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琛帛
玉帛。 唐 李白 《明堂赋》:“奉珪瓚,献琛帛。”
分類:玉帛
《漢語大詞典》:澄水帛
唐 同昌公主 用以消暑热之帛。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公主命取澄水帛,以水蘸之,掛于南轩,良久,满座皆思挟纊。澄水帛长八九尺,似布而细,明薄可鉴,云其中有龙涎,故能消暑毒也。”
《漢語大詞典》:浣帛
亦作“澣帛”。 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多用作祭服。礼记·礼运:“衣其澣帛,醴醆以献。” 郑玄 注:“澣帛,练染以为祭服。”《孔子家语·问礼》:“衣其浣帛,醴醆以献。”
《國語辭典》:毫帛  拼音:háo bó
毛笔和竹帛。指书写工具。南朝宋。鲍照从登香炉峰〉诗:「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笔和纸。也称为「毫楮」、「豪素」。
《骈字类编》:丰帛(丰帛)
宋史乐志明玉之洁丰帛之温
《骈字类编》:绀帛(绀帛)
论语君子不以绀緅饰疏说文云绀帛深青扬赤色是绀为青赤色也
《漢語大詞典》:缦帛(縵帛)
无花纹的丝织品。管子·霸形:“於是以虎豹皮文锦使诸侯,诸侯以縵帛鹿皮报。”韩非子·十过:“縵帛为茵。”
《國語辭典》:披帛  拼音:pī bó
古代女子披在肩上的长条状饰物。约创始于秦代,以轻软的缣帛裁制而成,至唐代十分盛行,一般未婚女子皆作为装饰物。《太平广记。卷三六三。李哲》:「又以妇人披帛,缠头数匝,方结之。」
《國語辭典》:披红(披紅)  拼音:pī hóng
用红绸等披在人的身上,以表示尊荣、光彩或喜庆的意思。如:「这件事你办得好,该给你披红以示奖励!」《三国演义》第五四回:「随行五百军士,俱披红挂䌽,入南徐买办物件。」
《漢語大詞典》:篇帛
谓编织成幅的丝织品。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二:“绦绣多废乱,篇帛久尘緇。” 黄节 注:“説文 徐 曰:‘篇,连也。’”
《漢語大詞典》:空帛
朴素无华的丝织物。 唐 李庾 《东都赋》:“贫庾而稻,贱笥而裼。比屋相视,耻衣空帛。”
分類:织物
《漢語大詞典》:蜡帛书(蠟帛書)
见“ 蜡丸帛书 ”。
《漢語大詞典》:蜡丸帛书(蠟丸帛書)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金刚经鸠异:“ 成式 再从叔少从军,知左营事,惧及祸,与监军定计,以蜡丸帛书通谋於 袁 。”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 乾德 三年, 昶 遣谍者 孙遇 齎蜡丸帛书,閒道往 太原 结 刘钧 为援,为朝廷所获。”亦省称“ 蜡帛书 ”。 唐 杜牧 《窦列女传》:“ 希烈 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 竇桂娘 ﹞因为蜡帛书,曰:‘前日已死,殯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含桃。 先奇 发丸见之。”
《漢語大詞典》:鱼帛狐声(魚帛狐聲)
见“ 鱼帛狐篝 ”。
《漢語大詞典》:鱼帛狐篝(魚帛狐篝)
典出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 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 陈胜 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后以“鱼帛狐篝”谓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清 丘逢甲 《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诗:“益之民穷变易煽,鱼帛狐篝竞潜结。”亦作“ 鱼帛狐声 ”。 柳亚子 《十月三日偕佩妹遐弟渡海访郭沫若沈雁冰两兄有作》诗:“龙文豹采《南冠草》,鱼帛狐声《大泽乡》。”
《漢語大詞典》:鱼帛狐篝(魚帛狐篝)
典出史记·陈涉世家:“ 陈胜 吴广 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 兴, 陈胜 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 陈胜 。”后以“鱼帛狐篝”谓借助鬼神制造舆论,以便起事。 清 丘逢甲 《戊申广州五月五日作》诗:“益之民穷变易煽,鱼帛狐篝竞潜结。”亦作“ 鱼帛狐声 ”。 柳亚子 《十月三日偕佩妹遐弟渡海访郭沫若沈雁冰两兄有作》诗:“龙文豹采《南冠草》,鱼帛狐声《大泽乡》。”
《漢語大詞典》:鱼书雁帛(魚書鴈帛)
见“ 鱼书雁帖 ”。
《漢語大詞典》:鱼书雁帖(魚書雁帖)
泛指书信。 明 高濂 《绛都春序·题情》套曲:“空接,鱼书雁帖,反教人添哽咽。” 明 王九思 《绛都春序·四时闺怨》套曲:“盻征鸿在天外行列,烦寄却鱼书雁帖。”亦作“ 鱼书鴈帛 ”、“ 鱼书鴈信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器玩·制度》:“则笺简二字中,便有无穷本义,鱼书鴈帛而外,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雍熙乐府·古调石榴花·闺思:“总是伤情别离,则这鱼书鴈信,冷清清杳无踪跡。”
分類:书信
《分类字锦》:元纁束帛
仪礼士昏礼纳徵元纁束帛俪皮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