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除革
革除,废除。《天雨花》第十三回:“积年蠹吏须除革,贿赂人情切莫听。”
分類:革除废除
《漢語大詞典》:初税亩(初税畝)
古代废除井田制,按田亩征税的开始。《春秋·宣公十五年》:“初税亩。”《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何休 注:“时 宣公 无恩信於民,民不肯尽力於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穀最好者税取之。”
《漢語大詞典》:追废(追廢)
废除死者原有的封诰。后汉书·桓帝纪:“壬午,立皇后 邓氏 ,追废 懿陵 为贵人冢。”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历法·俗忌:“ 景帝 以壬申五月二日,立皇后 杭氏 ,旋以病崩,未几追废。”
《漢語大詞典》:蠲理
清理废除。 宋 苏轼 《两浙转运副使许懋可令再任制》:“朕方蠲理烦碎,以安养其众。”
分類:清理废除
《漢語大詞典》:破废(破廢)
破除废弃;废除禁止。《晋书·束晳传》:“又州司十郡,土狭人繁, 三魏 尤甚,而猪羊马牧,布其境内,宜悉破废,以供无业。”
《漢語大詞典》:息除
停止,废除。《后汉书·黄琼传》:“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闕,务存质俭,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
分類:停止废除
《漢語大詞典》:废历(廢曆)
指阴历(亦称夏历)。一九一二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通令各省废除阴历,改用阳历。后国民党政府又再三下令废除之,故名。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文字上和口头上的称呼,往往有些不同:或者谓之‘废历’,轻之也;或者谓之‘古历’,爱之也。” 茅盾 《狂欢的解剖》:“我又记起废历元旦瞥见的一幕了。”
《国语辞典》:绥靖主义(绥靖主义)  拼音:suī jìng zhǔ yì
反对暴力与战争,鼓吹国际和平,废除军备,拥护和平解决国际纠纷的主张。
《漢語大詞典》:一卒之令
秦 末, 刘邦 率兵攻入 秦 都 咸阳 ,废除 秦 严刑苛政,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死罪只有一条,后来称之为“一卒之令”。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 高皇帝 时,天下初定,发德音,行一卒之令,权也。”
《国语辞典》:废嫡立庶(废嫡立庶)  拼音:fèi dí lì shù
废除嫡长子的继承权,改立其他庶子。《三国演义》第三回:「今上即位未几,并无失德,汝欲废嫡立庶,非反而何。」
《国语辞典》:无政府主义(无政府主义)  拼音:wú zhèng fǔ zhǔ yì
Anarchism
是一种政治学说,主张废除国家、政府及一切永久性的权威体制,代之以个人、团体、宗教,以及民族之间完全自律协调的合作,以建设平等与公正的社会。也译作「安那其主义」。无政府主义的主要倡议者包括法国政治家普鲁东(Pierre Joseph Proudhon,西元1809~1865)与俄罗斯革命思想家巴枯宁(Mikhail Alexandrovich Bakunin,西元1814~1876)。
《国语辞典》:黜治  拼音:chù zhì
废除官衔,加以惩罚。《警世通言。卷二六。唐解元一笑姻缘》:「闻唐寅恃才豪放,不修小节,正要坐名黜治。」
《漢語大詞典》:革流归土(革流歸土)
明 清 两代在 云南 、 贵州 等少数民族地区废除由政府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恢复土司世袭制的一种措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嘉靖 中,虽改 芒部 为 镇雄府 ,旋因 陇氏 之乱,仍革流归土。”参见“ 改土归流 ”。
《國語辭典》:改土归流(改土歸流)  拼音:gǎi tǔ guī liú
明、清时改土官为流官的政策。元代封滇、桂一带的土著酋长为土官,以治理土著,并采世袭制。明代原本沿用,但时有土官虐杀百姓,为患边境,故废除土官制,改以临时任命的流官。清代,云南巡抚鄂尔泰厉行明代的方式,使云、贵一带更加安定。
《漢語大詞典》: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农民反抗运动,农奴制日益暴露出其腐朽落后性,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更促进了反农奴制运动的高涨。沙皇政府被迫于1861年3月发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民有人身自由;全部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获得份地要缴纳高额赎金。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制,但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具有很大的不彻底性。
《漢語大詞典》:刬汰
裁除,废除。明史·杨守随传:“ 守随 愤,独上章极论之曰:‘陛下嗣位以来,左右近臣,不能祗承德意,尽取先朝良法而更张之,尽诬先朝硕辅而剗汰之。’”
分類: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