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庙鼎纳
 

《春秋左传·桓公二年》
「取郜大鼎于宋,戊申,纳于大庙。」晋·杜预注:「宋以鼎赂公。大庙,周公庙也。」

例句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韩愈 石鼓歌

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韩愈 荐士


《情史类略》卷十一卷〈情化类·化火〉
蜀帝生公主,诏乳母陈氏乳养。陈氏携幼子与公主居禁中。各年长,陈子出宫。其后,此子以思公主故,疾亟。一日,陈氏入宫,有忧色。公主询其故,陈氏阴以实对。公主许允,遂托幸祆庙,期与子会。及期,子先在庙候之,忽睡去。既公主入庙,子沉睡不醒。公主待久将归,乃解幼时所弄玉环,附于子之怀中而去。及子醒寤,见之,怨气成火,庙宇亦焚。祆庙,胡神也。
典故 

《孙子·九地篇》~98~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贱墨随敌,以决战争。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典故
廊庙之具
  
相关人物
许靖(字文休)

参考典故
许靖


《三国志》卷三十八《蜀书·许靖传》
评曰: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例句

廊庙之具裴施州,宿昔一逢无此流。 杜甫 寄裴施州

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白居易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典故
梁竦劳州县
 
梁竦庙食

相关人物
梁竦


《后汉书》卷三十四《梁统传》附《梁竦传》
竦生长京师,不乐本土,自负其才,郁郁不得意。尝登高远望,叹息言曰:「大丈夫居世,生当封侯,死当庙食。如其不然,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州郡之职,徒劳人耳。」后辟命交至,并无所就。有三男三女,肃宗纳其二女,皆为贵人。小贵人生和帝,窦皇后养以为子,而竦家私相庆。后诸窦闻之,恐梁氏得志,终为己害,建初八年,遂谮杀二贵人,而陷竦等以恶逆。诏使汉阳太守郑据传考竦罪,死狱中,家属复徙九真。辞语连及舞阴公主,坐徙新城,使者护守。宫省事密,莫有知和帝梁氏生者。

例句

梁竦庙食,赵温雄飞。 李瀚 蒙求

王浚爱旌旗,梁竦劳州县。 杨巨源 题赵孟庄

典故
庙瑟


《礼记注疏》卷三十七〈乐记〉~665~
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典故
庙堂巾笥


《庄子集释》卷六下〈外篇·秋水〉~603~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例句

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柳宗元 龟背戏

典故
太庙牺牛
 
庙牺
 
慕文牺
 
牛惮为牺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禦寇〉~062~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庄子〉~245~
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典故
太庙牺

相关人物
庄子


《庄子集释》卷十下〈杂篇·列禦寇〉~062~
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翻译名义集》
毗耶离,此云广博严净。其国宽平,城邑华丽,故名。

例句

孤豚眠粪壤,不慕太庙牺。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

典故
王淩呼庙

相关人物
王淩


《三国志》卷二十八〈魏书·王凌传〉~757~
王淩字彦云,太原祁人也。叔父允,为汉司徒,诛董卓。卓将李傕、郭汜等为卓报仇,入长安,杀允,尽害其家。淩及兄晨,时年皆少,踰城得脱,亡命归乡里。淩举孝廉,为发干长,稍迁至中山太守,所在有治,太祖辟为丞相掾属。文帝践阼,拜散骑常侍,出为兖州刺史,与张辽等至广陵讨孙权。临江,夜大风,吴将吕范等船漂至北岸。淩与诸将逆击,捕斩首虏,获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将军,转在青史。是时海滨乘丧乱之后,法度未整。淩布政施教,赏善罚恶,甚有纲纪,百姓称之,不容于口。后从曹休征吴,与贼遇于夹石,休军失利,淩力战决围,休得免难。仍徙为扬、豫州刺史,咸得军民之欢心。始至豫州,旌先贤之后,求未显之士,各有条教,意义甚美。初,淩与司马朗、贾逵友善,及临兖、豫,继其名迹。正始初,为征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二年,吴大将全琮数万众寇芍陂,淩率诸军逆讨,与贼争塘,力战连日,贼退走。进封南乡侯,邑千三百五十户,迁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是时,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为兖州刺史,屯平阿。舅甥并典兵,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淩为太尉,假节钺。淩、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专淮南之重。淩就迁为司空。司马宣王既诛曹爽,进淩为太尉,假节。淩、愚密协计,谓齐王不任天位,楚王彪长而才,欲迎立彪都许昌。嘉平元年九月,愚遣将张式至白马,与彪相问往来。淩又遣舍人劳精诣洛阳,语子广。广言:「废立大事,勿为祸先。」其十一月,愚复遣式诣彪,未还,会愚病死。二年,荧惑守南斗,淩谓:「斗中有星,当有暴贵者。」三年春,吴贼塞涂水。淩欲因此发,大严诸军,表求讨贼;诏报不听。淩阴谋滋甚,遣将军杨弘以废立事告兖州刺史黄华,华、弘连名以白太傅司马宣王。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淩,先下赦赦淩罪,又将尚书广东,使为书喻淩,大军掩至百尺逼淩。淩自知势穷,乃乘船单出迎宣王,遣掾王彧谢罪,送印绶、节钺。军到丘头,淩面缚水次。宣王承诏遣主簿解缚反服,见淩,慰劳之,还印绶、节,遣步骑六百人送还京都。淩至项,饮药死。」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晋·干宝《晋纪》:「淩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淩呼曰:「贾梁道,王淩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其年八月,太傅有疾,梦淩、逵为疠,甚恶之,遂薨。」

