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布衣之交  拼音:bù yī zhī jiāo
1.贫贱时所交往的朋友。或比喻患难知己的朋友。《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且布衣之交,犹有务信誓而蹈水火,感知己而披肝胆,徇声名而立节义者。」《隋唐演义》第八二回:「臣有一布衣之交,西蜀人士,姓李名白,博学多才。」
2.平民之间相互的交往。《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3.有官位者与平民的交往。《梁书。卷五。元帝本纪》:「世祖性不好声色,颇有高名,与裴子野、刘显、萧子云、张缵及当时才秀为布衣之交。」《东周列国志》第九八回: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交。」
《國語辭典》:丹徒布衣  拼音:dān tú bù yī
晋代人诸葛长民,具有武功,历任显要的官。后来被刘裕疑忌,要杀他,诸葛长民感叹的说:「贫贱时候想要富贵,富贵时候必有危机。现在想变为平民,却不能了。」见《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后比喻识破官场诡危而欲恢复平民身分的人。宋。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漢語大詞典》:丹阳布衣(丹陽布衣)
陶弘景 , 南朝 齐 梁 时 丹阳 人。仕 齐 拜左卫殿中将军,入 梁 隐居 句曲山 ,自号 华阳隐居 。后以“丹阳布衣”指退隐不仕者。 唐 温庭筠 《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之一:“ 丹阳 布衣客,莲渚白头人。” 曾益 等注:“《姓谱》: 陶弘景 为 丹阳 派,常自称 丹阳 布衣。”
《分类字锦》:衲布衣袄(衲布衣袄)
南史·徐湛之传》:会稽公主身居嫡长,为文帝所礼,家事大小必咨而后行。初,武帝微时贫陋过甚,常自新洲伐荻,有衲布衣袄等,皆是敬皇后手自作。武帝既贵,以此衣付公主曰:“后世若有骄奢不节者,可以此衣示之。”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教布衣
南唐 诗人 陈陶 自号。 陶 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 宋 叶廷圭 海录碎事·人事:“ 唐 陈陶 ,以诗名,兼释、老学,自号 三教布衣 。”
《漢語大詞典》:芒屩布衣
形容穿着粗劣简朴。梁书·儒林传·范缜:“在 瓛 门下积年,去来归家,恒芒屩布衣,徒行於路。”
《漢語大詞典》:隆中布衣
指 诸葛亮 。 金 元好问 《邓州城楼》诗:“ 隆中 布衣不復见,浮云西北空悠悠。”参见“ 隆中对 ”。
分類:诸葛亮
《國語辭典》:隆中对(隆中對)  拼音:lóng zhōng duì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诸葛亮提出占领荆、益二州,联合孙权,整顿西南各族等策略,史称为「隆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