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草帽缏(草帽缏)  拼音:cǎo mào biàn
麦秆编成的辫形带子,可用来编制草帽、提篮等。也作「草帽辫」。
《国语辞典》:颐带(颐带)  拼音:yí dài
钢盔、安全帽等系住下巴的带子。如:「戴安全帽,颐带要系妥。」
《漢語大詞典》:狗牙儿绦子(狗牙兒縧子)
犬牙状的丝织花边或带子。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站起来,自己低头一看,纔知穿的那件石青褂子,镶着一身的狗牙儿绦子,原来是慌的拉错了,把他们官太太的褂子穿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耳绊(耳絆)
鞋帽上作带子穿系之用的扣绊,以状如耳,故名。 郭沫若 《广寒宫》:“他又戴一顶红耳绊儿的黄风帽儿。” 郭沫若 《豕蹄·漆园吏游梁》:“有时应该上耳绊的时候,他又打过了,只得退转来再打。退转来又把耳绊上歪了的时候也有。”
分類:帽上带子
《漢語大詞典》:軬带(軬帶)
系车篷的带子。
分類:带子
《國語辭典》:绲边(緄邊)  拼音:gǔn biān
1.在衣物的边缘缝上带状物。也作「滚边」。
2.缝在衣物边缘装饰用的带状物。也称为「滚边」。
《漢語大詞典》:黑角带(黑角帶)
饰有黑色兽角的带子。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时,士大夫起復,则裹粗光幞、惨紫袍、黑角带而已。”
《漢語大詞典》:不阑带(不闌帶)
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 宋 朱辅 《蛮溪丛笑》:“蛮女以织带束髮,状如经带。不阑者,斑也,盖反切语,俗谓团为突鸞,孔为窟笼,即此意名不阑带。”
《漢語大詞典》:车绊(車絆)
驾车时扣在牲口后的带子。 骆宾基 《父女俩》:“﹝ 张达 ﹞带着车绊和笼头、兜嘴,果真坐在庄头的井台上等候 香姐 了。”
《漢語大詞典》:草缏(草緶)
亦称“ 草辫 ”。 用麦秆之类编成的扁平的带子,为制草帽、提篮、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富民说:“至 中国 固有之利,除丝茶外,如牛革、羊毛、蔗糖、草緶、棉花、磁器、大黄等物,皆已运往外国,亦宜随时整顿。” 清 俞赞 《恤商论》:“出口湖丝三千六百餘万,茶叶二千餘万,棉花五百餘万,皮货二百餘万,草辫一百八十万……共七千零十万。”
《國語辭典》:吊带(吊帶)  拼音:diào dài
1.围绕在腰间或腿上,从两侧垂下吊住袜子固定住物体的带子。如:「护士用三角巾做成吊带固定伤者的手肘,以免走位。」
2.从腰间两侧垂下吊住袜子,或夹吊在裤腰上,用来装饰或固定裤子的带子。如:「弟弟喜欢穿吊带裤。」
《国语辞典》:搭腰  拼音:dā yāo
以牲口拉车时,搭在牲口背上或小鞍上皮或绳制的带子。
《漢語大詞典》:皮靷
皮制的引车带子。《诗·秦风·小戎》“阴靷鋈续” 唐 孔颖达 疏:“阴板之前,又有皮靷,以白金饰其相续之处。”
分類:引车带子
《漢語大詞典》:水运绦儿(水運絛兒)
有光彩的丝带子。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繫一条水运絛儿,穿一对儿浅面鈐口僧鞋。”
《漢語大詞典》:纩纮(纊紘)
古时帝王冠冕左右悬垂耳塞的带子。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恶多所见也;纊紘珫耳,恶多所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