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东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序〉。后指男女欢合。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折:「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也作「高唐」、「阳台」、「云雨」。
2.山名:(1)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辖肥城市西北。
3.县名。位于重庆市东部,东、南与湖北省相邻,西接奉节县。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
《國語辭典》:巫峡(巫峽)  拼音:wū xiá
长江三峡之一。位于湖北省巴东县西,与四川省巫山县接界。因巫山约束形成四十六公里的长峡,巫山十二峰屏列长江两边,江道狭隘,水流湍急。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东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序〉。后指男女欢合。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折:「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也作「高唐」、「阳台」、「云雨」。
2.山名:(1)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辖肥城市西北。
3.县名。位于重庆市东部,东、南与湖北省相邻,西接奉节县。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
《漢語大詞典》:巫阳(巫陽)
(1).古代传说中的女巫。《楚辞·招魂》:“帝告 巫阳 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王逸 注:“女曰巫。 阳 ,其名也。” 唐 韩愈 《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又詔 巫阳 反其魂,徐命之前问何冤。” 宋 苏轼 《澄迈驿通潮阁》诗:“餘生欲老海南村,帝遣 巫阳 招我魂。” 古直 《感事》诗之二:“滚滚 珠江 水尽寃, 巫阳 不下復何言。”
(2).古神医名。参见“ 巫彭 ”。
(3). 巫山 的南面,指 巫峡 。 唐 白居易 《送萧处士游黔南》诗:“ 江 从 巴峡 初成字,猿过 巫 阳始断肠。” 宋 范成大 《假十二峰》诗:“ 巴 东 三峡 数 巫 阳,山入 西陵 更鬱苍。”
(4).即 巫山 。 宋 苏轼 《朝云》诗:“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 巫阳 云雨仙。” 明 无心子《金雀记·玩灯》:“俺只见荷花灯上浴鸳鸯,恰便似神女会 巫阳 。”《再生缘》第六九回:“鳬写可怜红更小, 襄王 何日到 巫阳 。”参见参见“巫山”。
《漢語大詞典》:巫彭
(1).传说中的神医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开明 东有 巫彭 、 巫抵 、 巫阳 、 巫履 、 巫凡 、 巫相 ,夹 窫窳 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郭璞 注:“皆神医也。世本曰:‘ 巫彭 作医。’”
(2).泛指名医。吕氏春秋·勿躬:“ 巫彭 作医, 巫咸 作筮。” 宋 曾巩 《代书寄赵宏》诗:“岂期艰苦天所悯,晚节幸值 巫彭 妙。”
《國語辭典》:巫咸  拼音:wū xián
神话传说中的神巫:(1)黄帝时的神巫。《太平御览。卷七九。皇王部四。黄帝轩辕氏》:「昔黄神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巫咸曰:『果哉而有咎。』」(2)唐尧时的神巫。《太平御览。卷七二一。方术部。医一》:「巫咸,尧臣也,以鸿术为帝尧之医。」(3)殷中宗时的神巫。《楚辞。屈原。离骚》汉。王逸。注:「巫咸,古神巫也,当殷中宗之世。」
《漢語大詞典》:巫云(巫雲)
指男女幽会。 宋 陈德武 《千秋岁》词:“濯锦丰姿新凉臺阁,懊悔 巫 云太轻薄。”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 巫 云梦长,唤醒梅花帐,纤珪瘦玉残妆。”参见“ 巫山 ”。
分類:男女幽会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东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序〉。后指男女欢合。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折:「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也作「高唐」、「阳台」、「云雨」。
2.山名:(1)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辖肥城市西北。
3.县名。位于重庆市东部,东、南与湖北省相邻,西接奉节县。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
《國語辭典》:巫峰  拼音:wū fēng
1.男女幽会处。《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恍若今宵遇神女,红云簇拥下巫峰。」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五出:「误走到巫峰上,添了些行云想,匆匆忘却仙模样。」
