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虐使
不合理地差使。 唐 韩愈 《曹成王碑》:“初,观察使虐使将 国良 往戍界, 良 以 武冈 叛。”
分類:合理差使
《漢語大詞典》:苦差
辛苦难办的差使。 赵树理 《催粮差》:“二爷知道,催粮是苦差!我老了,不想多跑,才雇了那么一个人。”
《国语辞典》:门钱(门钱)  拼音:mén qián
旧时送给看门人的钱,以便差使他们打探消息。《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你道他们是怎样打听著的?原来他们先花了本钱来的。店门口、会馆门口,都有使费,人家早替他们当心,……那使费有一种名目,叫做『门钱』。」
《漢語大詞典》:优差(優差)
好差使。指收入多的官职。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若通籍而仕宦京朝,或侯补而听差各省,俸薪所入,月仅十数;其有优差,多不过数十金。”
《漢語大詞典》:散差
指官府指派的悯劳恤死等事的差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总论》:“悯劳恤死,许给邮骑,是谓散差。”
《漢語大詞典》:讨差(討差)
请求差使。《寒彻骨》第三回:“门生明日即当讨差南还,为老师执柯。”
分類:请求差使
《国语辞典》:堂后官(堂后官)  拼音:táng hòu guān
古时候供官员差使的小吏。《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一出》:「(丑)堂后官!(末喏)(丑)你如今要我周全你?(末)乞赐相公周全!」也作「堂候官」。
《漢語大詞典》:差操
犹差使,差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畿辅·内府畜豹:“请留勇士四十人,餘还营差操。”明史·佞倖传·门达:“ 达 坐调 贵州 都匀 带俸差操。”
分類:差使差遣
《漢語大詞典》:札委
旧时官府委派差使的公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昨日 晋 抚在 石家庄 忽来札委一件,词意颇近专制。”
《漢語大詞典》:杂泛差役(雜泛差役)
元 明 时指各种不定的零碎的徭役、差使,如斫柴、修仓、运料、接递等等。《元典章·圣政一·兴学校》:“应係籍儒户,杂泛差役,依例蠲免。” 明 李东阳 《应诏陈言奏》:“惟杂泛差役及额外科派,请下有司,痛令裁省。”亦作“ 杂泛差徭 ”。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养老:“天下富民年八十以上赐爵里士,九十以上赐爵社士,咸许冠带,与县官平礼,免杂泛差徭。”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身充里正实难当,杂泛差徭日夜忙。”
《漢語大詞典》:遗差(遺差)
谓因原任人员死亡或去职而馀留下的差使。《糊涂世界》卷一:“昨天听见説,我的遗差要委你办,你可有点风声?”
《漢語大詞典》:谢役(謝役)
辞去差使。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胶莱便道:“ 刘 惴甚,谢役, 江陵 亦无如之何,工遂中罢。”
分類:辞去差使
《国语辞典》:呼奴使婢  拼音:hū nú shǐ bì
叫喊奴才差使婢女。形容人养尊处优,可随时使唤奴婢干活。《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吃自在食,著自在衣,纤手不动,呼奴使婢。」也作「呼奴喝婢」。
《国语辞典》:面子上的差使  拼音:miàn zi shàng de chāi shi
光荣的差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九回:「这是面子上的差使,便连我愚兄也求之不得。」
分类:光荣差使
《国语辞典》:白差使  拼音:bái chāi shǐ
没有收受代价的差使。《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三:「那两个是公门中人,见说请他到家,料不是白差使,自然愿随鞭镫,跟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