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飞磴(飛磴)
高山上的石台阶。 宋 苏轼 《径山道中次韵答周长官兼赠苏寺丞》:“南望功臣山,云外盘飞磴。”
《漢語大詞典》:云窟(雲窟)
高山上的岩洞。 宋 王禹偁 《阳冰篆》诗:“唯兹数十字,遒劲倚云窟。” 宋 杨万里 《游莆涧呈周帅蔡漕张舶》诗:“穹巖千仞敲欲裂,仰看飞泉泻云窟。”
《漢語大詞典》:山铭(山銘)
指勒石山上的铭文。 唐 刘禹锡 《闻韩宾擢第归觐兼贺韩曹长》诗:“ 孝若 归来呈画讚, 孟阳 别后有山铭。” 孟阳 , 晋 张载 之字。此指其所作《剑阁铭》
《国语辞典》:云冈(云冈)  拼音:yún gāng
地名。位于山西省大同县西武周山上,以北魏昙曜所建的石窟著称。石窟开凿在云冈堡断崖,内有大小佛像无数,建构奇伟,雕饰工致,在中国历史、宗教以及东方艺术上,具有极大的价值。
《国语辞典》:山冰  拼音:shān bīng
高山上积雪所凝结成的冰。
《漢語大詞典》:云穴(雲穴)
高山上的深洞。 汉 刘桢《鲁都赋》:“紫金扬辉於鸿崖,水精潜光乎云穴。” 唐 卢纶 《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诗:“旧籙藏云穴,新诗满帝都。”
分類:高山山上
《國語辭典》:山洪  拼音:shān hóng
因暴雨或积雪融化,从山中奔泻而下的大水。如:「山洪暴发,冲毁了下游的道路和桥梁。」
《漢語大詞典》:泉瀑
山上泉水下泻所形成的瀑布。 宋 梅尧臣 《送天台李令庭芝》诗:“云雷反在下,泉瀑反在上。”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序曲:“山上终年飞泻着泉瀑。”
《漢語大詞典》:金华山(金華山)
山名。在 浙江省 金华市 北,传说山上有神仙石室。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四:“吾郡 金华山 ,道书为三十六洞元之天,世传神仙窟宅。”参见“ 金华牧羊儿 ”。
《漢語大詞典》:金华牧羊儿(金華牧羊兒)
指传说中的仙人 黄初平 。亦称 赤松子 。因其牧羊遇仙而出世修炼,故称。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七:“ 金华 牧羊儿,乃是紫烟客。”
《漢語大詞典》:泉绅(泉紳)
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泉水。因其如同垂挂的白色带子,故称。 唐 韩愈 《答张彻》诗:“泉绅拖脩白,石剑攒高青。” 钱仲联 集释引 方世举 曰:“水经注:‘山上有飞泉,直到山下,望之若幅练在山矣。’”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上真观》:“松盖荫日车,泉绅拖天罅。”
《國語辭典》:雪崩  拼音:xuě bēng
山岭积雪过多,堆积不稳,遇有气流变化、风暴吹动、音波振动,或融化的雪水在雪层下方滑动,遂造成积雪崩落的现象;依积雪性质可分为松雪崩、风雪崩和冰雪崩三类,常发生冬末春初天气回暖时。
《漢語大詞典》:刊山
(1).砍伐山上树木。梁书·张缅传:“将人怨而神怒,故飞川而荡谷;推冥理以归諐,遂刊山而赭木。”
(2).摩崖刻石。隋书·徐则传:“太傅 徐陵 为之刊山立颂。”
《漢語大詞典》:豫章行
乐府《清调曲》名。现存古辞写 豫章 山上白杨变为 洛阳 宫中栋梁,述其与根株分离之苦。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卷下:“右 陆机 :‘泛舟清川渚。’ 谢灵运 :‘出宿告密亲。’皆伤离别,言寿短景驰,容华不久。 傅玄 《苦相篇》:‘苦相身为女。’言尽力於人,终以华落见弃,亦题曰《豫章行》。”
《漢語大詞典》:云祠(雲祠)
高山上的祠庙。 唐 窦叔向 《青阳馆望九子山》诗:“云祠絶跡终难访,唯有猿声到客边。”
《漢語大詞典》:山龛(山龕)
山上的佛龛。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拜灯王於石室,乃假驭风;礼花首於山龕,方资控鹤。” 南朝 陈 沈炯 《从游天中寺应令》诗:“石座应朝讲,山龕拟夜禪。” 五代 齐己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诗之一:“山龕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
分類:山上佛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