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迭 → 迭叠”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层叠(層疊)
重迭。宋史·五行志二上:“﹝芝菌﹞有一本数十叶,层叠高大,众色咸备。”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雁宕山日记后:“云雾中仰见两崖,重巖夹立,层叠而上。” 清 姚鼐 《入山》诗:“丁东石溜巖幽出,层叠嵐光树上明。” 王汶石 《风雪之夜》:“田堰层迭的 南塬 ,模糊了。”
分類:层叠重迭
《漢語大詞典》:层迭
重叠。
分類:层迭重叠
《漢語大詞典》:层层迭迭(層層迭迭)
见“ 层层叠叠 ”。
分類:层层迭迭
《漢語大詞典》:层层叠叠(層層疊疊)
亦作“ 层层迭迭 ”。 形容层次繁多、错综复杂。 清 颜自德 《寄生草·情人送奴一把扇》曲:“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曲曲湾湾流不断。”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有时旁薄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迭迭、曲折顿挫之致。” 郭小川 《秋歌》之一:“历史的高山呵,层层迭迭!”
《漢語大詞典》:层层叠叠(層層疊疊)
亦作“ 层层迭迭 ”。 形容层次繁多、错综复杂。 清 颜自德 《寄生草·情人送奴一把扇》曲:“画的山,层层叠叠真好看;画的水,曲曲湾湾流不断。”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有时旁薄郁积,在心里盘旋回荡,久而后出;这种情感,必极其层层迭迭、曲折顿挫之致。” 郭小川 《秋歌》之一:“历史的高山呵,层层迭迭!”
《國語辭典》:云屏(雲屏)  拼音:yún píng
1.画有云彩的屏风。亦指以云母石饰制的屏风。唐。李商隐 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唐。裴铏《昆崙奴》:「云屏而每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
2.层叠的峰峦。宋。朱熹 祝孝友作枕屏小景以霜馀茂树名之因题此诗:「几叠云屏好,一生秋梦多。」
《漢語大詞典》:叠翠(疊翠)
层迭的翠绿色。指层迭的山色。 唐 杜颜 《灞桥赋》:“连山叠翠而西转,羣树分形而北疎。” 唐 刘蜕 《吊屈原辞·招帝子》:“鸞去凤飞兮云不归, 九疑 叠翠兮横 湘 雨。”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四山叠翠开画图,溪瀨漱石如笙竽。”
《漢語大詞典》:重席
(1).层迭的坐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坐席层迭的多少表示身分的高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氏 饮大夫酒, 臧紇 为客,既献, 臧孙 命北面重席,新樽絜之。” 杨伯峻 注:“重席,二层席。古代席地坐,席之层次,依其位之高低。仪礼·乡饮酒礼云:‘公三重,大夫再重。’则重席,大夫之坐。”仪礼·乡射礼“大夫辞加席,主人对,不去加席” 汉 郑玄 注:“辞之者,谦不以己尊加贤者也;不去者,大夫再重席,正也。宾一重席。”
(2).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载: 戴凭 解经不穷,“遂重坐五十餘席”。后用以借指学问渊博的儒者。周书·儒林传序:“握素怀鈆重席解颐之士,间出於朝廷。”南史·谢举传:“ 广 深叹服,仍以所执麈尾、斑竹杖、滑石书格荐之,以况重席焉。” 唐 骆宾王 《上郭赞府启》:“味道弹冠,望横经於重席。”参见“ 重坐 ”。
《漢語大詞典》:重坐
重罚,重刑。魏书·孝感传·长孙虑:“母因饮酒,其父 真 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 真 为县囚执,处以重坐。”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國語辭典》:楼子(樓子)  拼音:lóu zi
1.楼房。明。僧德祥〈横塘寺〉诗:「白发老人知旧寺,绕塘楼子十三房。」《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外江的船,都下掉了楼子,换上凉篷,撑了进来。」
2.物体层叠的形状。《红楼梦》第三一回:「翠缕道:『他们那边有棵石榴,接连四五枝,真是楼子上起楼子,这也难为他长。』」
3.乱子、纠纷、祸殃。如:「小心点,别再出楼子了。」也作「漏子」。
《漢語大詞典》:重坐
重罚,重刑。魏书·孝感传·长孙虑:“母因饮酒,其父 真 呵叱之,误以杖击,便即致死。 真 为县囚执,处以重坐。”
(1).指层迭列置的坐位。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高廊四注,重坐曲阁。”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廊廡上级下级皆可坐,故曰重坐。”一说,重坐即重轩;或谓重坐即重室,指两层的楼房。参阅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裴駰 集解引 晋 郭璞 注, 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2).谓所坐席位铺有多层坐垫。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正旦朝贺,百僚毕会,帝令羣臣能説经者更相难詰,义有不通,輒夺其席以益通者, 凭 遂重坐五十餘席。”
《漢語大詞典》:曾波
(1).层迭的水波。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 刘禹锡 《洞庭秋月行》:“ 洞庭 秋月生湖心,曾波万顷如鎔金。”
(2).《楚辞·招魂》:“娭光眇视,目曾波些。” 洪兴祖 补注:“曾,重也。”后常喻美女的眼睛。 唐 刘禹锡 《观舞柘枝》诗之二:“曲尽回身去,曾波犹注人。”
《漢語大詞典》:屏风叠(屏風疊)
(1). 庐山 岭名。 唐 李白 《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吾非济代人,且隐 屏风叠 。” 王琦 注:“《一统志》:‘ 屏风叠 在 庐山 ,自 五老峯 而下,九叠如屏。’游宦纪闻:‘九叠屏风之下,旧有 太白 书堂。’”参见“ 屏风九叠 ”。
(2).层迭如屏风的山岭。 宋 陆游 《储福观唐玉真公主修真之地》诗:“路转屏风叠,云藏帝子家。”
《國語辭典》:屏风九叠(屏風九疊)  拼音:píng fēng jiǔ dié
形容山峰重叠相连,形状犹如屏风一般。唐。李白〈庐山谣卢侍御虚舟〉诗:「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漢語大詞典》:崚层(崚層)
高耸层迭。 南朝 陈 徐陵 《太极殿铭序》:“千櫨赫奕,万拱崚层。”
分類:高耸层迭
《漢語大詞典》:叠绮(疊綺)
(1).层迭的罗绮。形容华丽的衣裳层迭缤纷。 唐 王维 《送李睢阳》诗:“黄纸詔书出东厢,轻紈叠綺烂生光。”
(2).比喻文词绮丽优美。 清 钮锈 觚賸续编·桃花园:“故或隻语生香,江花独灿。亦有数章叠綺, 蜀 锦纷披。”
《漢語大詞典》:磐磐
(1).大,巨大。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 林丹 既夷,旁支具安,如鄂承不,云礽磐磐。”
(2).层迭盘结。 郭沫若 《松崖山市》诗:“古松鬱磐磐,破石气隆矜,虽无参天趣,磅礴如横肱。”
《漢語大詞典》:叠颖(疊穎)
层迭的草穗。《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於是丛条瞋胆,叠颖怒魄,或飞柯以折轮,乍低枝而扫跡。” 刘良 注:“颖,草穗也。”
分類:层迭