)
唐 源乾曜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日霁庭阴出,池曛水气生。
唐 孟浩然 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唐 秦韬玉 题刑部李郎中山亭 笑吟山色同欹枕,闲背庭阴对覆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