例句

将闾仰天,王凌呼庙。 李瀚 蒙求

典故
修高庙

相关人物
刘秀(汉光武帝)


《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上》
「壬子,起高庙,建社稷于洛阳,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唐·李贤注引《汉礼制度》曰:「人君之居,前有朝,后有寝。终则制庙以象朝,后制寝以象寝。光武都洛阳,乃合高祖以下至平帝为一庙,藏十一帝主于其中。」

例句

世祖修高庙,文公赏从臣。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國語辭典》:庙堂(廟堂)  拼音:miào táng
1.宗庙。《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2.朝廷。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孤本元明杂剧。活拿萧天佑。第一折》:「你是那调和鼎鼐庙堂臣,扶危救困安邦器。」
《國語辭典》:宗庙(宗廟)  拼音:zōng miào
1.奉祀祖先的宫室。《孝经。感应》:「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此由天授陛下神圣英武之德,为巨唐中兴之君,宗庙神灵,所共祐助。」
2.王室、国家的代称。《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宗庙倾危,社稷将坠。」
《國語辭典》:廊庙(廊廟)  拼音:láng miào
殿下屋和太庙,代指朝廷。《战国策。秦策一》:「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贤人深谋于廊庙,论议朝廷。」
《國語辭典》:清庙(清廟)  拼音:qīng miào
《诗经。周颂》的篇名。共一章。根据〈诗序〉:「清庙,祀文王也。」本章二句为:「于穆清庙,肃雍显相。」
《國語辭典》:郜鼎  拼音:gào dǐng
郜国所铸大鼎。后泛指国家重器。唐。韩愈〈石鼓歌〉:「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國語辭典》:火烧祆庙(火燒祆廟)  拼音:huǒ shāo xiān miào
蜀公主乳母之子因思念公主而成疾,公主假幸祆庙之名,前去探视,时子沉睡,公主遗玉环而去,待子醒而见之,怨气成火而庙焚的故事。见《渊鉴类函。卷五八。公主三》。后多用以比喻感情受挫或好事多磨。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我今夜著他个火烧祆庙,水淹断了蓝桥。」
《國語辭典》:脱兔(脫兔)  拼音:tuō tù
兔子跳脱敏捷。比喻行动迅疾。《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夫始如处女,适人开户;后如脱兔,适不及距。」《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还亏得苗子的脚底板厚,不怕巉岩荆棘,就如惊猿脱兔,漫山越岭的逃散了。」
《國語辭典》:廊庙器(廊廟器)  拼音:láng miào qì
比喻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的人才。《三国志。卷三八。蜀书。许麋孙简伊秦传。许靖》:「许靖夙有名誉,既以笃厚为称,又以人物为意,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廊庙器』也。」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诗:「进乏廊庙器,退非乡曲豪。」
《漢語大詞典》:廊庙才(廊廟才)
见“ 廊庙材 ”。
《國語辭典》:廊庙材(廊廟材)  拼音:láng miào cái
1.建筑廊庙的木材。《慎子。知忠》:「故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
2.能担负国家重责大任者。唐。白居易〈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诗:「上无皋陶伯益廊庙材,的不能匡君辅国活生民。」
《漢語大詞典》:畏牺(畏犧)
谓害怕成为祭祀宗庙的牺牲。语本庄子·列御寇:“或聘於 庄子 , 庄子 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芻叔,及其牵而入於太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 汉 班固 《幽通赋》:“ 周 贾 盪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