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帝国大厦(帝国大厦)  拼音:dì guó dà xià
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完成于西元一九三一年,高度三百八十一公尺,为一百零二层的出租办公大厦,曾是世界最高的建筑物。如:「高耸的帝国大厦已成为纽约市的地标。」
《国语辞典》:大英帝国(大英帝国)  拼音:dà yīng dì guó
英国采行帝国主义,致力扩展海外殖民地,并由英国国王兼任殖民地统治者。在十九世纪后半达帝国极盛期。二次大战后,殖民地纷纷独立,大英帝国已成为历史名词。
《漢語大詞典》: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年由拿破仑一世建立的君主专制国家。帝国除法国外,还包括今荷兰、德国、意大利等国部分领土,拿破仑家族中的一些成员还统治过意大利王国、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等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退位。1815年3月复位,建立百日王朝,同年6月滑铁卢战役后再次退位,帝国覆亡。
《國語辭典》:波斯帝国(波斯帝國)  拼音:bō sī dì guó
Persian Empire
国名。西元前七世纪中,波斯人兴起于两河流域以东的伊朗高原,西元前六世纪波斯王居鲁士统一各部,征服巴比伦,建立波斯帝国。至西元前五世纪初大流士时,领土已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东南欧、巴力斯坦及伊朗、埃及等地,跨越欧、亚、非三洲,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帝国实行中央集权统治,对各民族采开明怀柔政策。波斯人藉著版图的扩张,吸收了古代西亚、埃及文化,而逐渐发展成波斯文化。在宗教信仰方面,则信奉琐罗亚斯德所创的祆教。西元前三三○年被马其顿帝国的亚力山大大帝所灭亡。
《國語辭典》:查理曼帝国(查理曼帝國)  拼音:chá lǐ màn dì guó
国名。法兰克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于西元八、九世纪向四方征讨,扩展版图,统治了西欧及南欧大半地区。西元八○○年,受罗马教宗加冕,称帝,遂称法兰克王国为「查理曼帝国」。
《漢語大詞典》:法兰克王国
日耳曼人早期建立的封建国家。公元486年日耳曼人的一支法兰克人,在首领克洛维领导下打败西罗马军队,夺得高卢塞纳河与卢瓦尔河之间的土地,建立王国。后不断扩张,6世纪中期成为西欧最强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查理在位时(768-814),经过五十余次征服战争,领土东至易北河和多瑙河,西临大西洋,北达北海,南迄意大利中部。800年查理称帝,法兰克王国成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登条约》,帝国一分为三,为后来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雏形。
《漢語大詞典》: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封建国家。公元7世纪30年代阿拉伯半岛在穆罕默德领导下统一后,阿拉伯人开始在“圣战”旗帜下对外扩张,占领西亚、北非、中亚以及西班牙广大领土,形成庞大的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帝国统治者称哈里发,集政治、宗教大权于一身。9世纪中期起衰落,哈里发大权旁落。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
《漢語大詞典》:奥地利帝国
欧洲封建帝国。1804年,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兰茨二世鉴于神圣罗马帝国领土大部被拿破仑所占,宣布自己为奥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正式将奥地利领有的领地改为奥地利帝国。领土包括今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兰西瓦尼亚等地。1866年普奥战争中奥地利失败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为奥匈帝国。
《漢語大詞典》: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人建立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国家。13世纪末兴起于小亚细亚西北部。后迅速扩张,1453年灭东罗马帝国;至16世纪时已占有小亚细亚、西亚、北非和欧洲东南部广大地区,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首都在伊斯坦布尔。统治者称苏丹,16世纪初又兼哈里发。17世纪后开始衰落,19世纪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失败。1922年在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中被推翻。
《漢語大詞典》:德意志第三帝国
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
《漢語大詞典》:德意志帝国
1871年普鲁士王国经过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后建立的国家。由二十二个德意志邦国、三个自由市和帝国行省阿尔萨斯洛林组成。各邦享有广泛的自主权。皇帝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普鲁士首相为帝国宰相。设有帝国议会和联邦议会。1914年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在德国十一月革命中被推翻。
《國語辭典》:东罗马帝国(東羅馬帝國)  拼音:dōng luó mǎ dì guó
Eastern Roman Empire
国名。西元三九五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帝国,东罗马帝国领有东欧及亚细亚地区,首都在君士坦丁堡,西元一四五三年为鄂图曼土耳其所灭。
《漢語大詞典》:帝国州大厦
一译“帝国大厦”。20世纪30-70年代世界最高建筑。位于美国纽约市中心的摩天大楼。建于1929-1931年。占地长130米,宽60米。共一百零二层。高378米,1950年顶部加建电视塔后为449米。大楼比例匀称,外形轮廓一度成为摩天楼的象征和纽约市的标志。
《國語辭典》:帝国主义(帝國主義)  拼音:dì guó zhǔ yì
近代欧洲国家开始殖民征服其他地区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思想与行为,指基于军事、经济等优势,将权力及控制延伸到其他国家,趁机扩张其领土,并强化彼此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支配与从属关系。
《漢語大詞典》: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列宁作于1916年1-6月。分析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经济特征和基本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客观规律,批判了德国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论”,指明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任务。
《漢語大詞典》:老大帝国(老大帝國)
古老的大国。常指古老积弱的旧 中国 。《文明小史》楔子:“老大帝国未必转老还童。” 杨度 《〈游学译编〉叙》:“今日外人之訶我 中国 也,不曰老大帝国,则曰幼稚时代。”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七章:“我们 中国 是老大帝国,积弱已极,正值上下一心,兢兢图存时候,怎还闹得民气!” 毛泽东 《增强党的团结,继承党的传统》:“过去说 中国 是‘老大帝国’,‘东亚病夫’,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但是,经过这六年的改革,我们把 中国 的面貌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