2.巫山的十二峰。
《漢語大詞典》:巫山十二峰
巫山 之上,群峰迭起,其著者有十二峰,峰名说法不一。据 宋 祝穆 《方舆胜览》载十二峰为: 望霞 、 翠屏 、 朝云 、 松峦 、 集仙 、 聚鹤 、 净坛 、 上升 、 起云 、 飞凤 、 登龙 、 圣泉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蜀江图》则为: 独秀 、 笔峰 、 集仙 、 起云 、 登龙 、 望霞 、 聚鹤 、 栖凤 、 翠屏 、 盘龙 、 松峦 、 仙人 。 唐 李端 《巫山高》诗:“ 巫山 十二峯,皆在碧虚中。” 明无心子《金雀记·作赋》:“锦川怪石多奇样,絶胜 巫山 十二峯。” 郭沫若 《屈原》第四幕:“务求上帝怜鉴,封之为 巫山 十二峰之山神土地。”参阅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六。
《國語辭典》:巫山  拼音:wū shān
1.战国时楚怀王、襄王并传有游高唐、梦巫山神女荐寝事。见东周战国。宋玉〈高唐赋。序〉、东周战国。宋玉〈神女赋。序〉。后指男女欢合。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七折:「今夜同欢会,梦魂飞,巫山一对暮云归。」也作「高唐」、「阳台」、「云雨」。
2.山名:(1)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东,为巴山山脉的高峰,有十二峰,为川鄂的界山,长江贯穿其间,形成巫峡。(2)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辖肥城市西北。
3.县名。位于重庆市东部,东、南与湖北省相邻,西接奉节县。巫山十二峰西北,南濒长江北岸,西邻奉节。东部有大宁河,滨河有神女庙。
《國語辭典》:巫觋(巫覡)  拼音:wū xí
男女巫师的合称。男巫师称为「觋」,女巫师称为「巫」。
《漢語大詞典》:大巫
(1).指为首的或法术高明的巫师。史记·滑稽列传:“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单衣,立大巫后。”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2).比喻自己所敬服的人。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参见“ 小巫见大巫 ”。
《國語辭典》:巫祝  拼音:wū zhù
以歌舞娱神、能通鬼神的人。晋。干宝《搜神记》卷一九:「或与人梦,或下谕巫祝,欲得啖童女年十二三者。」
《漢語大詞典》:小巫
(1).谓巫师中法术低下者。太平御览卷七三五引《江氏家传》:“营都建邑,皆有明制,著在经典,而无禁忌犯害之文,唯末俗小巫乃有此言。”
(2).喻学业技艺低下者。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顾宝先》:“全法 陆 家,事事宗 禀 。方之 袁蒨 ,可谓小巫。” 宋 黄人杰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纷纷我辈小巫耳,健读数过徒噫嘻。”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大高手!愿献薄技,勿笑小巫也。”参见“ 小巫见大巫 ”。
(3).年轻的女巫。 宋 杨济 《云安龙脊滩》诗:“大巫鷄卜占云吉,小巫竹枝歌转激。” 宋 陆游 《龙湫歌》:“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簫小巫舞。”
《國語辭典》:女巫  拼音:nǚ wú
1.古代以歌舞迎神,为人祈祷的女官。《周礼。春官。女巫》:「女巫掌岁祓除衅浴,旱暵则舞雩。若王后吊则与祝前,凡邦之大灾歌哭而请。」
2.以通鬼神,为人祈福消灾、占卜等为职业的女子。《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术,常使女巫击鼓降神于军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个女巫。靖康之乱,有宫女婢逃出民间,见了小的们,误认做了柔福娘娘。」也称为「巫婆」。
《國語辭典》:巫蛊(巫蠱)  拼音:wū gǔ
1.以咒诅害人的邪术。《聊斋志异。卷一○。神女》:「巡抚谓其事近巫蛊,不许。」
2.巫蛊之祸。《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遭巫蛊仓卒之难,未及施行。」《文选。潘岳。西征赋》:「吊戾园于湖邑,谅遭世之巫蛊。」
《漢語大詞典》:巫女
女巫。 唐 刘蜕 《悯祷辞》:“役巫女兮鼂鼓坎坎,风笛摇空兮舞袂衫衫。” 宋 秦观 《题郴阳道中一古寺壁二绝》之二:“哀歌巫女隔祠丛,飢鼠相追坏壁中。”
分類:女巫
《國語辭典》:巫医(巫醫)  拼音:wū yī
利用画符、念咒等方法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人。《管子。权修》:「上恃龟筮,好用巫医,则鬼神骤祟。」《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乐、韩暹又连名保奏无徒、部曲、巫医、走卒二百馀名,并为校尉、御史等官。」
《漢語大詞典》:医巫(醫巫)
治病的人。古代医生往往兼用巫术治病,故称。汉书·晁错传:“为置医巫,以救疾病。” 唐 元稹 《叙诗寄乐天书》:“地无医巫,药石万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嫦娥:“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