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江庙(江庙)
唐 司空曙 送流人 山村枫子鬼,江庙石郎神。
元 宋无 湘竹杖寄无住 采向舜妃江庙前,得来贾客木兰船。
《漢語大詞典》:近庙(近廟)
古时谓高祖以下祖先的宗庙。《孔子家语·庙制》:“天下有王,分地建国;设祖宗,乃为亲疏贵贱多少之数。是故天子立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太祖近庙,皆月祭之。” 王肃 注:“近,谓高祖下亲为近。”
《骈字类编》:八庙(八庙)
宋史礼志元丰元年详定郊庙礼文所图上八庙异宫之制以始祖居中分昭穆为左右自北而南八水经注林邑小大庙 层台重榭状似佛刹
《骈字类编》:下庙(下庙)
水经注见上庙下
《骈字类编》:庙湾(庙湾)
元史董搏霄传至正十六年剿平北沙庙湾沙浦等砦
《漢語大詞典》:庙院(廟院)
(1).指名门望族世有官祭的宗祠。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误放:“ 郑侍郎 薰 主文,误谓 颜标 乃 鲁公 之后,时 徐 方未寧,志在激劝忠烈,即以 标 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 标 寒畯也,未尝有庙院。 薰 始大悟,塞默而已。”
(2).寺院。 唐 郑谷 《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诗:“吟聒暮鶯归庙院,睡消迟日寄僧家。”
《骈字类编》:庙楹(庙楹)
唐书高郢传昔鲁庄公丹桓公庙楹而刻其桷春秋书之
《骈字类编》:庙图(庙图)
宋史食货志自崇宁以来言利之臣殆析秋毫沿汴州县刱增镇栅以牟税利官卖石炭增二十馀场而天下市易务炭皆官自卖名品琐碎则有四脚铺床榨磨水磨庙图淘沙金等钱不得而尽记也
《漢語大詞典》:庙堂碑(廟堂碑)
《孔子庙堂碑》。立于 唐 贞观 初, 虞世南 撰并书,记述 唐 武德 九年封 孔子 二十三世孙 孔德伦 为“褒圣侯”及修葺 孔 庙等事,书法俊朗圆腴,内刚外柔,为 唐 楷典范作品之一。不久碑随庙毁。 武后 长安 三年重刻,相王 李旦 篆额,冠以“大周”二字, 大中 四年琢去,后佚。 宋 初 王彦超 重刻,今存 西安 碑林 ,俗称“西庙堂碑”。 山东 城武 亦存一石, 元 刻,称“东庙堂碑”。东瘦西肥,字亦互有出入。参阅《金石粹编》卷四一。
《漢語大詞典》:庙颂(廟頌)
赞颂天子功德的宗庙乐歌。后汉书·傅毅传:“ 毅 追美 孝明皇帝 功德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显宗颂》十篇奏之。”
《漢語大詞典》:庙户(廟户)
监守太庙的民户。元史·祭祀志六:“明年,祭器、乐器俱备,以医籍百四十有八户充庙户、礼乐生。”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下》:“膳夫二名,庙户三名,俱见均徭下。”
《漢語大詞典》:湘妃庙(湘妃廟)
即 湘山祠 。 唐 白居易 《画竹歌》:“东丛八茎疎且寒,忆曾 湘妃庙 里雨中看。” 宋 孙光宪 《河渎神》词之二:“江上草芊芊,春晚 湘妃庙 前。”参见“ 湘山祠 ”。
《漢語大詞典》:湘山祠
供奉 湘水 神的庙宇。在 洞庭湖 君山 上。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浮 江 ,至 湘山祠 。逢大风,几不得渡。”
《國語辭典》:学庙(學廟)  拼音:xué miào
旧时设在学校里的孔子庙。
《骈字类编》:中庙(中庙)
水经注见上庙下
《漢語大詞典》:庙策(廟策)
指朝廷的谋略。后汉书·班勇传:“ 李明皇帝 深惟庙策,乃命虎臣,出征西域。” 唐 徐彦伯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羌 庭遥筑馆,庙策重和亲。”
分類:朝廷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