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条缨(條纓)
丝制的带子。饰于驾车的马或结于冠。条,通“ 绦 ”。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 郑玄 注:“条,读为絛。其樊及缨以絛丝饰之而五成。”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 适 脱衰絰,冠条缨,墨缘,以见乎公。”
分類:带子驾车
《漢語大詞典》:踢串
古代服饰。一种束腰的带子,在肚子前成丁字形,竖的一条垂于裆下,可以踢起,故名。《水浒传》第五六回:“下面一箇婭嬛上来,就侧手春臺上摺了一领紫綉围领,又摺一领宫緑衬裡袄子,并下面五色花綉踢串。”《水浒传》第七二回:“ 柴进 慌忙去了巾幘、衣服、靴袜,却脱下 王班直 身上锦袄、踢串、鞋胯之类,从头穿了。”
《國語辭典》:镶边(鑲邊)  拼音:xiāng biān
将一种东西镶嵌在另一种物体的边缘。
《國語辭典》:镶滚(鑲滾)  拼音:xiāng gǔn
镶边、滚边。《老残游记》第二回:「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也作「镶绲」。
《国语辞典》:襁褓之年  拼音:qiǎng bǎo zhī nián
幼年。(襁:背婴儿用的宽带子;褓:包婴儿用的小被子)如:「他在襁褓之年便失去父爱,由母亲独力抚养成人。」
《国语辞典》:兜肚断了带子(兜肚断了带子)  拼音:dōu du duàn le dài zi
(歇后语)没得绊了。绊音谐「伴」。兜肚的带子断了就无法绑系。比喻没有人作伴。《金瓶梅》第三九回:「兜肚断了带子──没得绊了!刚才在门首站了一回,只见陈姐夫骑了头口来了;说爹不来了。」
《国语辞典》:草帽缏(草帽缏)  拼音:cǎo mào biàn
麦秆编成的辫形带子,可用来编制草帽、提篮等。也作「草帽辫」。
《国语辞典》:颐带(颐带)  拼音:yí dài
钢盔、安全帽等系住下巴的带子。如:「戴安全帽,颐带要系妥。」
《漢語大詞典》:狗牙儿绦子(狗牙兒縧子)
犬牙状的丝织花边或带子。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及至站起来,自己低头一看,纔知穿的那件石青褂子,镶着一身的狗牙儿绦子,原来是慌的拉错了,把他们官太太的褂子穿出来了。”
《漢語大詞典》:耳绊(耳絆)
鞋帽上作带子穿系之用的扣绊,以状如耳,故名。 郭沫若 《广寒宫》:“他又戴一顶红耳绊儿的黄风帽儿。” 郭沫若 《豕蹄·漆园吏游梁》:“有时应该上耳绊的时候,他又打过了,只得退转来再打。退转来又把耳绊上歪了的时候也有。”
分類:帽上带子
《漢語大詞典》:軬带(軬帶)
系车篷的带子。
分類:带子
《國語辭典》:绲边(緄邊)  拼音:gǔn biān
1.在衣物的边缘缝上带状物。也作「滚边」。
2.缝在衣物边缘装饰用的带状物。也称为「滚边」。
《漢語大詞典》:黑角带(黑角帶)
饰有黑色兽角的带子。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四:“始时,士大夫起復,则裹粗光幞、惨紫袍、黑角带而已。”
《漢語大詞典》:不阑带(不闌帶)
织有花纹的带子。南方少数民族妇女惯用以束发。 宋 朱辅 《蛮溪丛笑》:“蛮女以织带束髮,状如经带。不阑者,斑也,盖反切语,俗谓团为突鸞,孔为窟笼,即此意名不阑带。”
《漢語大詞典》:车绊(車絆)
驾车时扣在牲口后的带子。 骆宾基 《父女俩》:“﹝ 张达 ﹞带着车绊和笼头、兜嘴,果真坐在庄头的井台上等候 香姐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