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崔嵬  拼音:cuī wéi
1.崎岖不平的山。亦泛指高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2.高峻、高大的样子。唐。李白 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也作「磪嵬」。
3.比喻心中不平。宋。黄庭坚〈次韵子瞻武昌西山〉诗:「平生四海苏太史,酒浇不下胸崔嵬。」
《國語辭典》:崔巍  拼音:cuī wéi
高峻的样子。《楚辞。东方朔。七谏。初放》:「高山崔巍兮,水流汤汤。」《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和氏玲珑。」
《韵府拾遗 东韵》:崔公
魏书崔浩传平凉既平其日宴会世祖执浩手以示蒙逊使曰所云崔公此是也才略之美当今无比朕行止必问咸启决焉
《漢語大詞典》:高崔
北魏 高允 和 崔浩 的并称。均以才识通博著称。 宋 秦观 《代中书舍人谢上表》:“职分四禁之严,事押六曹之重。必得或迟或速,文廉 枚 马 之长;知古知今,学擅 高 崔 之富。”参阅魏书·高允传《崔浩传》
《國語辭典》:崔颢(崔顥)  拼音:cuī hào
人名。(西元?~754)唐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玄宗开元年间进士,曾任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而多陷轻薄,晚年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尤以〈登黄鹤楼〉一诗最有名,有诗一卷传世。
《漢語大詞典》:崔徽
唐 歌妓名。曾与 裴敬中 相爱,既别,托画家写其肖像寄 敬中 曰:“ 崔徽 一旦不及画中人,且为郎死。”后抱恨而卒。事见 唐 元稹 《崔徽歌序》。后多以指美丽多情或善画的少女。 宋 史达祖 《三姝媚》词:“记取 崔徽 模样,归来暗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玩真》:“小娘子画似 崔徽 ,诗如 苏蕙 ,行书逼 卫夫人 。” 清 赵翼 《题周昉背面美人图》诗:“ 崔徽 自写卷中人,毫釐惟恐差效顰。”
《漢語大詞典》:崔卢(崔盧)
自 魏 晋 至 唐 代, 山东 士族大姓有 崔 氏、 卢 氏,长期居高显之位。旧唐书·窦威传:“ 高祖 笑曰:‘比见 关东 人与 崔卢 为婚,犹自矜伐,公代为帝戚,不亦贵乎!’”后因以 崔 卢 借指豪门大姓。 宋 苏轼 《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闻道一村唯两姓,不将门户买 崔 卢 。”参见“ 四姓 ”。
《國語辭典》:四姓  拼音:sì xìng
1.四个姓氏。我国历代常有以四个豪门贵族合称为「四姓」的现象。如东汉时有樊、郭、阴、马四姓;三国吴有朱、张、顾、陆四姓;晋代有雷、蒋、谷、鲁四姓;唐代有郑、卢、李、崔四姓。
2.南北朝时,以郡望或官位分为甲、乙、丙、丁四等贵族,称为「四姓」。《南史。卷五六。列传。张弘策》:「在郡述制旨礼记正言义,四姓衣冠士子听者常数百人。」《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列传中。柳冲》:「尚书、领、护而上者为『甲姓』,九卿若方佰者为『乙姓』,散骑常侍、太中大夫者为『丙姓』,吏部正员郎为『丁姓』。凡得入者,谓之『四姓』。」
3.印度社会的四种阶级。《长阿含经》卷一三:「世有四姓:刹利、婆罗门、居士、首陀罗。」
《国语辞典》:崔浩  拼音:cuī hào
人名。(西元?~450)字伯渊,北魏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人。博览经史,百家之书,官至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为人多智善谋,军国大计皆咨之而后行。后以修史直笔,为奸人所构陷,被诛。
《漢語大詞典》:崔蔡
(1). 东汉 崔駰 、 蔡邕 的并称。二人皆以文章闻名。 唐 刘禹锡 《唐故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君集纪》:“ 子厚 之丧, 昌黎 韩退之 誌其墓,且以书来弔曰:‘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尝评其文,雄深雅健似 司马子长 , 崔 蔡 不足多也。’” 宋 欧阳修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诗:“词章尽 崔 蔡 ,论议皆 歆 向 。”
(2). 崔瑗 和 蔡邕 的并称,二人皆以书法闻名。 唐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妙絶当动鬼神泣, 崔 蔡 幽魂更心死。”
《国语辞典》:崔骃(崔骃)  拼音:cuī yīn
人名。(?~西元92)字亭伯,东汉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窦宪为车骑将军,以骃为属员,宪擅权骄横,骃数谏不听。后命为长岑长,未至官而归。博学善属文,著诗赋铭颂,共二十馀篇。
《國語辭典》:崔白  拼音:cuī bái
人名。字子西,濠梁(今安徽凤阳东)人,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注重写生,精于钩勒填彩,笔迹劲利如铁丝。存世作品有「只喜图」、「寒雀图」等。
分類:宋画画家
《国语辞典》:崔寔  拼音:cuī shí
人名。(西元?~170)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崔瑗之子。拜议郎,出为五原太守。著有《政论》。
《國語辭典》:崔崔  拼音:cuī cuī
高大的样子。《诗经。齐风。南山》:「南山崔崔,雄狐绥绥。」
《国语辞典》:崔瑗  拼音:cuī yuàn
人名。(西元78~143)字子玉,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崔骃之子,锐志好学,官至济北相,以事徵诣廷尉卒。瑗从学于贾逵,明天官历数、京房易传,工文辞,善章草。著有赋、碑、铭、箴等凡五十七篇。
《分类字锦》:崔杜
三辅决录赵袭燉煌太守先是杜伯度崔子玉以工草书称于前世袭与罗恽亦以能草颇自矜誇故张伯英与袭同郡太仆朱赐书曰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罗赵有馀
分类:偶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